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二篇相关相关.docx
-
资源ID:212937
资源大小:18.21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二篇相关相关.docx
2021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二AY篇2021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二篇1十三五期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解放思想、 精心谋划、真抓实干,积极开展招大商、大招商活动,使我区招商引 资工作提质升级。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一、主要成效L对照目标任务,主动作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累计127次外出招商,均完成年度 任务数。全区新签约工程123个,占总成任务数IOo个的123%。 已签约123个工程,超亿元工程83个,完成任务数65个的127%o 83个工程中,10亿元工程9个,占总任务数6个的150%。外资 工程引进数为3个。123个工程方案总投资398亿元,占总任务数 351亿元的113.3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12.63亿元,占市下 达任务358亿元的115.25%o2.创新招商模式,招大引强十三五期间,我局抓牢一带一路、承接产业转移历史重大机 遇,积极创新招商模式,招大引强。一是突出多元化招商重点与商会协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探索专题招商、 以商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扩大了招商新领域,提高招商引资 的实效性。二是突出招大引强与招新引高相结合围绕我区产业特点, 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省市,紧盯世界500强、中国 500强和国内民营500强,先后引进了 3个中国500强企业和独角兽 企业。三是突出产业链招商我局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抓手,着力抓龙头、引总部、聚相关, 重点引进重大工程,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培育开展新动力。二、主要存在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局在招商引资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区 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影响因素仍然突出:一是工程用 地困难重重,影响了工程签约、开工及扩大产能,对承接新兴产业转 移带来不利因素。二是辖区企业的投资额减少,影响了开工率和到位 资金。三是招商投诉中心能职未能正常运转。同时在鼓励招商干部的 机制缺乏,不利于激活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等。三、十四五工作建议十四五期间,我局按照强龙头、聚集群、补链条的招商引资 指导方针,结合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 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力实施招大商、大招商活动,实 现招商引资量增质优。(一)解放思想、强化规划,抓好顶层设计十四五期间,我局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我区产业招商特 点和产业开展要求,认真部署谋划每一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抓住国家、 自治区层面实施的战略部署,主动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完善实施招商 引资规划工作,强化招商工作的顶层设计工作,推动十四五期间招商 引资工作提质增量。(二)科学统筹、压实责任,抓牢开展机遇对照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认真分析研判,科学统筹全 年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招商目标任务,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可落 实、可检查、可考评的机制,形成全区通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强大 合力,压实招商主体责任。全力实施产业大招商攻关突破年活动,聚 焦新能源电动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大物流等新兴产业 工程的招商力度,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我区区域 产业结构,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三)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拓宽招商模式充分利用招商引资鼓励方法等政策鼓励机制,积极创新,不 断探索招商引资的新模式,重点加强以商会、企业的合作,完善以商 招商、委托招商、专题招商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对接优质资源,集中 突破承接落地,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等。建立专业招商 队伍,在招大引强、招新引高、招才引智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招商 成功率,并形成长效机制,为全区招商引资提供内生动力。(四)补齐短板、强大链条,加快产业开展继续深化产业大招商活动,重点抓好新能源电动车、电子信 息、生物医药新三篇产业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进行产业链细分, 研判区内外正在转移的且适合本地开展局部,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抓 手,着力抓龙头、引总部、聚相关,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 实现链条更加完善、工程更加集聚,不断培育开展新动力,加快建设 以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引进新 能源电动车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等产业,全力突 破新能源电动车核心零部件及配套技术,有力地促进新能源电动车新 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传统产业结合,优化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结构。 壮大电子电器产业链条。以赛尔康电子生产基地工程为引领,借助广 东电子信息产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进开展变压器、塑料注 塑、金属部件、电子元件、包装材料、家用视听产品、个人电子产品、 车载电子产品、智能家电产品等生产链和供给链,不断开展壮大电子 信息产业。积极开展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药物提取、深加工等领域 上的招商,并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形成,配套建设种植药材示范园、 交易展示平台、药材物流平台等,环节延伸,补全产业链。深入开展 现代物流专题招商工作,引入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智 能物流技术等产业工程,努力完善我区物流体系开展,加快由中转变 直通的进度。(五)完善职能、强化效劳,优化营商环境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落实编制与人员,组建我局招商 投诉中心,积极畅通与投资客商的沟通渠道。在此根底上,充分发挥 好我区三个招商小分队,继续完善对每个在谈和签约的工程,建立工 程跟踪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专人效劳、专案推进的三专工作法, 建立工程进度表,实施挂图作战。对重大工程落实局领导负责制,完 善重点工程协调效劳机制,增强效劳意识,解决效劳工程建设最后一 公里的问题,确保工程签约快、落地快、建设快,增强企业投资开展 信心,加快工程的投资率和开工率。2021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二篇2一、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开展回忆 社会福利事业长足开展十三五期间累计发行福利彩票4.68亿元,筹集本级福利彩 票公益金4779.5万元用于开展社会福利事业。