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治理探讨.doc

    • 资源ID:259510       资源大小:7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治理探讨.doc

    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治理探讨【摘要】现在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机动车尾气排放。笔者对汽车尾气产生的危害以及主要的污染成分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综合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汽车尾气;空气污染;综合治理 现在的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快,汽车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中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作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我国现在正在面临着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严重污染。目前,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机动车尾气排放,而且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使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并且积极地对空气质量进行改善,这样才能够充分地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 汽车尾气排放中的污染成分 汽车尾气主要是通过汽化器、油箱、曲轴管以及排气管等进行排放,其最主要的排放渠道就是排气管。现在已经将一百多种物质从汽车尾气当中分离出来,而其中有将近九十种的物质属于有害物质,其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等。在机动车污染物总量当中汽车占有最大的比例,其大约占据了70%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及90%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量1。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除了燃烧产物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的氧气和氮气等属于无害成分之外,其他全部都是有害成分。导致汽车发动机排放以毒性物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较低的燃烧温度或者不完全燃烧的燃料等会引起有毒物质的排放,由于燃油在超负荷工作、喷油器喷雾不良以及持续启动的时候无法充分的与氧化合燃烧,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黑烟等有害物质产生;由于燃烧室内的高压以及高温等产生氮氧化物;与此同时,还有少量的重金属杂质寒带燃油当中,而通过燃烧的过程无法去掉这些重金属杂质。 2. 汽车尾气污染带来的严重危害 2.1灰霾天的危害 汽车城市尾气污染在近年来导致灰霾天气具有越来越高的发生频率,灰霾天气会严重的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这是由于灰霾当中具有十分复杂的组成成分,其中大约包括几百种大气颗粒物,而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就是其中的气溶胶粒子,其能够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里面黏附,而且人体呼吸道可以吸入大部分的大气气溶胶粒子,尤其人的上呼吸道和肺泡中会大量的沉淀亚微米粒子,从而引发支气管炎以及鼻炎等各种病症,如果在这种环境当中长期生存还会诱发肺癌等2。 2.2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相对于氧气而言,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具有更加快速的结合速度。在经过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之后,一氧化碳就能够亲和血红蛋白,从而将碳氧血红蛋白形成,这样就会将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削弱,并且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大的危害,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血液循环系统产生危害,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氮氧化物也会严重的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如果长期暴露在具有较高的二氧化氮浓度的空气中,会导致人体出现呼吸系统功能失调的情况。 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会将一种浅蓝色烟雾形成,这种淡蓝色的烟雾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其中包括X脂类、醛类以及臭氧等很多复杂的化合物。人体会由于这种光化学烟雾而受到严重危害,比如其会对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会导致喉炎和护眼睛红肿。 作为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铅大量的存在于汽车用油当中。汽车用油在燃烧之后就会产生铅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汽车燃烧含铅汽油而释放的铅占到了60%以上的大气含铅总量。如果铅含量在人体超标就会导致人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同时还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以及肾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铅尘具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其一般会在1m 左右高度的空气中聚集,严重的危害到了儿童要身体健康3。 3.综合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对策 3.1将污染重以及落后的汽车淘汰掉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强行管制污染重以及已经报废的汽车,在年审汽车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严格把关,对于已经报废的汽车坚决不允许再使用;提高当地淘汰而在异地使用的旧车的销售和使用成本;由于旧黄标车具有较重的污染以及较高的油耗,严重的危害到了空气质量,所以环保部门应该联合交通部门积极地采取限制黄标车使用时间以及使用区域的措施,与此同时还应该致力于老旧黄标车淘汰进程的不断加快。 3.2治理尾气污染 要对一些尾气污染的净化技术进行积极的采用,从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产生的污染。虽然采用这种方式无法实现零污染的目标,然而却可以通过化学方法以及物理方法使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得以减少。常见的治理手段主要包括:对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进行安装,这样能够使曲轴废气泄漏得有效减少,并且能够减少汽车尾气15%20%的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对燃油蒸发污染控制装置进行安装,这样能够使汽油蒸发污染物得以有效减少,并且可以减少汽车尾气10%的碳氢化合物与一氧化碳的排放总量4。 3.3致力于燃油质量的提升,对国家新车排放标准予以贯彻落实 必须要积极地贯彻国家新车排放标准,利用强化执法检查以及加强宣传等方式对各个加油站进行督促,使其严格的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同时还要在外地车转入登记、注册登记以及新车销售等各个方面对国家的排放标准予以严格执行。 3.4做好油气回收综合治理的工作 要严格的以国家的相关标准为根据综合治理个城市以及各地区加油站、油罐车以及油库排放的碳氢化合物,认真的做好对现在的加油站油罐车以及储油库的油气回收工作。在对新的加油站以及储油库等的建设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要使其配备建设油气回收装置,才能够予以批准。 3.5对清洁燃料汽车进行积极的推广 在城市的出租车以及公交车行业中必须要对清洁燃料燃气汽车进行重点推广,从而使使用清洁燃料汽车的规模得以不断的加大,并且对加气站建设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采用一定的财政补贴等措施对购置新能源汽车以及节能汽车等行为予以鼓励。 3.6积极的开展多部门的联合执法行动 环保部门以及公安部门等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专门针对汽车的专项检查行动,对冒黑烟车辆以及无环保标志车辆进行严格查处,对汽车环境违法行为予以有效的纠正;环保、经信以及工商等部门应该积极的开展联合专项检查加油站销售国家标准燃油的行动,从而对加油站的售油行为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 3.7广泛开展关于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宣传活动 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报刊、电视以及广播等媒体对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进行积极的宣传,在广大的中小学当中对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知识进行积极的普及,对绿色出行以及低碳生活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倡导,从而能够将全社会动员起来,使其能够在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活动当中充分地参与进来。 4.结语 汽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工作除了属于一种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属于一项广泛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要立足于完善相关政策,治理尾气以及提高燃油质量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全面的治理。为了能够对尾气污染进行严格控制,各地区必须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适合本地的控制对策制定好,从而能够实现综合治理汽车尾气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颖. 浅谈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J. 科技信息. 2010(23) 2 秦庆辉.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3 王杨,陈馥. 机动车尾气监控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 4 周超,刘舰. 浅谈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损害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9)4

    注意事项

    本文(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治理探讨.doc)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