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曲阜孔庙的园林景观设计.doc

    • 资源ID:243843       资源大小:6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曲阜孔庙的园林景观设计.doc

    曲阜孔庙的园林景观设计摘 要山东曲阜的孔庙作为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古典宗庙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灿烂又深厚,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结合孔庙的历史对曲阜孔庙园林的景观元素进行梳理研究,通过对其景观艺术特点的总结归纳,总结孔庙园林景观对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启示和影响。 关键词 曲阜孔庙;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是孔子生前居所后变为庙宇,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以及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祠庙,同时也是祖庙与学庙两种的结合。曲阜孔庙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推移,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孔庙。 一、 景观设计 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明故城南部,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历史记载对曲阜孔庙的重大维修活动有六十多次,孔庙的格局也是在历代王朝的不断修缮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是经历了多种因素影响才最终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布局。孔庙是从曲阜明故城中南城墙的南门下开始,万仞宫墙是孔庙所特有的一种形制,整个园林景观的空间分布都是在其之内。孔庙总体布局呈长方形,南北长1120米。其整体空间布局严密规整,建筑布局普遍采用中国古代均衡对称的惯用手法,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以此凸显中心。依据纵轴线为主进行庭院的划分,独享九进院落,以大成殿为中心建筑,追求在总体布局“向心内聚”的基础上,达到规整统一的布局原则,更加突出了孔庙的主要空间。 曲阜孔庙是一组东方建筑特点浓厚、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中国古代建筑群。共有殿庑四百六十六间,五殿、一祠、一坛、两堂,门坊五十三座。孔庙建筑的结构、形式和色彩也形成了孔庙最基本的景观现象。孔庙内最为著名的建筑有:棂星门、奎文阁、杏坛、大成殿等,每座建筑及院落划分都是功能明确,结构严谨。棂星门是孔庙的主入口,古代传说棂星是天上的天田星,特以此命名寓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孔庙设门名棂星,也是说尊孔如尊天,代表了对孔子的尊崇。棂星门建于清朝乾隆十九年,六楹四柱,铁梁石柱,柱子的顶端屹立着四尊天降石像,八面威风。门里东西各有一座木坊,使用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八个字。奎文阁坐落于孔庙的中部,它是以藏书丰富、结构独特而驰名中外的孔庙藏书楼。中国的宫殿建筑在中心建筑之前,常设有屏障,以示庄严。孑然独立的奎文阁就担当着这个角色。杏坛,民间相传孔子教学的地方。位于大成殿前的院落正中心,一座方亭,十字结脊,黄瓦朱栏,彩绘金龙色彩绚丽、精致华美,坛前设有精雕石刻香炉,杏坛旁种有几株杏树,初春来临,杏花摇曳。曾有诗人以绝妙佳句秒回了杏坛的景色,“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大成殿是孔庙的中心建筑也是主殿,和故宫太和宫、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殿结构整齐简洁,重檐飞翘,斗拱交错。四周廊下环立二十八根雕龙石柱,其中殿的后檐十八根石柱刻有浅雕云龙纹,每面浅刻九条团龙,每柱七十二条。前檐十柱深浮雕云龙纹,每柱两龙对翔,绕盘升腾,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曲阜孔庙的建筑装饰也同建筑形制一样遵循着传统的礼仪制约,其建筑装饰在历经各朝各代的演变下,在石刻、碑刻和彩绘上形成鲜明的艺术特点。曲阜孔庙建筑构件雕刻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龙柱。例如大成殿的前檐有十根柱子,每根石柱上都雕刻了两条龙,腾云驾雾于云彩之中,在龙与龙之间还刻有一颗宝珠,此为“二龙戏珠”。大成殿正面的10根龙柱可谓是雄伟壮丽,采用的是深浮雕云龙纹花样,造型生动,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是极其稀有的雕刻艺术珍宝。大成殿的柱子上共雕刻有1296条龙,彰显了孔子至尊至贵的地位。 数目众多的碑刻也是曲阜孔庙中一个独特的景观特色。孔庙中现存一千多块碑刻,像孔庙这样集中汇集上千块碑刻的园林也是极其罕见的。同时这些碑刻也最直接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历朝的历史信息,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法制、文化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如十三碑亭、圣迹殿内,都保存着众多的碑刻石碑,石刻技法也是粗细不同,各有千秋,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中国古代建筑构件彩绘是我国建筑装饰中又一突出特点。孔庙建筑结构中如天花、悬梁、柱等结构物件上都有彩绘的繁复表现。主要为“上等青绿间金装绘”和“次等青绿彩画”。上等的彩绘主要用于大成殿、寝殿等,都使用了大量的沥粉金云龙,精致绚丽。绘制了龙凤花纹等一些象征吉祥的图案,色彩浓艳大气,彰显华贵。而次等的则纹路相对简单,周围以漩涡状的花纹装饰,造型同样生动灵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体作为一种景观规划元素是不可或缺的, 唯独曲阜孔庙的水体景观面积却占较小比例,仅有位于弘道门前的一条几近干涸的碧水河。但在曲阜明故城的东南角,有一处古泮池遗址,作为建筑形制规模的标志是孔庙又一重要标志。古泮池传达了儒家文化积厚流光的内涵,也代表象征了“学无止境”的渊博思想意义。 同样作为景观元素的植被,其能够营造清新寂静环境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孔庙内古木参天,且种植最多的为柏树,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也成了曲阜孔庙中最具生机活力的元素,最古老的树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个大人围着都抱不过来的粗壮枝干,树木光滑沉积的纹路,也记录下曲阜孔庙悠久的历程和历史的沉淀。高大年长的古柏环绕在正殿周围,历经沧桑见证了孔庙的演进。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够遮蔽光线,创造一个清凉舒适的环境,营造园林内寂静庄严的空间氛围。除了柏树,在孔庙的杏坛周围也集中种植了杏树,因杏花又叫及第花,中国古代每年考取进士时,正值三月杏花开放,所以以此得名,杏坛又是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寓意着文运吉祥,仕途兴旺。 二、 孔庙园林景观的价值 曲阜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孔庙内的园林景观则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升华和完善的,反映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对于相关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重要史料记载。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又相互紧密联系。从广义上讲,古典园林就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讲,古典园林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所以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园林景观的发展。曲阜孔庙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其园林景观中都内含着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 结 语 孔庙作为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孔庙的思想文化以及孔庙的园林景观的研究无论何时都是一个庞大又繁复的课题,其中容納更多的还是对人类璀璨文明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思考。曲阜孔庙的园林景观设计无论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是在当今这个开放融合的时代下,其功能设计和审美要求都无疑是成功的典型,对我们现代的园林规划与景观规划都具有积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鹏,邓庆坦,徐振杰.教化之道地方文庙与曲阜孔庙的建筑形制及功能比较研究A.2017年山东社科论坛-首届“传统建筑与非遗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 2陈淑飞,许艳.曲阜孔庙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研究A.2017年山东社科论坛-首届“传统建筑与非遗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 3潘慧锦,王宏飞,董敏.孔庙园林景观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研究以山东曲阜孔庙为例A.2017年山东社科论坛-首届“传统建筑与非遗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4

    注意事项

    本文(曲阜孔庙的园林景观设计.doc)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