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学业倦怠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解析.docx
-
资源ID:142689
资源大小:145.2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谈大学生学业倦怠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解析.docx
2011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HONGHE UNIVERSITY1978浅谈大学生学业倦怠现状及应对策略以红河学院为例院 一 系: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系专业:小学教育(理科方向)年级:2007级学生姓名:郭艳梅学号:200710050223导师及职称:邓敏(讲师)2011年5月2011 Annual Graduation Thesis (Project) of the College UndergraduateHONGHE 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1 academic burnoutstatus and investigation strategies Hong he university for exampleDepartment:Depart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Collegeof Teacher EducationMajor: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Science)Grade: 2007Student's Name: Yanmei GuoStudent No.: 200710050223Tutor: Deng min (lecturer)May, 2011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 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红河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日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姓名职称单位备注主席(组长)红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学业倦怠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本文以红河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完全符合”至r完全不符合” 5个等级记分,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对38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并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学业倦怠总体不容乐观,就此论文从心理疏导、完善课程结构和加强管理制度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关键词:学业倦怠;大学生;现状调查;应对策略ABSTRACTAcademic burnout i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1 psychologicalphenomenon in the students generally, the serious influence students1 academic andhealth of body and mind. Taking the HongHe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Hfully comply with“ to Mcompletely does notaccord with" 5 levels scoring. Divided into depression, misconduct and achievementof 382 low three dimension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And will data that academic burnout variance analysis is not optimistic, in this paperthe overall from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mproved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strengthen management system three aspects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academic burnout; college students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strategies目录1、问题的提出12、研究方法22. 1研究对象23. 2研究工具24. 3统计方法23、研究结果33.1大学生学业倦怠总体状况33. 2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年级差异33. 3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性别差异43. 4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专业差异43. 5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所读高中差异55. 6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成绩差异54、分析与讨论65.1 大学生年级差异的比较分析65.2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性别差异分析66. 3大学生学业倦怠专业差异分析74.4大学生学业倦怠所读高中差异分析74.5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成绩差异分析85、提出应对策略85. 1建立心理健康疏导平台85. 2完善课程设置87. 3加强管理制度9参考文献10附录11致谢12红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问题的提出当历史的车轮滚入21世纪的时候,大学校园的另一道不和谐的风景也悄然呈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懒于上课,大学学习成了一部分学生不愿意甚至厌倦的事情。对学业倦怠的研究便成了我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学业倦怠(learning burnout)的概念是由职业倦怠(job burnout)研究引申而来的。台湾学者较早开展学业倦怠性质的研究,但对于学业倦怠的译法还尚存争议,且尚未形成统一界定。有学者(张治遥,1989年,宋晓颖,1992年)认为倦怠发生在学生的学习层面,应将“learning burnout”翻译为“学业倦怠”,杨惠贞(1998)则认为这样的翻译无法将“learning burnout”的原始精神表达出来,而应该翻译为“学习焦崩”,不管哪种译法显然源于国外。而且是从“工作倦怠”中引申而来的。由于Maslach的倦怠概念对倦怠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国外对学业倦怠的研究概念基本使用Maslach关于工作倦怠的概念,只是把时间背景做了相应调整。如Schoufli等人将学业倦怠的性质定义为:由于过度的学习需求而使学生产生情绪衰竭、疏离学业、成就感低落。 Maslach(1982)认为倦怠是疏远、讥讽或否定的态度,是耗竭、去个性化和消极看待自己的综合。'"Pines(1980)和Meier(1985)对学习卷怠的定义是:学生因长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而产生耗竭,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冷漠疏远,以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3在对于学业倦怠的研究中,国内也对倦怠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于学业倦怠的看法很多。本文根据杨丽娴从我国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实证调查,将这样一种学习状态称之为学业倦怠即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的学习行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本文选择杨丽娴的界定主要是因为她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实证调查,比较全面系统的对学业倦怠做了界定。而且,她的界定主要倾向于学生的主观因素。更能确切完整的反应当前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情况。本文以红河学院进行调查,红河学院是我所读的大学,在调查方面能够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在行文方面也能够有相应的资料和一些郭英周文静,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综述ID教育学术月刊2008.1()2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卷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53孙晓莉,大学生学业卷怠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专业性很强的老师的指导。所以,就红河学院进行学业倦怠调查并提出应对策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一系列学业倦怠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业倦怠的性质、结构模式、学业倦怠的测量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就大学生的学业倦怠现状提出应对策略还涉及较少。2、研究方法2. 1研究对象表2-1样本分布及比例(n=382)项目类别一年级性别专业四男女文科理科体育立1T.日ZJS人数8312592821762061221028771比例21.7%32. 7%24. 1%21.5%46. 1%53. 9%31.9%26. 7%22. 8%18. 6%在红河学院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40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2份,被试具体情况(见表2-1)。3. 2研究工具参照连榕等人编写的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量表的同质性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总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733.斯皮尔曼布朗(Spe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519, Gut tman分半信度为0.8482.问卷包括三个维度,情绪低落,反应大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行为不当,反应大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成就感低,反应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低成就的感受。4问卷共20题,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5个等级记分(1二完全不符合2二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二完全符合)。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4. 3统计方法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将所得数据在SPSS 17.0统计软件上进行整理和分析.李雪艳,大学生学业倦怠原因探析及应对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29卷第4期3、研究结果3.1大学生学业倦怠总体状况采用问卷对大学生学业倦怠进行调查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大学生在学业倦怠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见表3-1)得分越高倦怠越严重。大学生在低成就感上所表现出来的学业倦怠较为严重。表3-1大学生学业倦怠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n=386)MSD情绪低落12.242.72行为不当15.243.21成就感低18.712.92学业倦怠46.196.87M:均值 SD:标准差,下同现把得分大于3 (不确定)时,界定为在这种情境下是倦怠的,得分越高,说明倦怠程度越高。(见表3-2)表32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频率分布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学业倦怠()倦怠80426452非倦怠15543144不确定5454从表32中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有52%存在学业倦怠。不确定的人只有较少一部分,其中在行为不当上倦怠只占42%,而情绪低落上倦怠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