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docx
-
资源ID:160193
资源大小:13.9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医院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docx
医院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符合规定,严格执行门诊患者预检分诊制度。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1、感染性疾病科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严格遵循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2、严格执行门诊实行传染病与其他疾病分诊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3、每月召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检查标准2: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考核方法:查看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文件,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改进措施:1、建立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体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科室管理制度和人员职责。坚决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传染病防治工作流程与规范。2、根据感染性疾病科的特点制定无菌技术操作常规、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和手卫生规范。定期抽查医护人员操作查看无菌操作常规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3、工作人员须戴帽子、穿隔离衣和工作鞋,检查、治疗、护理时戴口罩。注意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4、检查每一患者后用皮肤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做到一诊一消毒。对空气用紫外线灯照射,每日二次,每次30min。5、检查可疑烈性传染病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用2000mg1含氯消毒液浸泡被污染的物品Ih,可燃性的直接密闭运输焚烧处理。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可用2000mg1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放置2h后倒入下水道,被其污染的物品原则上焚烧处理。便器、痰盂等用2000mg1含氯消毒液浸泡2ho6、室内桌、椅、门把用2000mg1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地面用2000mg1含氯消毒液拖擦每日1次。用过的器械以2000mg1含氯消毒液泡30min后清洗,凡不能浸泡消毒者,用2000mg1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7、传染病一旦明确诊断,立即转至专科医院。8、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密闭运送,并做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工作。9、凡留观察的肠道烈性传染病患者走后要做好终末消毒处理。诊室用1gr3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布料和器械包好压力蒸气灭菌后清洗。10、病历、化验单等用紫外线消毒后发出。检查标准3:有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1、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方案中“感染性疾病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学习,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意识,确保感染性疾病科的质量与安全。2、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疫情报告负责人,按照医院网络直报系统进行上报和登记,坚决杜绝疫情漏报情况,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o检查标准4: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方法:查看科室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的计划和考核记录。改进措施:1、定期组织学习和掌握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2、每季度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增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意识提高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