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亏缺问题及其对策探讨.doc

    • 资源ID:243116       资源大小:87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亏缺问题及其对策探讨.doc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亏缺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摘要:根据“九二”分水方案,正常水文年额济纳旗狼心山水文站来水量为5.34亿m3,但地下水资源补给量与排泄量不能平衡,出现较大亏缺,难以抑制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本文根据有关科研单位及专家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就额济纳盆地绿洲地下水资源亏缺问题及其对策以及如何改善地下水环境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关键词:地下水 亏缺 对策 额济纳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黑河是盆地内唯一河流,发源于祁连山,全长821km,下游(正义峡以下)长约260km,从狼心山分为东、西河两个支流系统,分别注入东、西居延海。80年代以来,河西地区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严重影响了下游的生态环境,导致额济纳盆地2500多km2的湿地、水域消失,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表植被干枯退化,生物量下降;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退化、盐渍化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黑河水量锐减,额济纳盆地春季土壤含水量低,扬尘风速也大为下降,是近年沙起额济纳的重要因素之一。盆地总面积3.4万km2,以荒漠和戈壁为主,绿洲仅占10%左右,而这片绿洲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水资源,抑制绿洲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额济纳盆地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地理坐标为:东经99°25102°00,北纬40°1042°30,是黑河流域最下游,南与甘肃鼎新盆地相邻,西以马鬃山剥蚀山地东麓为限,东接巴丹吉林沙漠,北抵中蒙边界。1.2地质地貌额济纳盆地南、西、北三面为低山环抱,东为巴丹吉林沙漠。盆地内地势低平,海拔高度为9001127m,最低点为盆地北部的西居延海,最高点为南部的狼心山。总体上自南向北、自东向西缓慢倾斜,地面坡降为11.5,盆地内第四纪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组成盆地的主体地层,具有重要的水文地质意义。1.3气候与植被盆地深居内陆腹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653mm,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绿洲面积3328km2,主要有胡、沙枣、红柳、梭梭等乔灌树种和苦豆子、芦苇、芨芨草等草类,现存胡杨、沙枣林52万亩,红柳林124万亩,对绿洲的存在和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二、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2.1含水系统结构根据钻孔资料,以白墩东梁至木吉湖断块隆起带为界,可将额济纳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各有一个沉积中心,南部塔布呼都格沉积中心的深部为粘土夹中细砂、砂砾石,北部赛汉桃来沉积中心为冲积湖积的粘土、砂质粘土及粘土夹粉细砂。沉积物的粒度自南而北由粗变细,即由粗砂、砂砾卵石逐渐变为中粗砂、中细砂、亚粘土至湖盆中心的粘土。沉积厚度由山前到湖盆中心逐渐加厚,总厚度由几米到三百多米不等。在盆地沉积形成过程中,由于冰期、间冰期的交替作用,黑河水量大小变化以及下游河道的变迁的影响,沉积层在垂直方向上岩性结构及颗粒粗细交替多变。地貌和地层岩性决定了地下水的赋存和分布。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盆地地下水主要分为四大类型: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潜水含水层、基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潜水含水层、第四系承压水层及相对隔水的第四系弱含水层。碎屑岩类潜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呈条带状分布于盆地周围,总面积1512km2,由于其所处位置及补给条件制约,一般不具供水意义,目前利用的地下水主要是后两种类型。2.2地下水分布规律地质结构决定了地下水的分布,南部主要是单层结构的潜水,在老西庙、阎家井、木吉湖一带以北,由于隔水层的存在,地下水形成了双层或多层的结构。根据第四系含水层间的迭置关系,在平原上可将其划分为单一含水层区、双层结构含水层区和多层结构含水层区。(1)单一结构的第四系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西南部地区,其次是盆地的西部边沿戈壁区和北部中蒙边界东西居延海一带,总面积约14580km2。位于河流的上段的含水层主要由河流形成的冲洪积砾石、砂砾石所组成,厚度150200m,局部可达到250m,颗粒较粗,加之包气带透水性好,有利于接受河流的渗漏补给,因此含水层的透水性和富水性较好。盆地西部边沿和北部的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厚度较小,富水程度较差。(2)双层结构的第四系含水层。分布于盆地的中部地区,夹于单一结构含水层与多层结构含水层之间,呈条带状分布,总面积9420km2。双层结构的含水层区位于单一结构含水层与多层结构含水层的过渡地带,含水层介质由粗变细,含水层的渗透性由大变小,地下水流速变缓,因此该区极有利于地下水的富集。(3)多层结构的第四系含水层。