一是残疾人保障体系 和老年人福利制度全面建立。2021年全市保障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 度残疾人效劳对象6478人,发放补助资金468.8万元;发放高龄津 贴1.15万人,资金425.63万元。通过政府购置效劳方式为城区287 名居家困难低收入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效劳,发放困难老年人养老效劳 补贴2880人共386.1万元;二是养老效劳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全市 现有各类养老床位3842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到达44张, 城乡养老效劳三级中心覆盖率将到达70%以上。三是养老效劳质量得 到显著提升。共发布27项省民政地方标准,其中养老机构危险源识 别与控制标准、养老机构修养人员心理护理标准作为全国行业标准立 项,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市社会福利院改革改制工作和乡镇敬老院 转型升级、医疗效劳能力建设等持续推进,世界银行贷款工程市社会 福利院提升工程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多层次养老效劳体系根本形 成。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城乡低保全面统筹。20xx年7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 了城乡低保认定条件、申请审定程序、管理制度、保障标准等方面全 面统筹并轨。2021年3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 并购置第三方效劳开展低保核查,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低保标 准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建立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保障标准逐年增加。截止2021年12月,全市城乡低保对象6229户 7985人,保障标准为月人均590元,20xx年1月至2021年12月, 累计发放低保金1.63亿元。二是标准特困人员供养。对城乡特困供 养对象实行系统平台信息化管理,标准特困人员审核审批,加强特困 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动态管理,开展特困人员清理核查,切实保障特困 供养人员合法权益,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建立特困人员供养标 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标准逐年增加。截止2021年12月,全市城乡 特困供养对象2117人,城市特困人员根本生活标准为1055元/月人, 农村特困人员根本生活标准为878元/月人,20x×年1月至2021年12月,累计发放生活救助金6933.2 万元。三是临时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大资金投入,科学确定救助 标准,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明确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要求, 将家庭成员因病、遭遇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其家庭根本生活困难的家 庭,纳入救助范围。20xx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实施临时生活救 助5201户次,发放救助金529.55万元。四是核对机制全面建立。20xx年9月,市民政局整合人社、税务、工商、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建立了市居民家庭经济情况 核对信息系统。我市成立了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全面开展救 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保障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准确、高效、 公正认定。平台建立至2021年12月,共核对各类申请救助对象57914 户次132096人次。地名管理不断加强积极开展地名设标工作,为城区55个老旧小区和103条背 街小巷设置了 199块地名标牌,为19个乡镇(街道)、102个村设置 了 107块村镇地名标牌,在全市63个村设置了 5万余块农村住户门 牌。开展城乡地名标牌专项整治,对26条道路52块不标准地名标牌 进行了整改、对51条没有地名标牌的道路增设了 143块地名标志。 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全市共采集11大类64个子类 各类地名信息6182条,全部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并顺利通过国家验 收。大力开展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编制出版了行政区划图地名文 化集锦,编制的标准地名录正在审核中,即将正式出版。完成了边界 线联合检查工作,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加大边界纠纷调处力度, 有力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社会组织管理不断标准全市累计登记各类社会组织355家,通过不断健全规章政策、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等措施,根本形成 了布局合理、功能明确、政策完善的社会组织开展新格局。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社区效劳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效劳设施更加完 善。社区综合效劳能力设施逐步完善,全市102个村、18个社区全 部建成城乡社区综合效劳设施,覆盖率达100%,每百户居民拥有综 合效劳设施面积达32平方米。二是效劳内容逐步丰富。通过试点先 行,逐步推开的方式,打造了一批高标准的一站式效劳大厅,增设各 类便民效劳设施,加强效劳体系建设,标准办事流程,提升为民效劳 能力和水。社区公共效劳扩大覆盖,便民利民效劳和志愿效劳蓬勃开 展。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每年举办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 培训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职业水平考试,按照初级100元/ 月、中级200元/月、高级300元/月标准予以职业津,社区专职工作 人员、专业社工人才及社区志愿者数量不断增长。四是信息共享正在 形成。社区公共效劳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普及,信息化与社区效劳深度 融合,提高了公共效劳便捷性和群众办事满意度。二、民政事业开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十三五期间,民政部门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践中作 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民政工 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基层效劳力量缺乏。民政工作是一项关乎困难群众根本利益的根底性 工作。近几年来,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多,民政工作已由 传统的十余项职责增加到三十多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基层民政 工作人员编制却未增加。救助对象核查、走访联系制度、救急难制度 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基层工作人员负担重、压力大。二是 根底效劳设施比拟薄弱。不管是我市的根本养老效劳体系建设,还是 城乡社区效劳、未成年人保护等民政公共效劳设施,离群众的需求都 有很大差距。三是民政对象需求不断增长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压 力。民政工作对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趋势, 给民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矛盾。三、十四五民政事业开展的任务(一)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开展1、加强养老效劳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