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517-2022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15101
资源大小:456.92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7T 4517-2022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docx
ICS93.020;95.020CCSP18H37DB37/T45172022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2022-06-20发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ofwartimeventilationsystemofcivilairdefenseworks2022-07-20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符号24.1系统性能24.2几何参数25总体要求26环境温度、湿度36.1 环境温度36.2 环境湿度37风量检测37.1通则37.2风管风量47.3风口风量71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77.5合格判定78气密性检测71.1 1通则78.2 密闭通风管道88.3 密闭通道、防毒通道98.4 防护单元108.5 超压排风系统128.6 合格判定129空调通风系统检测121.2 1通则121.3 新风风量121.4 温度、湿度131.5 噪声1310检测报告14附录A(资料性)密闭通风管道气密性检测数据记录格式15附录B(资料性)超压排风系统检测数据记录格式16附录C(资料性)防护单元气密性检测数据记录格式17参考文献18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人民防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为了进一步规范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工作,文件起草组根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市监标字(2020)249号)的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有关标准,编制了本文件。本文件所规定的人防工程战时通风系统的功能性检测,不涉及构成系统的单个产品的质量检测。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人防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的术语和符号、总体要求、检测方法、合格判定和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的人防工程战时通风系统的现场功能性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战时通风系统wartimeventiIationsystem保障人防工程战时进(排)风功能的通风系统的统称。注:战时通风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方式。3.2清洁通风cIeanventiIation室外空气未受毒剂等物污染时的通风。来源:GB50038-2005,2.1.493.3滤毒通风gasfiltrationventiIation室外空气受毒剂等物污染,需经特殊处理时的通风。来源:GB50038-2005,2.1.503.4隔绝通风isolatedventiIation室内外停止空气交换,由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实施内循环的通风。来源:GB50038-2005,2.1.513.5清洁区airtightspace人防工程中能抵御预定的爆炸动荷载作用,且满足防毒要求的区域。来源:GB50038-2005,2.1.153.6超压排风overpressureexhaust靠室内正压排除其室内废气的排风方式。有全室超压排风和室内局部超压排风两种。来源:GB50038-2005,2.1.523.7防毒通道air-ock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具有通风换气条件,依靠超压排风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空间。在室外染毒情况下,通道允许人员出入。来源:GB50038-2005,2.1,403.8密闭通道airtightpassage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并仅依靠密闭隔绝作用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密闭空间。在室外染毒情况下,通道允许人员出入。来源:GB50038-2005,2.1.393.9漏气量airleakagerate通风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单位时间内泄出或渗入的空气量。3. 10口部gateway人防工程的主体与地表面,或与其它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对于有防毒要求的人防工程,其口部指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外的部分,如扩散室、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除尘室、滤毒室和竖井、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等。来源:GB50038-2005,2.1.234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3.1 系统性能P气压。Po标准状态下大气压(1.013X1()5Pa)。Q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h)。Qo标准状态下漏气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s)。a.最大允许漏气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一一第,设备最大允许漏气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DIVS)。To标准状态下温度(293K)oV。风管测定断面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刀一一换气次数,单位为次每小时(次h)。