分布于盆地东南部的古日乃地区和盆地北部的赛汗桃来达来呼布一带,基本与第四纪下更新统的沉积中心相一致,总面积8950km2。第一承压含水层顶面的埋藏深度为4050m,第二承压含水层的顶面埋藏深度为80120m,含 水层的总厚度一般为150180m,局部地区可达300m。多层结构的含水层位于盆地的中心,所处的位置相对较低,是盆地内各含水层地下水的汇集区,潜水层埋藏深度小,一般15m,土壤水分条件良好,有利于不同类型植被的生长和繁衍。对含水层区的科学划分,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层结构的含水层区基本与盆地内的绿洲分布范围相一致,古日乃地区是梭梭林、红柳林及芦苇等植被生长区,赛汗桃来达来呼布一带是胡杨、沙枣、红柳等植被的生长区。因此,该区是研究地下水的重点区域。三、地下水资源的补给、排泄与水量平衡3.1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黑河季节性河水的渗漏补给,其次为大气降雨、西部山地形成的洪流入渗补给以及地下径流补给。(1)黑河水渗漏补给。黑河河床浅而宽,包气带岩性为砂和砂砾石,入渗条件好。实测当正义峡下泄11.32亿m3时,河水渗入补给量为6.4766亿m3,按照黑河“九二”分水方案,当正义峡下泄9.5亿m3时,狼心山来水5.34亿m3,河水渗入量约为4.42亿m3(包括包气带损失水量)。(2)大气降水补给,按如下公式计算:Q降=M·C·F式中:Q降 大气降水渗入补给量M渗入系数,取0.01C 降雨量F计算面积盆地大气降水量,根据达来呼布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37mm,按降雨面积33987.5km2,入渗系数按0.01计,则大气降水补给量为0.126亿m3。(3)侧向径流补给。主要是来自东南部巴丹吉林沙漠潜水的径流补给,其次是盆地上游鼎新盆地向额济纳盆地的潜流补给。根据不同地段的钻孔资料计算结果,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及来自北部其他地段的侧向补给,总量为1.40亿m3。以上各项合计,地下水总补给量为5.946亿m3。3.2地下水的排泄潜水大部分以垂向排泄消耗于地面蒸发及植物蒸腾;承压水越流补给上部潜水,最终也消耗于地面蒸发及植物蒸腾。浅层承压水在局部地段由于隔水顶板的缺失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如混合开采的机井,使潜水与承压水彼此沟通,发生水力联系。因此浅层承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潜水有相似的规律,只是浅层承压水基本上不受盆地内气象、水文因素的直接影响。(1)植被蒸腾排泄。绿洲区地下水排泄在植被生长期间以植被的蒸腾消耗为主,在植被非生长期以蒸发消耗为主。蒸腾量按如下公式计算:Z=a·d·F式中:Z植被蒸腾量(m3/年)a蒸腾系数,根据经验,胡杨为12 m3/年·棵,红柳、梭梭为0.3 m3/年·棵d植被生长密度(棵/km2)F植被生长面积,依据植被分布图计算注:胡杨、沙枣林平均密度为100,000(棵/km2),红柳、梭梭林为50,000(棵/km2)。(2)地面蒸发排泄。在无植被生长的裸地区,根据潜水位不同埋深的面积和蒸发强度,计算出潜水蒸发排泄量。潜水地面蒸发量计算公式:Z=M·F式中:Z潜水地面蒸发量(m3/年)M潜水蒸发强度,当地下水埋深分别为1.0m、2.5m、4.0m时,蒸发量分别取320mm、58mm、15mmF含水层蒸发面积,根据水文地质图计算根据不同种类植被生长密度和单株耗水量以及生长面积,计算出植被生长期蒸腾排泄量为2.43亿m3/年,植被非生长期蒸发排泄总量为0.473亿m3。裸地蒸发排泄量计算结果为5.722亿m3/年,人工开采排泄量约为0.41亿m3/年,合计地下水排泄总量为9.035亿m3/年。3.3维持绿洲需水量估算及地下水总量平衡计算(1)按潜水蒸发蒸腾排泄量计算。黑河水的渗漏补给是地下水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潜水的蒸发蒸腾是地下水系统的主要排泄途径。地下水年补给总量为5.946亿m3,排泄总量为9.035亿m3,地下水亏缺达3.089亿m3/年。(2)根据兰州沙漠所80年代绿洲地下水位调查分析估算。地下水位变动面积为638.82万亩,其中林草滋润区为333.48万亩,外围带面积305.34万亩。根据地下水位变动及变动区面积计算蓄水量的年变动量,计算结果为9.463亿m3,地下水亏缺3.517亿m3,详见表1。表1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维持80年代地下水位变动蓄水量分区名称地下水位变动区面积(万亩)区域地下水多年平均变幅(m)变动蓄水量(亿m3)年变动蓄水量(亿m3)分布区总面积林草沿河滋润区外围带滋润区春季变幅滋润区夏季变幅外围带年变幅滋润区春季水量滋润区夏季水量外围带水量东河三角洲(下游)213.71168.8544.861.431.060.612.41571.70970.27384.4802东河中段79.9736.0643.911.361.140.400.49070.41120.17571.0776东河狼心山段(上游)18.658.3210.331.000.900.330.08320.07400.0270.1842东河小计312.33213.2399.1   2.98962.27590.47655.7420西河三角洲(下游)183.8659.41124.451.480.960.400.87970.57060.49801.9483西河中段92.2246.0246.201.481.250.400.68140.57550.18491.4418西河狼心山段(上游)50.4114.8235.591.000.900.330.14830.13340.04890.3306西河小计326.49120.25202.06   1.70941.27950.73183.7207合计638.82333.48305.34   4.69903.55541.2089.46273.4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对绿洲环境的影响在古日乃湖盆地、额济纳河两岸和东西居延海地区,生长着成片成带的天然荒漠河岸林,乔灌木树种有胡杨、沙枣、红柳、梭梭等,草本有白刺、苏枸杞、苦豆子、甘草等,以及喜水禾草、芦苇、芨芨草等,这些植物靠降水和地下水维持着生长和繁殖。近年来由于上游用水增加,黑河下泄水量锐减,地下水补给量也随之减少,绿洲不断萎缩,现存绿洲面积3328k

    注意事项

    本文(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亏缺问题及其对策探讨.doc)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