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doc

    • 资源ID:139450       资源大小:684.50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 Performance test code for utility boiler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8-11-08批准              1989-07-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站锅炉性能试验方法,作为锅炉性能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以 下统称验收试验)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蒸发量为35t/h或35t/h以上,蒸汽出口压力高于2.45MPa或蒸 汽出口温度超过400的蒸汽锅炉。其他参数发电锅炉的性能试验亦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也适用于为了其他目的(如工况调整、燃料变动、设备改进等)而进行的 锅炉热效率试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性能试验。 2 引用标准     GB211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     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218 煤中碳酸盐的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法     GB219 煤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GB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方法     GB261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GB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     GB266 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     GB267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GB268 石油产品残碳测定法     GB38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     GB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388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氧弹法)     GB474 煤样缩制方法     GB476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483 煤质分析方法一般规定     GB50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GB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1033 波纹管压力计     GB1226 一般压力表     GB1227 精密压力表     GB1598 工业热电偶用铂铑13-铂偶丝     GB1608 电接点压力表     GB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2538 原油试验方法     GB2540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     GB2565 煤的可磨性试验方法     GB2586 热能单位符号与换算     GB2587 热平衡通则     GB2588 设备热效率计算方法通则     GB2614 镍铬-镍硅热电偶丝及分度表     GB2624 流量测量节流装置     GB2902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丝及分度表     GB2903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及分度表     GB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3772 铂铑10-铂热电偶丝及分度表     GB3927 直流电位差计     GB3930 测量热电阻用直流电桥     GB4270 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代号     GB427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4882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 正态性试验     JB470 膜盒压力表     JB913 工业用热电偶技术条件     JB1064 实验室玻璃温度计型式、基本参数及尺寸     JB1066 实验室玻璃温度计技术条件     RS11 燃煤采样     RS31 燃油、飞灰和炉渣试样的制备     RS42 粒度为3mm以下煤样外在水分的快速测定     RS261 飞灰和炉渣中可燃物测定     RS281 燃油采样     SS21 水、汽样品的采集 3 术语、符号、代号 3.1 术语、定义 3.1.1 电站锅炉     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以获得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 汽,并主要用于发电的锅炉机组。通常由锅炉本体、燃料及烟风系统、测量控制 系统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3.1.2 输入热量     随每千克或每标准立方米燃料输入锅炉能量平衡系统的总热量,包括燃料的 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物理显热、用外来热源加热燃料或空气时所带入的热量以及 雾化燃油所用蒸汽带入的热量。 3.1.3 输出热量     相对每千克或每标准立方米燃料,工质在锅炉能量平衡系统中所吸收的总热 量,以及排污水和其他外用蒸汽所消耗的热量等。 3.1.4 额定蒸发量     锅炉在额定蒸汽(包括再热器进口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使用设计燃料并 保证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 3.1.5 最大连续蒸发量     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并使用设计燃料、安全连续运行时能 达到的最大蒸发量。 