Pe一一修整后室内环境噪声,单位为分贝(dB)oP.一一实测噪声,单位为分贝(dB)oL实测噪声与背景噪声之差。d-噪声修正值。4.2几何参数S室内面积。S。风管测定断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oV-防毒通道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o5.1 战时通风系统的检测,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5.2 战时通风系统的检测,所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应满足国家相关资质要求。5.3 战时通风系统的检测,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应采用检定、校准等方式确认其满足检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性能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5.4 战时通风系统检测前.,应核对现场通风系统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包括设备规格、型号、数量和安装位置等。检测应在通风系统技术文件准备齐全的基础上进行。5.5 战时通风系统检测应在系统按设计要求完成安装且已调试完毕,在正常稳定运行状态下进行。5.6 战时通风系统检测后,应妥善保管好记录文件,做好技术档案归档工作。6环境温度、湿度6.1 环境温度6.1.1 测量温度的仪表精度在0.5以内,记录的温度值应精确到0.16.1.2 室内温度测量时,测点应布置在距墙表面(或冷热源)大于0.5m处,距地面0.8m1.8m的同一高度上且布置数量和位置应满足表1的要求。表1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检测点布置数量和位置室内面积Sm2检测点数量检测点位置SV161室内中央165<302房间对角线三等分点305<603房间对角线四等分点605<1005二对角线四分点,梅花布点S'100出100in2时,检测点数量为5,每增加50痛应增力1个测点均匀布置6.1.3 恒温工作区的测点宜沿着工艺设备周围布置或等距离布置。6.1.4 风管温度测量时,温度传感器在风管内的位置宜在风道中心水平面上,距离管壁大于100mm或风道直径的1/3处,取较小值。6.1.5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对各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6.1.6 舒适空调与恒温、恒湿空调房间的空气温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或优于设计要求。6.2 环境湿度6 .2.1测量湿度的仪表精度在5%RH以内,记录的湿度值应精确到0.1%RHo7 .2.2风管相对湿度测量时,可在具备通风条件的风口处测量,宜选用数字式湿度计。6. 2.3室内湿度测点布设按6.1.2及表1要求执行。7. 2.4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对各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6.2.5舒适空调与恒温、恒湿空调房间的空气相对湿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或优于设计要求。7风量检测8. 1通则7.1.1 本章适用于战时通风系统风管风量、风口风量和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的检测。7.1.2 检测开始前,记录风机的转速、系统内的压力和温度,系统运行应处于稳定状态。7.2风管风量1 .2.1风管风量的检测宜采用热式风速仪直接测量风管断面平均风速,然后求取风量的方法。2 .2.2检测开始前,应进行环境温度、湿度测量并对管道风速测算,选择适合的热式风速仪,并在仪器的高精度范围内使用,仪表风速测量精度为1%FS,风温测量精度在以内。7 .2.3风管风量测点断面应选择在直管段,气流应轴向、对称且无涡流、逆流,截面距上游局部阻力部件不应小于5倍当量管径,距下游局部阻力构件不应小于2倍当量管径的管段位置。8 .2.4风管风量测量断面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矩形风管断面每个方向不少于5条测线,每条测线上的测点数不少于5点(图1);b)圆形风管断面测点数不少于24点且不少于3条直径(图2),各半径分布测点不少于3个;c)探头置于管道内允许位置偏差为最近测点与管壁距离的0.05倍及其他测点与管壁距离的1.1.1 005倍中的最小值;计算偏差小于1mm时,采用1mm(表2)。图1矩形管测点布置图注:图中D圆形风管断面直径(mm)o表2圆形、矩形风管断面测点至管壁的距离圆形断面测点y/D矩形断面测点y/H或x/L每个半径3个测点10.032测线数6个或测点数6个10.06120.13720.23530.31230.43740.68840.56350.86350.76560.96860.939每个半径4个测点10.024测线数7个或测点数7个10.05320.10020.20330.19430.36640.33440.50050.66650.63460.80660.79770.90070.94780.9767.2.5 战时通风系统的清洁风量、滤毒风量和隔绝风量的检测可按表3顺序和图3的表达依次进行:a)在图3中通风管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测量断面并确定测孔位置;b)从测孔插入热式风速仪探头测杆,探头测杆应与风管管壁垂直,探头应正对气流吹来方向;c)按表3顺序或设计要求调节阀门,依次开启通风模式,至风量稳定;d)计算流速平均值,进行第2次测量,当连续2次测量平均值的差值不大于2%时,取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最终检测值;e)关闭风机,封闭测孔。表3清洁风量、滤毒风量和隔绝风量检测通风方式开启阀门关闭阀门开风机关风机备注清洁式通风3a、3b3e3f3c、3d3g4、9、115、5a、5c5b滤毒式通风3c>3d>3e>3g>9、113a、3b>3f、45、5b5c调节10隔绝式通风4、93a-3g、115、5a、5b5c财区清洁区a)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合用通风机的进风系统b)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分别设置通风机的进风系统c)排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