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QCNPC-TZ 27-2004常规取芯工具修理技术条件.docx
-
资源ID:14884
资源大小:40.8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 QCNPC-TZ 27-2004常规取芯工具修理技术条件.docx
Q/CNPC-TZ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企业标准Q/CNPC-TZ27-2004代替Q/TZ36T994常规取芯工具修理技术条件2004-04-15实施2004-03-01发布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解体14零件鉴定15修理与组装26验收27判废依据3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质量检验单4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跟踪卡5附录C(资料性附录)产品合格证6附录D(资料性附录)钻井工具报废申请表7本标准代替Q/TZ36-1994常规取心工具修理技术条件。本标准与Q/TZ36-1994常规取心工具修理技术条件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号改为Q/CNPC-TZ27-2003;一一增加了对安全接头进行磁粉探伤的规定(见4.1.3);增加了对分水接头刺伤的鉴定(见4.2.5);修改了对稳定器鉴定的规定(1994年版的4.3;本版的4.3);一一修改了对内、外筒鉴定的规定(1994年版的4.4;本版的4.4);一一增加了对卡箍总成长度的规定(见4.5.3);删除了1994年版的4.7.1;修改了对旋转总成试转动的规定(1994年版的5.4;本版的5.4);修改了对岩心爪内径的规定(1994年版的6.2;本版的6.2);修改了对取心间隙的规定(1994年版的6.3;本版的6.3);一一增加了判废依据的内容(见7.3;7.4);删除了附录A1“塔指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修理记录”、附录A2“塔指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跟踪卡”、附录A3“井控、钻具、工具报废申请表”(1994年版的附录A1、附录A2、附录A3);增加了附录A“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质量检验单”、附录B“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跟踪卡”、附录C"产品合格证”、附录D“钻井工具报废申请表”(分别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木合塔尔、孙光德、张新成。本标准批准人:范垂明。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TZ36-1994。常规取芯工具修理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规取心工具的解体、零件鉴定、修理与组装、验收、判废依据。本标准适用于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所提供的钻井用的常规取心工具,并作为出厂产品使用性能评定和新产品验收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JB/T8468锻钢件磁粉检验SY/T5216常规取心工具SY/T5446油井管无损检测钻杆焊缝超声波探伤Q/CNPC-TZ52钻具判修和螺纹修复规范3解体3.1 对回收的常规取心工具除去表面泥污后进行解体前的检查鉴定。3.2 将工具解体为零部件。3.3 对零部件进行清洗、除锈、修整。4零件鉴定4.1 安全接头4.1.1 安全接头的内外螺纹应光滑、完好、无拉伤、变形。密封面不得有损伤。与钻具连接螺纹应符合Q/CNPCTZ52的规定。4.1.2 对安全接头按川/T8468规定的方法进行无损检测,有超标缺陷应更换。4.2 旋转总成4.2.1半环磨损不得大于0.5mmo4.2.2轴承盒内表面不得有拉伤、变形,螺纹应完好。4.2.3分水接头螺纹应完好,止动槽不得有刺伤,轴承台肩磨损不得大于0.5mm。1.1.4 球座无刺伤,“凡尔线”必须光滑,连接螺纹完好。1.1.5 分水接头水眼不得有刺伤。4.3 稳定器内外连接螺纹不应有拉伤变形,扶正条不得崩裂损坏,螺纹部分的圆度公差小于1.5mm,螺纹外径胀大小于1.6mmo4.4 内、外筒4.4.1 内外筒螺纹应光滑、完好、无拉伤、变形,密封面不得有损伤。螺纹部分圆度公差小于1.5mm。