3.1.6 最低稳定燃烧负荷及液态排渣临界负荷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能够长期稳定燃烧所能维持的最低蒸发量。对于燃煤 锅炉,为不必辅以油(或气体燃料)助燃的最低稳定燃烧时的蒸发量。液态排渣炉稳 定流渣的最低负荷称之为液态排渣临界负荷。 3.1.7 漏风系数及漏风率     a.漏风系数:烟气通道出、进口处烟气的过量空气系数之差,或空气通道进、 出口处空气量差值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b.漏风率:漏入某段烟道烟气侧的空气质量占该段烟道烟气质量的百分率。 3.1.8 锅炉热效率     锅炉热效率为输出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3.2 符号、代号     本规程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作为主要角标。用大写字母表示锅炉机组设备,用小 写字母表示燃料、工质等。     表1为非汉语拼音(不包括数字)的角标、上标及前缀;表2为本规程采用的符 号一览表。     本标准中所采用的立方米(m3),除有特殊说明外,均指标准状态下的立方米。 3.3 锅炉热效率的求取法 3.3.1 输入-输出热量法热效率,即直接测量锅炉输入和输出热量求得热效率。此 法又称正平衡法。                   (1) 3.3.2 热损失法热效率,即由确定各项热量损失求得热效率。此法又称反平衡法。 表1  表2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2)3.3.3 采用第3.3.1条或第3.3.2条测定锅炉热效率的热平衡系统界限见图1,热量 平衡关系见图2。  图1 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界限图 3.3.4 对于电站锅炉验收试验,本标准规定采用热损失法测定热效率。也可辅以输 入-输出热量法热效率作为参考。 3.3.5 按本标准第6、7章所得的热效率为锅炉毛效率。必要时,根据第8章中所 述方法求净效率。 3.3.6 简化热效率是指仅考虑主要热损失且仅将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当作输入热 量的锅炉热效率(见本标准第6.4条)。必要时,对某些参数的测试方法也可作适当 的简化。     本条仅适用于在某些场合下经协商同意的验收试验。  图2  锅炉机组热量平衡 4 导则 4.1 能量平衡系统 4.1.1 本标准规定的锅炉机组系统界限见图1,包括:带循环泵的汽水系统、带磨 煤机的制粉系统、燃烧设备、以及烟气再循环风机等。不包括:暖风器、油加热 器、送、引风机等设备。 4.1.2 在特殊情况下,经协商也可更改上述系统界限,但必须相应修改有关的测试 计算方法。 4.1.3 规定锅炉送风机入口处空气温度为各项输入与输出能量的起算点,即基准温 度。     当锅炉设有暖风器和热风再循环装置时,验收试验中应将其解列。 4.1.4 采用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 4.1.5 本标准规定采用国际单位制的水和水蒸气性质(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年首版)中的蒸汽热力特性表。 4.2 应达成协议的项目。 4.2.1 试验目的与内容。 4.2.2 试验单位、试验人员及职责范围。必要时,应明确发生分岐时的仲裁单位。 4.2.3 试验燃料的特性。 4.2.4 与试验有关的各项测量。 4.2.5 燃料、灰渣、烟气、汽、水等取样方法及进行有关分析的实验室。 4.2.6 试验用仪器及其技术特性和校验单位(见第5章)。 4.2.7 设备状态及试验期间的运行方式,包括辅助设备的投运方式。 4.2.8 效率的计算方法及误差分析原则,试验结果的允许误差及重复性工况试验之 间效率的允许偏差。 4.2.9 不进行测量的给定热损失,简化热效率的测试和计算方法。 4.2.10 稳定工况的确认方法。 4.2.11 试验期间锅炉主要参量的允许波动幅度(但不得超过表3规定)。 4.2.12 特殊工况及异常情况的处理,试验数据的取舍。 4.2.13 换算到保证条件下的效率计算方法。 4.2.14 各个灰、渣收集点之间灰渣量的分配比例(灰渣平衡百分率)。 4.2.15 试验大纲     试验大纲由试验负责人编写,并经试验各方认可。内容包括:     a.试验目的;     b.试验条件及要求;     c.试验工况;     d.主要测点布置,测试手段;     e.试验数据处理原则;     f.试验人员及组织;     g.试验日程;     h.其他。 4.2.16 当设备由不同供货(制造)单位共同提供时,对有关设备性能分担的责任。 4.2.17 试验原始记录的保存单位。 4.2.18 其他在本标准内的未尽事宜。 4.3 试验结果的允差 4.3.1 本标准不考虑关于性能保证值总的允差。根据试验观测值按标定结果修正及 计算所得,即为试验结果。 4.3.2 若经参加各方协议,明确规定测量和取样中的允许误差或热效率测量误差 时,可按本标准第10章进行误差分析和计算。 4.4 试验条件和试验准备 4.4.1 确认锅炉机组各主、辅机能正常运转并满足试验要求。对于验收试验,须经 有关各方认可,机组经调试其运行已达满意状态。 4.4.2 整个锅炉机组的严密性检查     a.消除烟、风及制粉系统不应有的泄漏;     b.消除汽、水、燃料的泄漏;     c.确定试验机组系统已与其他非试验系统隔离。 4.4.3 对于验收试验,应使所有受热面在开始试验前均保持正常运行时的清洁度。 4.4.4 确定已具有足够的、符合试验规定的试验燃料。 4.4.5 对所有参与试验的仪表(器)进行校验和标定。 4.4.6 设备的实际状态、受热面的清洁度及燃料特性等和预先规定条件的任何偏 离,均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4.4.7 测试期间不允许进行可能干扰试验工况的任何操作,如排污、吹灰、打焦等。 4.5 机组稳定时间     验收试验前,锅炉机组应连续正常运行3天以上。正式试验前的12h中,前 9h机组运行负荷应不低于试验负荷的75%,后3h应维持预定的试验负荷。 4.6 参数波动范围     验收试验过程中,锅炉蒸发量及蒸汽参数波动的最大允许偏差见表3。 表3      注:1)不超过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4.7 预备性试验     正式试验前,须按正式试验的测试项目及要求进行一次预备性试验。 4.7.1 预备性试验的目的:     a.检验测试装置和仪器;     b.培训试验观测人员。 4.7.2 经试验各方认可,对试验结果无异议的情况下,预备性试验也可作为正式试 验的一部分。 4.8 验收试验的持续时间     测定

    注意事项

    本文(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doc)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