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夏玉米耐密宜机收生产技术.docx

    • 资源ID:216612       资源大小:14.9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夏玉米耐密宜机收生产技术.docx

    夏玉米耐密宜机收生产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夏玉米是西安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80万亩左右,对我市粮食总产的贡献份额接近五成,在保障全市甚至全省粮食有效供给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研究,推广夏玉米耐密宜机收生产技术,是降低玉米种植成本、大幅提高亩产及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从2019年起,该技术在我市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00万亩。(三)提质增效情况该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区平均亩增产50100kgo(四)技术获奖情况未申报科技奖励。二、技术要点1 .选择品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耐密、宜机收的中早熟(生育期95105d)品种。普通机收品种建议选用郑单958、陕单609、秦龙18、秦龙14等,籽粒机收品种建议选用陕单650、豫单9953、东单1775等。2 .精细播种。播种要求机械播种,提倡采用单粒播种、条带深松精量播种。行距6070cm,等行距播种。种子入土35cmo每亩播种量为3.03.5kg,单粒播每亩2.53.Okg。夏玉米适宜播期为6月15日前播种。3 .适度增密。根据品种特性及地力水平,适度增加种植密度。在品种适宜前提下,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亩均增加500株、无灌溉条件的地块亩均增加300株。籽粒机收品种每亩50006000株,一般耐密品种每亩45005000株。4 .科学施肥。提倡使用氮磷钾复合肥、玉米专用缓控释配方肥;逐步增加有机肥用量、减少化肥用量。专用缓控释配方肥采用机械一次分层施肥,常规肥大喇叭期追肥。5 ,灌关键水。提倡使用节水灌溉设施,确保不误农时,灌好玉米关键“四水”,特别是饱灌抽雄水。6 .绿色防控。适当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倡使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生物菌、赤眼蜂卵卡等物理、生物方法防治玉米病虫害。7 .适期晚收。在不影响下茬作物适期播种的情况下,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尽量在玉米完熟以后(果穗包叶变黄,籽粒变硬,乳线消失至2/3)机械收获。籽粒机收品种籽粒含水量低于25%时籽粒直接机收。三、适宜区域西安地区夏玉米种植区。四、注意事项无。五、技术依托单位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注意事项

    本文(夏玉米耐密宜机收生产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