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析汽车尾气污染与防治措施.doc

    • 资源ID:259550       资源大小:7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汽车尾气污染与防治措施.doc

    浅析汽车尾气污染与防治措施摘要:汽车在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排放的尾气却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就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汽车尾气治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汽车尾气;防治对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已经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却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环保和节能,是当今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已超过70%,因此,加强汽车排放治理刻不容缓。 一、汽车尾气的有害成份与危害 汽车排放的尾气,除空气中的氮和氧以及燃烧产物CO2、水蒸汽为无害成份外,其余均为有害成份。在这些物质中,对环境污染大的危害物质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和碳烟。 一氧化碳可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阻碍血液吸收和输送氧气、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体中毒死亡。碳氢化合物会与氧化氮起光化反应生成臭氧、醛等毒性很强的烟雾状物质。它不仅危害人们与动物,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业减产,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NOx是NO及NO2的总称,其中NO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的结合能力比CO还强。容易使人们中毒而死亡。NO2是产生酸雨和引起气候变化、产生烟雾的主要原因。成为汽车尾气的排放公害。 汽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一般是由直径为0.140m的多孔性炭粒构成。它能粘附SO2及苯芘有毒物质,对人们呼吸道极为有害(颗粒度较大的炭粒能迅速沉淀,不易从肺部排出)。甘肃省称该省癌症死亡率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比全国平均死亡率高出56.02%,其中肺癌发病率居全国之首,而城市比农村平均高出大约20%,而大气污染是导致肺癌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汽车尾气治理的主要措施 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应通过行政、管理、技术等综合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上升势头,使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稳中趋好”的态势。 1、加强行政管理,减少和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排放标准,强化新车准入制度。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新车采取“三不”措施:不准出厂、不准销售和不准上牌;促使各汽车企业加紧对节能减排汽车的开发。 (2)加强在用车的维护保养。在用车检查和维护制度(I/M制度)对于减少汽车污染非常重要,应通过制定严格合理的I/M制度、改进检测与维修设备、明确管理部门职权、加强人员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I/M制度,使其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同时,加强道路绿化建设,也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加速城市道路建设,改变人、车混行状况,加宽路面以提高车速,减少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间,同时应提高人行道树绿化程度,以过滤汽车尾气和道路尘埃减轻环境污染。 (3)通过合理方式加速老旧车辆的淘汰。我国老旧汽车排放控制水平较低,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排放性能还会进一步恶化,使得老旧汽车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由于自然淘汰速度太慢,而强制淘汰又难以公平合理,因此,对达不到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和安全标准要求的车辆,采取合理的措施加速老旧车辆的淘汰就显得尤为重要。杭州市近日出台了“高污染机动车辆提前淘汰补助实施办法”,杭州市政府将拿出1亿元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高污染车辆提前淘汰。 (4)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为汽车使用创造好的外部环境。交通拥堵是造成汽车尾气污染大的重要原因。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如提升城市功能,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改善交通模式,建立科学、智能的交通管理体系,大力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速轨道交通,如地下铁道或地上环城铁路等,不断改进交通状况。 (5)实施税收等经济激励政策。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用车人增加汽车构造税、对排污车辆增加排污费的征收强度。对提前达到下一阶段排放标准的汽车实行税收优惠,鼓励大家购买污染小的汽车。 2、提高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技术 (1)汽车燃油的改用 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最根本的途径是改变汽车动力。如采用无铅汽油代替有铅汽油,采用绿色燃料-“大豆柴油”等新的配方汽油;在油品中加入微量阻燃剂及表面活性剂等,使油料在燃烧时反应完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使用电力、压缩天然气体、太阳能以及生态燃料的蓄电池等,在尾气排放中,CO和碳氢含量随之下降,可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改善现有的汽车动力装置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主要通过减少喷油提前角,降低发动机工作的最高温度(1500摄氏度),使NOx的生成量减少;改善喷油器的质量、控制燃烧条件(燃比、燃烧温度、燃烧时间),使燃料燃烧完全,从而可减少CO、HC和煤烟;调整喷油泵的供油量,可降低发动机的功率,使雾化的燃料有足够的氧气进行完全燃烧;调整曲轴箱通气系统的设计,将从汽缸窜入曲轴箱的气体(主要是未燃气体)再循环进入歧管,使其再次燃烧,降低对大气的污染;调整蒸汽排放控制系统设计,将化油器浮子室中的汽油蒸发汽引入进气系统,而将油箱中的蒸发汽引入储存系统,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采用机外净化技术对汽车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以减少污染 机外净化技术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适用于大量在用车和新车的净化技术。当前世界上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最有效的技术是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加三效催化剂。三效催化剂多采用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活性氧化铝为涂层,以贵金属Pt、Pd、Rh为活性组分。当汽车废气通过净化器的通道时,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就会在催化剂铂与钯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产生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而氮氧化合物则在催化剂铑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无害的氧和氮。为了充分发挥三效催化剂的效率,必须要使汽车发动机的空燃比(充入气缸的空气量与进入气缸燃油量的重量比值)接近理论上的比值,才能保证燃料燃烧完全。所以,三效催化式净化器要与车上的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连在一起使用,用氧传感器检测排气中的氧浓度,将信息反馈到计算机,再由计算机去控制空燃比。 三效催化剂具有活性高、寿命长、净化效果好等优点,可Pt、Pd、Rh等贵金属价格昂贵,且易发生铅中毒,因此很难推广。含稀土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价格低、热稳定性好、活性较高、具有较好的抗中毒能力,使用寿命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所用的稀土主要是以氧化铈、氧化镨和氧化镧的混合物,其中氧化铈是关键成份。由于氧化铈具有储氧能力,能有效地控制尾气的组分,在氧化气氛中储氧,在还原气氛中供氧,以保持催化剂较高的催化活性。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成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载体表面积和优化内部结构的新的突破口,能使制备出的催化剂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物理效应,如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益等,从而大大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能和寿命。 总之,治理我国汽车尾气环境污染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但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而且还要通过社会和个人的努力来完成。相信只要人人从自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那么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流将会再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参考文献: 1王莹,陈冬青.汽车尾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1(4):204 2肖益鸿,蔡国辉.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发展动向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1):3484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汽车尾气污染与防治措施.doc)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