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PKPM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doc

    • 资源ID:243679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PKPM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doc

    PKPM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PKPM软件在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使用量是最大的,主要因为它的适用领域宽、操作简单方便、界面清晰整洁,深受广大建筑设计工作者喜爱。PKPM软件已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在软件使用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PKPM软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PKPM软件;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应用探讨 引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计算显得极为的重要,因此引起越来越多设计人员的重视。同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飞跃发展,与建设设计相结合,各种建筑软件日益更新。以及不断提高和完善的建筑结构理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计算机辅助效果越来越显著突出。目前,PKPM 软件已逐渐发展为结构设计师必须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这些新型软件技术尚存有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就对PKPM 软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与运用。 一、PKPM 软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1、应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设计时超越相关规范的要求 (1)、底层框架结构的砖房设计时超出规范问题。在底层为框架结构的砖房设计中,除了存在高度和层数超规问题外,还有部分建筑的底层框架结构设计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问题。“抗规”中底层为框架抗震墙承重结构的砖房为底层框架。底层框架结构的抗震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但抗震烈度为6度和7度地区原则上采用普通砖抗震墙也是可以的,但其构造措施必须满足“抗规”中的有关规定。部分工程在采用普通砖抗震墙的情况下没有满足“抗规”的相关要求,这使得底层框架结构建筑存在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 (2)、砖混结构建筑设计超出规范要求。在对多层砌体建筑进行设计时,应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高度与层数这两个指标来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只要有一个控制指标超出范围,即可认为其结构设计超出了规范的要求。当前,部分地区在抗震设防列度为7度的前提下,却设计出带半地下室的7层砖混结构住宅。这里应以房屋的埋深与嵌固情况做为计算和确定全地下室,或是半地下室的判别条件。严格来讲,带地下室的住宅建筑高度和层数均应从地下室的地面起算,即7层建筑若带半地下室的话,则应按8层予以认定。因此,带地下室的7层住宅建筑不管是从高度还是从层数来看均已超出了相关规范的规定。 2、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对计算机分析结果过份依赖的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抗震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的问题。要知道建筑物抗震设计包括概念设计、构造设计和结构计算三部分,建筑物抗震计算的原理只是一种近似方法。所以在进行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时,一定要遵循“抗规”提出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构造要求,正确应用相关设计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例如,底层框架结构上部砖房的构造措施比多层砖房的构造措施要严格一些。对于底框结构的过渡层构造要求更加严格,如过渡层应在底部框架柱对应位置处设置构造柱。过渡层的底板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板,且板厚不应小于120mm。不能按砖房的抗震措施来设计,也不能单凭计算结果来判断结构的可靠性。也就是说,计算机分析结构的静力计算没有问题,也有可能出现而纵向抗震能力明显不足的现象,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对软件应用条件、技术认识不足问题 每种计算理论均有其假定条件,计算机软件的编制也应符合其特定的应用技术条件,技术人员极为熟悉的PKPM软件也不能例外,如果不能较好地理解软件应用和技术条件,就无法利用软件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PKPM软件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1、PKPM软件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时对楼板刚度的合理假定 一般情况下,多数工程的楼板形状是较为规则的,这就可以假定楼板为刚性楼板,即在平面外刚度为零,平面内无限刚。但对于形状复杂的建筑结构工程楼板,如楼板有大开洞、楼板局部变窄而导致连接部位薄弱、环形楼板有效宽度较窄等情形,则需采用弹性膜假定,即平面内按实际刚度,而平面外则假设刚度为零。如果仍旧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则可能因复杂形状楼板平面内刚度不均匀或有较大削弱情况下,构件结构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就难以保证了。PKPM 系列中的结构设计软件SATWE 等将采用弹性膜假定、弹性楼板3 及弹性楼板6 的楼板都称作弹性楼板。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假定楼板为弹性楼板时采用更为适宜的弹性楼板。由于弹性楼板3 是针对带厚板转换层结构的转换厚板提出的,假定楼板平面内无限刚,楼板平面外的刚度按楼板真实情况采用中厚板弯曲单元计算;而弹性楼板6 则是针对板柱结构和板柱抗震墙结构提出来的,采用壳单元真实地计算楼板的平面内刚度和平面外刚度。因此,对于形状复杂的楼板,如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设计中如使用弹性楼板3 和弹性楼板6 可能会使梁的配筋偏少,形成安全隐患,所以只能采用弹性膜。 2、 PKPM 软件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时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合理确定 “中梁”是指两侧均与楼板相连接的梁,如果只与一侧楼板相连则称为“边梁”。在实际设计中,如果对这个参数没有核实和做出相应调整,就可能造成结构设计配筋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必须予以重视。由于程序中框架梁输入的截面尺寸是矩形部分,并以此计算刚度的,对于现浇楼板而言,当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作为梁翼缘的楼板是梁的一部分,在内力与位移分析中可用中梁刚度放大系数BK 来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贡献,这样的内力与位移分析结果才更加符合建筑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中梁刚度放大系数BK 可在1.02.0 范围内选取。程序仅给出默认的假定值,并非最合理值,所以建筑结构设计者应以具体的工程建设情况为依据予以合理调整。通常对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现浇楼板,宜取中梁刚度放大系数BK=2;对预制楼板、现浇梁柱, 则可取BK=1;对现浇梁柱,楼板为预制楼板加叠合板, 则宜取BK=1.5。假设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为BK,则边梁刚度放大系数程序按1.0+(BK-1.0)/2 自动计算。 3、PKPM 软件应用于建筑结设计时的荷载折减问题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荷载的假定往往出现问题,如建筑结构在进行柱、墙设计时,应对其承受的活荷载进行折减。需要注意的是:活荷载的折减系数只适用于住宅、办公楼、宿舍等小开间房间,对于商场等大开间房屋来说是不安全的,不可以随便点选。同样,在进行基础设计时需对活荷载进行折减,如果设计者只是在SATWE 中点选“折减传给基础的活荷载”进行折减是不可以的,因为该项只对SATWE 软件的“基础设计荷载简图”中的最大组合内力起作用,而对基础软件荷载值不起作用。所以设计者如要考虑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需在JCCAD 中的荷载参数定义里的“活荷载按楼层折减系数”填入。 结束语 PKPM 软件作为建筑设计强力辅助工具,自问世以来通过不断的改进,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功能也越发强大了,但绝非万能的,如还不能很好地处理楼板上布置砖墙集中荷载、线荷载或局部面荷载的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增强设计者的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以使软件程序按照建筑结构设计者的需求合理地予以使用,PKPM 软件的应用效率才能更高效,结构设计才能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 杨祚国,张俊.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与PKPM 软件的运用J.工程与建设,2009(4). 2 张玲.浅谈PKPM 软件在结构设计中的几点问题J.科技风,2010(14). 3 梁涛.谈PKPM结构设计软件J.山西建筑,2011(34).5

    注意事项

    本文(PKPM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doc)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