外筒螺纹外径胀大小于1.6mm,内筒螺纹外径胀大小于1.2mmo筒体全长直线度公差不大于5mmo4.4.2用通径规通过内外筒,内径规D的上差为-0.1mm,下偏差为0.5mm。其相应尺寸(见表1)。规格250PX63/4"250PX43/4川74川54外筒/内筒内径规直径D136/10895/72135/10893/70内径规长度500500500500表1取芯工具内/外筒内径规尺寸参数单位为毫米4.4.3 对内外筒本体按SY/T5446与JB/T8468规定的方法进行无损检测。有超标缺陷应更换;探伤合格方可使用。4.4.4 外筒腐蚀深度应小于2mm;内筒腐蚀深度应小于1mm.。4.5 卡箍座总成4.5.1 连接螺纹应完整无损。4.5.2 卡箍座下口部分胀大超过0.5mm不得使用。4.5.3 卡箍座总成长度要求在250mm300mm范围内。4.6 提升短节及护丝4.6.1 提升短节的内外筒连接螺纹应光滑完好。4.6.2 护丝螺纹应光滑完好,圆度公差小于2mm。4.7 手工具4.7.1 岩心钳开合灵活,不得歪斜。锁紧后活动自如。4.7.2 取球器开合灵活,有弹性,外形完好。4.7.3 其他手工具应完好无损。5修理与组装5.1 对全部经过鉴定可予使用的零件及准备更换的备用件进行修整,使其性能符合要求。5.1.1 内外筒筒体外部咬伤、拉伤及螺纹毛刺应修除。5.1.2 将所有零件表面的毛刺、油污、锈斑等消除干净。5.1.3 零件配合表面及磨擦表面不影响使用性能的轻微擦伤等缺陷,应用细锌刀、细砂布或油石加以修除。5.1.4 各种密封件装配前,应洗擦干净并涂以清洁的润滑油。各种橡胶件的飞边应仔细消除干净,消除时不得使用刮刀或砂轮,密封面不得有撕裂或其他缺陷。5.2 所有橡胶密封件全部更换;所有配件应符合4的规定,不符合标准的零件应更换。5.3 对经过鉴定合格的零部件、更换件,按图纸进行组装。5.4 旋转总成在组装完成后试转动应灵活。5.5 组装完成的常规取心工具应进行刷漆、标识。5.6 组装完成的常规取心工具使用性能应达到SY/T5216规定的要求。5.7 组装完成后,应填写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质量检验单,其格式(见附录A)。6验收6.1 旋转总成应转动灵活无卡阻,无杂声。轴承径向间隙为0.5mm,轴向间隙不大于2mm。6.2 岩心爪弹性良好,牙爪应在同一圆周上,岩心爪在锥面上下移动灵活,活动范围为20mm。自由状态下岩心爪的内径:250P63/4和川74的为95mm;250P43/4和川54的为65mm。6.3 常规取心工具在悬吊状态下测量,取芯卡箍座总成下端面与取芯钻头内上台阶间隙为:250P63/4”和川74:10mm12mm;250P43/4和川54:8mm10mm。单筒在悬吊状态下,单手能转动内筒,手离开后能靠惯性继续转动一圈以上。6.4 与钻具连接的螺纹应符合Q/CNPCTZ52的规定。6.5 刷漆应均匀、无气泡,标识完好。6.6 经验收合格后,应填写产品合格证(见附录C)及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跟踪卡(见附录B)。7判废依据7.1 外筒、内筒螺纹及筒体直线度公差不符合4.4.1的规定,应予判废。7.2 外筒、内筒探伤有伤无法修复,应予判废。7.3 外筒表面腐蚀深度超过2mm,内筒腐蚀深度超过1mm,应予判废。7.4 对报废的取芯筒,应填写钻井工具报废申请表,其格式(见附录D)。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质量检验单JL-7.5.1-GJ-01名称规格生产厂家产品编号修理单位产品数量检验日期序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结论1外观检查2本体外径3探伤情况4上扣扭矩5性能调试6试压情况结论合格()不合格()检验员:年月日备注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工具跟踪卡JL-7.5.1-GJ1-01年月口名称规格产品编号生产厂家起用时间井号队号出租时间回收时间工具总计使用时间检修情况检修人:井队使用情况井队使用记录工具使用井段:切力:当时转速:泵压:泥浆粘度:工具入井累计使用时间:工具使用状况:工程师:评价填表人:回收检查检验人:附录C(资料性附录)产品合格证塔指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产品合格证(JL-7.5.1-08)名称:规格:编号:数量:产品经检验合格,符合标准,准予出厂。No:0000001检验员:检验日期:年月日附录D(资料性附录)钻井工具报废申请表申请单位:申报日期:年月日编号:名称型号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单价总金额制造厂家出厂编号制造国家启用日期使用时间停用时期报废原因:技术鉴定小组意见:年月日申请单位领导意见:年月日生产管理部意见:年月日财务资产部意见:年月日指挥部主管领导意见:年月日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