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 资源ID:15504       资源大小:25.6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立项情况,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等)(-)立项情况根据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征集2021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精神,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上房寺自然保护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起草编写了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规程项目文件,提交申请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2022年4月22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1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甘市监函(2022)39号)批准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规程立项。(二)标准提出单位、起草单位、起草人标准提出单位: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标准归口单位: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上房寺自然保护站、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张掖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寺大隆自然保护站、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连自然保护站。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芝义、裴源政、杨兵、李晔、孙得祥、李天永、张秀、孙虎财、赵静、张万刚、刘新明、赵晶晶、樊选、於剑平、徐慧娟、张喜娟、叶鸿山、辛岳山、金大鹏、李靖辉。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互叶醉鱼草(BuddlejaalternifoliaMaxim),别名白芨、白芨梢(陕西),白积梢(甘肃),马钱科醉鱼草属多年生落叶灌木,为中国特产,在我国分布较广,分布在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河北、青海等省区。我省多产于祁连山区海拔19002400米的阳坡沟壑和河谷石崖岩缝中呈簇状或团块状天然小片林分布。其株型端庄雅致,花朵簇生或形成圆锥状花絮,繁茂艳丽且具有芳香味,块茎可食,根、花、叶皆可入药,枝干入蒙药,代“檀香”用。因此在经济用途上多作为药用,也利用其花朵提取芳香油。互叶醉鱼草不仅拥有较高经济价值,其生态价值已逐渐得到人们认识,特别其具有耐干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根系发达、生长量大等极强地适应能力,对土壤无特殊的要求,在陡坡、沙地、多砾石、土地区等多种立地条件均可生长。其幼苗生长迅速,成苗成林快,无病虫危害,有较高的栽培价值,适用于干旱山区保持水土、造林绿化或庭院路旁栽种,是西北干旱地区造林的优良灌木。因此市场对互叶醉鱼草优质苗木有着可观的需求量。目前,我省的互叶醉鱼草苗木繁育技术已初成体系,多地引种培育成功后栽植应用,从繁殖材料获取到成苗的全部培育过程涉及多项技术措施。为培育大量且优质苗木,打破繁殖缺陷,提升苗木质量,各项培育技术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急需做到标准化,以达到最佳的苗木培育效果;通过制订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在育苗实施过程中才更有益于掌握苗木品质状况,积极开发和应用新型高效技术,更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因此,制订一套适用于我省的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标准尤为必要。三、主要起草过程本标准于2021年6月立项启动,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上房寺自然保护站主要承担起草编制任务。基于互叶醉鱼草育苗相关研究以及多地点的繁育调查测试结果,编写人员进一步收集、查阅并整理了相关方面论文与技术档案,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按照GB/T1.1-2020要求和具有可作性的原则起草本标准。在本标准起草前,讨论编写提纲,并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标准草稿提纲。标准草稿的编写思路是先明确标准使用范围,并根据育苗技术应用的调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归纳育苗方式。然后根据每种育苗方法的繁殖特点、苗期管护技术要求和苗木生产环节这几个主要层次确定编写文件的具体内容。其中,育苗方法主要从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移植苗培育、容器苗培育等繁育技术对比研究筛选适宜的育苗技术方法内容;并根据每种育苗方法的繁殖方式、周期、基质、环境差异等细化苗期管护内容;在壮苗生产环节中主要从移栽、定型、出运输、调查记录、贮藏等内容细化互叶醉鱼草苗木繁育技术要求。同时,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反复修改细化段落、单位、文字表述等细节内容,尽量做到文字准确、结构清晰、层次合理、逻辑关系明确。经多次协商讨论于2021年8月编写完成初稿。2021年9月经过多次修改形成了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2022年4月将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发函给35个林草行业部门单位及种苗生产经营企业征求业内专家意见,并对征求到的意见认真修改完善标准文本,最终完成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规程送审稿。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近年来,祁连山管护中心科研人员对互叶醉鱼草在祁连山区的分布情况、人工引种栽培、生长规律、种子采集与贮藏方法、裸种育苗、室内外杆插育苗和容器育苗以及互叶醉鱼草种源优选、栽培管护、定植起苗等一系列系统的培育工作进行研究,涉及到的苗木培育技术方法相较全面。并结合保护区种质资源调查、省林业和草原科技计划等项目,先后在祁连山保护区各保护站及武威市、张掖市、金昌市等多地进行了互叶醉鱼草的引种育苗研究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详细记录了种子特性、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和抚育管理等各个环节,通过对互叶醉鱼草种质材料收集、引进、育苗和连续观测生长情况,探索出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体系,分析了苗期生长特性和大田栽培适应性表现,建立了多个区域化试验示范林,扩大了繁育量与栽培区域。本标准中各技术指标参数都是通过科研、生产示范成效调查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草案。同时结合标准编制要求,坚持标准结构、层次清晰原则,在文字表述中坚持技术指标参数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原则。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要求,编制完成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规程。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一)标准主要内容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本标准主要内容有前言、标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等,同时按照种子育苗的技术规程编制了互叶醉鱼草育苗的种子采集与贮藏、苗地选择和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苗木移植、苗木出档案管理等技术。(二)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研究数据显示:通过探索互叶醉鱼草种子培育苗木技术手段取得了较高的保苗率(平均93%97%)。培育苗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抗病、耐寒、耐旱、耐瘠薄。幼苗23年生长快,花期长达6个月,2年生播种苗苗高可达200cm,丛幅190x185cm;4年生灌丛高270cm,冠幅270X280cm°经对其种子育苗技术的探索,播种苗发芽率达80猊保苗率达100机通过对互叶醉鱼草种子播前的处理方式、播种时间、播种方法等研究确定,互叶醉鱼草春季育苗时间在4月中旬进行,土壤处理与其他育苗方法相同(施杀虫药剂和底肥)。细致整地,充分破碎土块,耙细楼平,并要使整好的床面上虚下实待播,播种采用落水播或水压沙方法播种。播种方式采用低床育苗方式,宜条播,下种量一般为3kg667f4kg667n2o撒种要均匀,防止下种不匀造成簇状出苗或苗床空白断行现象。水压沙播种后即可出苗,落水播后要在土不除,防止造成草荒影响出苗。无论那种播种方法,天早缺水时要及时灌溉补足水分,以利幼苗出土。通过不同生长激素对移植苗生根能力研究发现,不论哪种激素与适当浓度均能提高移植苗成活率,其中在ABT(100200ppm)、NAA(500ppm)、IBA(100ppm)处理下成活率表现较好。实生苗圃地定植,当年苗高可达92.1cm,丛幅123cmX8cm,说明互叶醉鱼草幼苗在甘肃祁连山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也说明该技术规程可在甘肃省相同和相似地区推广应用。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和其它行业无意见分歧。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本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标准制定的原则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多地也相继对互叶醉鱼草引种与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国内外只有内蒙古自治区发布了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地方规程。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无。九、标准实施的建议甘肃省气候条件恶劣,干旱少雨,天然植被自然更新困难,而互叶醉鱼草幼苗生长迅速,成苗成林快,无病虫危害,有较高的栽培价值,适用于干旱山区保持水土、造林绿化或庭院路旁栽种,是西北干旱地区造林的优良灌木,甘肃是个苗木生产大省,建议将互叶醉鱼草苗木列为重点造林绿化、城市美化发展树种,为了保证互叶醉鱼草苗木质量,规范互叶醉鱼草育苗生产技术,建议本标准通过审查后尽快立项并在全省范围宣传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

    本文(互叶醉鱼草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