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十六次科学考试公开课.docx

    • 资源ID:203141       资源大小:13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六次科学考试公开课.docx

    第十六次科学考试(1)姓名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1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丕正确的是()B.检查装置气密性D.Co2气体验满3 .过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质量(克)与发生反应的铁的质量(克)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4 .已知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二时,将甲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后,观察到试管中有剩余的甲。下列操作一定会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A.再加入少量的水B.再蒸发一部分溶剂,恢复到20C.升高温度至J4OD.加40口甲饱和溶液,恢复到20口5 .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钢、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口取样于烧杯中,逐渐加入水并不断搅拌,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见图1;口取少量1点.体f1k9t体工JUg)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St不变色;匚继卜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中a1V<1-J?固体质量与加入的稀硝酸的质量关系见图U,6s)O1I工七加入水的航w加入稀硝酸质变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M2A.N点溶液溶质可能是硝酸铁,稀硝酸B.若ab已知,能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C.步骤中换用稀硫酸,图2曲线基本不变D.原固体至少含有三种物质6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B.与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C.与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D.经过操作I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加7 .在杠杆的两边A、B点分别挂一等体积的实心铁球和铜球(如图)使杠杆保持平衡,若将杠杆慢慢下移同时浸没在浓度相等的足量CuSO4溶液中,(忽略球的体积变化和溶液密度变化)。下列有关杠杆平衡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及解释正确的是()A.继续保持平衡,因为两球体积相同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也相同B.铜球端下沉,因为铜的密度比铁大相同体积的两球铜球的质量更大,所以重力也更大C.铁球端下沉,因为浸没在CUSO4溶液中铁能置换出铜质量增加且粘附在铁球表面,重力增加故下沉D.开始时铜球端下沉;后铁球端慢慢下沉使杠杆恢复平衡;最后铁球端下沉。由于杠杆力臂OA>OB,刚浸入时,两球所受浮力相同,所以Cu球端下沉;随着Fe+CuSO4=Cu+FeS4,反应的进行铁球质量增加,重力增加,所以杠杆慢慢恢复至平衡;若置换反应继续进行铁球端质量继续增加,则铁球端下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8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例如C点可能标示+2价的碳的氧化物,请回答:c(1)A点所表示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化食价DEF+4'-|*-7fI111+2-44-÷-iI111I111I111014111>:B氧酸盐物质类别I伊其化学式为C(2)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3)若F点表示的物质为含有4种元素的钠盐,该盐的化学式为。9.右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一些气体的装置图。请据图回答:-4*A枷太高,该同学应调节图二中的旋钮一(选填“”、(1)某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固定得ABCD(1)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分解来制取CO2O若用分解碳酸氢钠来制取,则应选用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是一4(选填“A”、或(2)若用E收集CCh气体,则气体应从导管一端进入。(选填"a”或"b”)o11 .“化学列车”的五节车厢分别乘坐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一种常见气体单质。“一”表示相邻车厢中物质从左至右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W-CO2'IIgC0.1U_Na0H_11I_NaC1_、VVV一.一.K"VVVVVVVVVVVVVVV1号门2号门3号门4号门(I)A是。(2)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Na2CO3转化为NaOH的化学方程式。(3)“旅客”能上车的条件是:与门两边车厢中的物质都能反应。“旅客”从号门上车。稀硫酸可以12 .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I)若稀硫酸质量较少均反应完,金属均剩余,则能正确反应生成氢气情况的为(选填“A"、"B”或"C”下同)(2)若稀硫酸质量较多,金属均反应完,则能正确反应生成氢气情况的为-4。M气的质量氢气的质量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15分)13 .兴趣小组借助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及相关试剂对粗略测量空气中02的体积百分数(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铁钉至光亮的目的是(2)已知实验开始时试管内剩余空间和导管的总体积为20m1,导管的截面积为Icm2,充分反应后,导管中形成稳定液柱时读取读数4.0cm,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实验时发现上述测量过程因铁生锈反应较慢耗时较长,现对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建立假设:a.可能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b.可能与有关。实验探究:借助上述实验装置,通过控制铁钉用量等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调节溶液的PH获得了如表实验数据:PH2.05.56.06.57.08.0液柱高度(cm)00.64.14.14.14.1形成稳定液柱时间(min)3.03.05.15.315.617.5(4)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为缩短实验测定时间,pH的最佳范围是(5)实验反思:当pH=2时,没有观察到稳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四、计算题(共33分)14 .(20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木炭还原CUe)的探究实验,生成物是红色固体和无色气体。他们查阅资料后得知氧化亚铜(CU2)为红色固体,猜测反应物比例不同,产物也会不同。生成物中有Co2、Co和Cu,固体还可能有CU2。,CU2。能和常见的酸(HNo3除外)反应生成Cu2+和Cu,微量的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钳试纸变蓝色。为此,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1)该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木炭还原CuO实验装置有何不足之处?(2)为验证产生的气体是C02和CO的混合物,将混合气体进行如下操作:C和CUo粉末混合加热气体没清石|气体”湿润的黄色敏化铝试纸尾气处理通入I灰(I通入实验中观察到现象则证明是C02和CO的混合气体。(3)探究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向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后,静置实验现象与结论现象:结论:红色固体中有CU2。(4)现将CU2。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计算: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A1086420斯的质量g50100在图中画出向20g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4.5%的稀硫酸至过量,铜的质量变化曲线。稀硫酸的质量g15 .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毫克.(5分)(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A(5分)(3)若温度由27:改为29,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上方.(3分)乙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六次科学考试公开课.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