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四篇.docx
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四篇本文仅供参考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篇一】1987年,17岁的XX带着梦想走进部队,2009年,xx转业到地方工作,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军人作风。2016年,XX主动请缨到XX区伶俐镇XX村担任第一书记,肩负起“脱贫攻坚”的重任,三年时间,XX村63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XX说,这一路,守初心、担使命,十分踏实。从军转干部到扶贫的“新兵”2016年6月,现任XX市保障住房资格审核和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的XX,成为XX区伶俐镇xx村的第一书记。“从走进xx那天起,我就一直想如何帮助村民,尽快脱贫摘帽,走上致富路”。为尽快摸清村情民情,作为XX市保障住房资格审核和管理中心派驻XX村的第一书记,XX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认真走访记录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家里有几亩地,有几个孩子读书,收入多少XX的驻村扶贫日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全村贫困户的详细资料、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记载着他对每一户村民的情谊。2016年6月到2018年3月,两年任职期满后,xx再次向组织请缨留任,“我总觉得第一书记的使命不止于此,这里的群众还没有走上致富路,我放不下他们”。第一书记XX扶贫工作业绩成为了XX区、XX市及自治区扶贫工作的典型。广西日报、广西视台等媒体多次进行报道。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以“村里来了个特种兵”为题将其事迹列入全区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教材。2017年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全区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荣誉称号。2018、2019年连续两年XX市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奖”候选人推荐。2018年XX村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评为“四星级党组织”。2019年被xx市委、市政府评为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xx也因工作突出2019年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贡献奖)”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XX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唯一一名连续3年荣获自治区级荣誉的扶贫干部。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优秀代表出席自治区60周年庆典活动,并作为广西脱贫攻坚唯一代表受到中央代表团汪洋主席和中央代表团领导接见。心中有本账,用真情结交民心“摸底调查是工作开展的基础”在上级相关部门尚未提供台账样本的情况下,XX按照贫困户“八有一超”指标和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指标,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尝试建立贫困户和村级扶贫工作台账,并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多次调整:每个贫困户的台账包括一本账本、一个资料盒和一份动态电子档案,用于记录家庭收支、保存扶贫材料和实行动态管理,事无巨细均有详细记录。在XX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员、村委干部在开展贫困村脱贫攻坚中永远第一个到、第一个入坡入户、第一个帮扶贫困户、贫困生,在扶贫攻坚中带头献计出策。经过持续努力,XX村的扶贫工作条理分明、全村状况一览无余。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XX和村“两委”干部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了“心中有数”“心中有账”。解决危房改造,办实事赢得民心在XX村,56户建档立卡户中有11户被列入危房改造名册,占贫困户的20%。原来,XX村部分贫困户依然存在封建迷信思想,不愿意改造房屋。XX决定从“为子女着想”的角度帮助村民走出思想误区。他对不愿房改的户主说:“你家孩子长大了,很快就要结婚成家,这么小的房子够住么?”看到户主的思想有所松动,他趁热打铁算起了经济账:“以你家现在的收入,4.5万元要攒好几年,政府出钱帮你盖房子,这样的好事别人想要还要不到呢!”数小时的促膝长谈,终于帮助这户贫困户走出了误区。对于一些没有建房能力的贫困户,XX不停奔走,帮助他们申请补贴、联系就业,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贫困户黄峰回忆起建房时的情景,依然眼泛泪光,“多亏了石书记,没有他,我一辈子都住不上新房子。”在XX的帮助下,现在黄峰不仅住上了新房,还承包了鱼塘,养起了鸡和牛,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我计划明年把房子加建一层,生活也要更上一层楼'。”黄峰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为XX赢得了群众的心。在XX和全村村民的努力下,2016年11月,XX村列入危房改造名册的11户贫困户的新房全部竣工,XX村成为XX区第一个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的贫困村。截止2019年全村危改住房76套,占全村总户数的12%,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脱贫带头人,架起致富桥连民心2016年之前,XX村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群众都是各自为战,旱涝保收,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XX知道,这个村产业发展滞后,没有一个主导的产业,这样的村庄要彻底脱贫,就必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让其具备“造血能力”。XX发现的这两个问题正是导致XX村贫困的症结所在,与XX村两委班子多次商讨之后,XX决定改变XX村传统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把肉牛养殖作为主导产业。他大胆引进四野牧业,建起肉牛示范园,采用“企业+支部+合作社”模式,村民以劳力入股,幼牛入股,企业保底收购。XX村的肉牛采用放养模式,成本大大降低。“在村里养牛,既不耽误我外出打工,还可以分红增加收入。“村民梁光美、屈天旺等4户贫困农户入股1头幼牛,2019年每户可增加收入5000元,其余52户贫困农户每户分红300元以上。“肉牛放养不仅降低了饲养成本,牛粪还可以增加林地的肥力,免去村民割草的辛苦,一举多得。”XX说。2019年11月XX村肉牛示范园的收入达10万元。如今,XX村集体经济已从2016年零收入发展到每年25万元以上,并积累资金达150多万元。但少人知道,在建肉牛养殖扶贫示范园时,由于地处偏远,“公司+农户”模式迟迟无法确立,他先后8次上门陈情,用诚意感动了种牛提供方,这才有了现在的收益。为了使集体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增收的目标。使产业上得了一定规模,XX通过“企业主导+村委参与”的模式,流转土地389亩建设油茶种植示范园,引进了油茶大户,成立种植合作社,2019年起,连续20年,合作社给村委每年固定分红10万元,今年村委集体经济增收了10万元。“有了养,又有了种,XX村的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XX说,这是他作为第一书记最大的心愿。