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浅谈.doc

    • 资源ID:236146       资源大小:6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浅谈.doc

    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浅谈 【摘 要】本文结合腊撒水电站的实际运行状况,对引水系统的相关设计进行分析与阐述,提高结构稳定性,减少波动,满足水电站运行要求。 【关键词】腊撒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  腊撒水电站位于缅甸北部克钦邦中部的迈立开江上,坝址位于迈立开江中段的勒萨(Laza)附近。初步设计阶段,腊撒水电站正常蓄水位370m,水库回水至莫强坡附近,库长约171km,相应库容123.28亿m3,属高坝大库。以下将对有关水电站引水系统的设计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进水系统设计 对于引水系统的进水口来说,主要具备三大功能:一是确保保质保量地取水;二是避免泥沙等污染物进入引水道;三是及时确保水流中断。若想满足相关功能要求,必须选择合理位置、合理布局。 1、进水口地质条件概述 该系统的进水口部位地形坡度约45°左右,地表为坡积层覆盖,下伏基岩岩性为闪长岩、斜长角闪石岩,夹角闪石岩、斜长岩脉,岩体全风化底界垂直埋深20m左右,强风化底界垂直埋深25m左右,弱风化底界垂直埋深40m50m。进水塔底板地基为微风化岩体,块状、次块状结构,以、类岩体为主,岩体强度较高。进水口正向边坡最大坡高约130m,走向N77°W,边坡中上部为全、强风化岩体,边坡稳定性受岩体强度控制,可能存在圆弧型破坏及沿底界面产生平面型破坏的可能,需加强支护及排水。下部为弱风化岩体,边坡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组合控制,根据结构面产状与边坡坡向初步分析,局部可能会产生块体失稳,总体上边坡稳定性较好。 2、进口形式与布置 引水系统的进水口形式,主要通过进水口的取水方式、地质条件等决定。如果采取坝上取水方式,应将进水口设置在坝体位置,即坝式进水口;如果地质条件恶劣、地形陡峭,应设置岸塔式进水口;同时,岸塔式进水口可以分为整体靠岸与下部靠岸两种形式,具体方式的选择与岩石的产状、节理发育、施工方式等有关。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取边开挖边支护的方式,或者先局部、后整体的方式,可实现垂直开挖或者边坡开挖,再从整体浇筑混凝土,确保进水口可整体靠岸;如果地形较为平缓或者地质条件恶劣,则应采取塔式进水口。另外,进水口的布置和进水口的型式相关。竖井式进水口的闸门和拦污栅呈分散型布置,不便于统一管理;进水口的另外几种布置型式中,闸门和拦污栅为集中布置形式,方便管理,但是与竖井式进水口相比,稳定性不强。在进水口位置,应合理设置底板高程、操作平台的尺寸、启闭室的地面高程、喇叭口形式、通气孔面积等。在满足进水口底板高程的防沙性质基础上,还要确保电站在死水位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吸气漏斗现象。如果在施工期间实行引水道导流,那么如何确定底板高程,应该考虑到导流工程的技术经济性;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引水道放空水库,那么进水口的底板高程应根据具体库容来决定。 3、压力管道 为满足引水道结构及抗外压稳定要求,上弯段开始斜井段及下平段采用钢板衬砌。上下弯段转弯半径均为35m,角度分别为46°34和50°;斜井段高差为56.332m,下平段长度158.69m。压力钢管管径12.6m,按地下埋管设计,采用高强钢,壁厚46mm,外填80cm厚钢筋混凝土;钢管末端与蜗壳进口相连。为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和确保衬砌传力至围岩,压力钢管均进行顶拱120°范围的回填灌浆。与钢筋混凝土衬砌相连的钢管首端设三道阻水环,为防止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渗漏水增加钢管的外水压力,在钢管首端作环状防渗帷幕。 二、引水系统设计 1、引水口地质条件概述 引水隧洞位于坝址右岸下游山梁处,横跨山梁布置,隧洞通过地段地形坡度一般20°45°。洞室围岩主要为新鲜、微风化闪长岩、斜长角闪石岩。洞室垂直埋深40m165m。级以上结构面不发育,属级结构面的节理主要发育三组:N0°20°E,SE40°85°,N60°70°W,SW60°90°,N60°70°E,NW80°90°,三组节理间距一般30cm50cm,延伸较长,节理面多平直、粗糙,充填泥膜、锈膜,其它节理间距一般大于1m,性状无明显差别。岩体结构以块状、次块状结构为主,洞室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围岩总体稳定性较好,局部围岩稳定性差,主要为、类围岩。 2、引水隧洞设计 有关引水道的布置,除了严格执行规范标准之外,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努力:一是提高进洞出洞的速度。有关进出洞口的上覆岩石厚度,并没有相应规范,有些工程中,追求进洞速度的加快,采取浇筑明管段的进洞方式。只要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与施工程序,那么进出洞口位置的上覆岩石厚度对进洞出洞产生的影响较小。另外,上覆岩石的厚度一般根据强风化岩体的中下线部位计算,与其发育程度相关;二是针对流速为16m/s以上的高速水流隧洞,应尽量在平面位置布置直线,如果受到地形地质限制,难以形成直线,应尽量控制转弯。应确保转弯半径与弯道首尾的直线段长度应该在洞宽或者洞泾的8-10倍范围内,转角在15°以内,对于重要工程可以通过水工模型实验来具体确定。 3、引水道布置 由于电站单机引用流量较大(Q=608.6m3/s),引水道短,按单机单管布置引水道,共计5条。引水道由进口渐变段、上平段、上弯段、斜井段、下弯段、下平段等部分组成,上平段洞轴线垂直于进水塔,间距35m,下平段洞轴线垂直于主厂房,间距35m。采用水力特性和受力条件都比较好的圆形断面,引水隧洞管径为14.9m,钢衬段管径12.6m。进口渐变段由矩形断面(12m×16m)变为圆形断面(内径为14.9m),长25m。上平段正向坡度为6%,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直径14.9m,考虑到水头和地质情况,从上弯段开始为钢衬段,管径12.6m。上弯段前设置长20m的渐变段,直径由14.9m缩小至12.6m。  参考文献 1刘东明、孔令勤.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引水系统进水口混凝土施工技术J.东北水利水电.2008(4) 2顾晓亮、徐得潜.例子群算法在水电站引水系统优化方面的应用J.水力发电.2009(7) 3秦亮、王正伟.水电站机组的类转频强水压脉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4黎丹、柯国凡、肖惠民.复杂引水系统水电站甩负荷过渡过程数值计算J.水电与新能源.2010(4) 5

    注意事项

    本文(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浅谈.doc)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