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3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

    • 资源ID:185624       资源大小:32.3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3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

    1.目的规范声级计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测量,使其符合认可要求,保证检测数据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并符合统计学要求。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承担的一切工作场所物理因素一一噪声的测量工作。3 .职责1. 1市场部负责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合同。3. 2职业卫生评价室负责制定现场测量方案。4. 3现场检测室负责实施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及声级计的保管、现场使用、日常校准和维护工作。4 .工作程序4.1 测量仪器4 .1.1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5 .1.2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4.2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4.2.1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4.2.2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4.2.3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4.2.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4.3测量仪器的准备4.3.1测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多功能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声级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多功能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4.3.2测量前应用声级校准器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4.3.3多功能声级计或声级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1pA或等效声级1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作业指导书修订状态:5/0文件编号:HNJ1-ZZ-ZW-13-2016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文件页码:共5页,第2页颁布日期2016年6月30日修订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07月01日4.4测点选择4.4.1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4.4.2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o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4.4.3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4.4.4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参见附录Ao4.5测量4.5.1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1.50m,坐姿为1.IOmo4.5.2传声器的指向为声源的方向。4.5.3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置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0.5m。4.5.4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每个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4.5.5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根据声级变化(声级波动23dB)确定时间段,测量各时间段的等效声级,并记录各时间段的持续时间。4.5.6脉冲噪声测量时,应测量脉冲噪声的峰值和工作日内脉冲次数。4.5.7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传声器应戴风罩。应尽量避免电磁场的干扰。4.6测量声级的计算4.6.1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按声级相近的原则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为n个时间段,用多功能声级计测量每个时间段的等效声级1*.T,按照公式(1)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1Aeq,啊。工Ti1o°”)dB(A)(1)式中:1Aeq,T全天的等效声级;长沙佳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CSJ1-ZY-GC-IO第2页共7页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第4版第0次修改颁布日期2014年05月30日1&q,T一一时间段Ti内等效声级;作业指导书修订状态:5/0文件编号:HNJ1-ZZ-ZW-13-2016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文件页码:共5页,第3页颁布日期2016年6月30日修订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07月01日T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Tii时间段的时间;n总的时间段的个数。4. 6.28h等效声级(1EX,8h)的计算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按公式(2)计算:T1E3G8h=1Aeq,T+IO1g-j-dB(A)10(2)式中:1m8h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Te一一实际工作日的工作时间;1Aeq,Te一一实际工作日的等效声级;TO一一标准工作日时间,8ho4.6.3每周40h的等效声级通过1ex,8h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接触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用公式(3):1exw=101g(IOov½dB(A)Oh(3)式中:U.一一指每周平均接触值;1EKM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n指每周实际工作天数。4. 6.4脉冲噪声:使用多功能声级计,"Peak(峰值)”档,可直接读声级峰值1Peak。4. 7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及工时记录等。5. 8注意事项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长沙佳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CSJ1-ZY-GC-IO第2页共7页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第4版第0次修改颁布日期2014年05月30日5.相关文件HNJ1-QP-18-2016HNJ1-QP-21-2016GBZ/T189.8-2007HNJ1-QR-05-06-2016HNJ1-QR-05-09-2016HNJ1-QR-05-15-2016HNJ1-XJZW-03-2016HNJ1-XJZW-04-2016HNJ1-XJZW-05-2016HNJ1-XJZW-06-2016作业指导书修订状态:5/0文件编号:HNJ1-ZZ-ZW-13-2016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文件页码:共5页,第4页颁布日期2016年6月30日修订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07月01日5.1仪器设备控制与管理程序HNJ1-QP-05-20166. 2不合格检测工作控制程序7. 3记录控制程序8. 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6.质量记录6.1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6.2 仪器设备维护记录表6.3 租赁设备登记审批表7、附录(记录)1. 1噪声测量记录7. 2脉冲噪声测量记录8. 3个体噪声测量记录9. 4噪声倍频程测量记录作业指导书修订状态:5/0文件编号:HNJ1-ZZ-ZW-13-2016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文件页码:共5页,第5页颁布日期2016年6月30日修订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07月01日附录A: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1抽样原则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抽样对象。A.2抽样对象的选定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噪声危害的劳动者都列为抽样对象范围。抽样对象中应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噪声危害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抽样对象随机选择。A.3抽样对象数量的确定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抽样对象,劳动者大于3名时,按表A.1选择,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表A.1抽样对象及数量劳动者数采样对象数3526-103>104

    注意事项

    本文(13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