依托肉牛养殖产业园加快了产业脱贫的步伐,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增加贫困户收益,带动了贫困户搭乘产业脱贫“直通车”实现小康梦。舍小家顾大家,坚定扶贫信念不忘初心XX一直都有着舍小家顾大家的拼搏精神,他的妻子也一直支持着丈夫的扶贫事业,在家中默默地守护着“小家”。刚到任一个多月,XX的岳父就病重住院,妻子为了让他安心完成扶贫工作任务,将父亲病重的实情瞒了下来。XX没能及时回家照顾老人,就连老人病重离世也没能看望老人最后一面,作为女婿,未能尽孝,这使XX内心满怀愧疚,成为了他心里永远的遗憾。妻子曾对他说:“你比我们更辛苦,责任更大。作为第一书记,工作之难度无人体会,作为群众的领路人,没有牺牲,没有付出,没有流血流汗流泪,怎么能让群众真正富起来。扶贫路上,我与你同行!”家人的支持,让XX在扶贫路上走得愈加坚定。抗击疫情显担当,群防群控入民心“疫情不解除,我们不撤退!我们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定也能打赢这场防疫战!”作为XX村抗击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一责任人,XX组织村委、及党员志愿者上一线、打头阵,进村入户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讲,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紧盯在村子出入口的执勤点,亲自参加检测卡点值勤。多次带领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多次上门宣传政策,开展劝阻工作。宣传防疫期间XX及时成功的劝导了两起白事简办、一起喜事延办、一户本打算疫情期间外出务工村民同意延期、和劝离一处群众聚集打牌。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XX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作用,让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要对各坡村民的情况进行再次摸排、宣传和管控,把上级政策及时告知各户,提高村民认识和防控疫情的自觉性,做到疫情群防群控,保证镇党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贯彻落实。XX发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党员、群众群防群治,织密织牢网格化管理的疫情防控网,用责任和担当筑起抵御疫情的“防疫墙”!2019年XX村计划脱贫的贫困户1户2人,都已经达到“八有一超”标准,2019年底63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谁有曾想到,今天的XX村,新修的道路宽敞,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蓬勃向上,整个村子处处生机。贫困户一户接一户的摘掉“贫困帽”,村民矛盾纠纷少了,周边环境靓了,社会风气纯了,村民腰包鼓了,一幅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百姓幸福的新农村画卷正在悄然的书写着。自上任以来,XX累计争取到专项扶贫资金5000多万元,落实到191个民生项目中,引入多个产业为村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正印证了当时他主动请缨下村工作的初心。这是作为一名党员责任担当,4年多的扶贫工作让XX明白,第一书记的初心与使命就是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强起来,与全国人民共奔小康、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也是每一名在扶贫路上砥砺前行的第一书记们共同的愿望。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篇二】XX,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2年6月出生在XX省XX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O15年通过XX县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进入原XX县计生指导站工作,随后卫计合并,人员编制划归县妇幼保健院,现供职于XX县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管理科(局扶贫办)。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思想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奉献在日常工作中。为人谦逊友善、性格开朗大方、克己奉公,爱心助人。工作积极主动,事事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接手健康扶贫工作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下,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干事本领,进步明显。同时他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宣传健康扶贫政策,为XX县的健康扶贫工作呈良性发展倾注了心血、付出了真情,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一、敢于担当实干,彰显党员先锋本色只有全民的健康,才有全面的小康,生于九二年的XX同志,工作精明能干,尽管负责健康扶贫、禁毒、中医药管理、医改、农村卫生等多项工作,但干起事来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工作中的他始终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机构改革过后,原本县卫生健康局的部分人员要调整到县医保局,使局扶贫办工作人员更加紧张,常常是一人挑灯夜战,加班到十、十一点是家常便版。他以“时刻责任在肩,不忘愚公之志,下足绣花功夫”为信条,以主人翁的责任担当意识为XX人的健康“兜底”!二、勇于倾注热血,争当扶贫排头兵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完善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及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他所在单位主管部门XX县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的是全县健康扶贫工作。根据局党委的工作安排,由基层卫生管理科(局扶贫办)牵头负责健康扶贫工作,作为具体工作人员的他,重担必然落在他的肩上,他不顾自己妻子怀孕需要更多时间照顾,任劳任怨抓好健康扶贫工作。长期是在同事上班之前上班、下班之后下班。另一方面,作为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离家甚远,有时家中父母生病,打电话来要求去省城进一步检查,为了不请假不影响扶贫工作,他经常都在安慰自己的父母:“爸、妈,现在扶贫工作任务重,平时上班忙,等周末、假期稍微不忙了再带你们去检查,好吗?”,每次都好不容易把父母安抚下来,但最后都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屡屡让妻子代劳。三、深入基层摸底,保证基础数据精准扶贫工作台账数据多,时间紧,任务重,涉及的部门广,在繁重的收集汇总数据工作中,为确保准群无误,XX同志每次都是亲自打电话和各乡镇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逐一对接工作,仔细谨慎,始终能够按照工作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数据收集上报。在收集汇总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对象的不理解、不配合,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动员,耐心细致的向对象讲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保障了健康扶贫工作顺利推进。在总结汇总数据时,经常挑灯夜战,加班加点,为了一数据的真实性,他经常大晚上打电话联系乡镇,一次次核对,往往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