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周围神经损伤护理查房资料.docx
A、病例介绍一般资料:患者王谋,男性,75岁,入院诊断:双下肢无力待直主诉:双下肢无力半月余。现病史: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 双下 肢无力、下肢发软、迈步行走困难、无力以左 下肢为著,病程中患者无肢体麻木、无大小便 障碍.无肢体肿胀、无视力下降等症状。门诊 以:双下肢无力待查收入院。发病以来,患者 精神一般,饮食可,大小便正常。既往史:“2型糖尿病” 10余年;高血压 病 20余年;使用药物治疗,血压、血糖控制查体:T : 36.8oC , P : 70次/分 f R : 20次/分,BP : 11070mmHgf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双上 肢肌力V级,左下肢肌力In级,右下肢肌力,双 下肢肌张力减低,指指试验.指鼻试验稳准,跟膝胫 试验不能完成。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异常心电图,ST-T 改变。STfR : 5.98mgL f FRT : 14.70ugLVB12:1245pmo/LRBC:l.88*lO12/LfHGB:49g/l尿糖定性:+-血糖(空腹):827mmol/l凝血酶原:12.9secD二聚体(定量):L571ugml诊断:1.周围神经损害2、缺铁性苣血3、2型糖尿病治疗:给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24小时留陪人,测生 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4次/日,压疮护理,双下肢低频脉冲治 疗,8月20日测晚餐后2小时、22:00、00 : 00, 03 : 00血糖, 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能量支持等治疗。病侬化治疗:8月23 :血常规:RBC: 1.88*1012L , HCB : 49gL输注悬浮红细胞IU补充血强白。8月24日:血常规:HGB;57g/L,输注悬浮红细胞IU补充血红 蛋白治疗。懒心Inth .w »岫划 期M胁/ 脚七州#前” 糊他M t出t Ii H 帼 & <5.M I: UlBW «槽址l(II. Ih 解 _旗IliMl KtU ft 楙Y RI m>礴I ”州 *M W ”熄H VMI W JL KtHi 1 t kMIMRAt <1 ml H G UtHi Hd i(I i 酊 “ MHifL.t Hiiiili 雌& 狮自理能力:完全依赖跌倒/坠床:4分,有风险压疮:16分,有风险排泄:大便:便秘心理状态:易激动风险评估结果B.疾病介绍你得了啥扃?周围神经病!! 廊蜩部经病? 我周酣你fl!都是神经病!C.护理P1 :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与活动无耐力,体位限制有关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护理能够满足1、指导患者渐进式ADL功能训练:穿脱衣服.如厕、进餐2、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饮食干预.习惯干预3、应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明确患者需要,制定个性 化护理服务4、了解病人所需,随时予以满足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护理得到满足参考文献:1、唐着倩,“渐进式”早期ADL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L当代护士, 2019, 1(1) : 1502、任德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的影响评价研究UL当代临床医刊2020,6 ( 3 ) : 261-2623、杨金萍,高燕,优质护理病房中患者自理能力评估量表的应用J新疆医学,2020,2 (2) : 182P2 :坠床的危险与肌力差有关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无坠床发生1、使用双侧床档2、动态评估患者坠床风险评分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改善血压和行走能力,减少坠 床发生率4、分析常见的坠床隐患,实施针对性防护措施,降低 坠床发生率护理评价:住院期间未发生坠床参考文献:1、张鑫,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人人健康,2019,6(6) : 213-2142、张成,神经内科护理跌倒坠床的安全隐患和防护.中国医药指南,2019 ,12 (36) : 361- 362P3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护理目标:患者皮肤完整无破损1 .保持床单元干净、平整2 .建立翻身卡,翻身并记录3、增加营养摄入 4、利用PHE方式使患者家属主动参与,使其对压力性 损伤相关知识更加了解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皮肤完整参考文献:1、王峥,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价值中国乡村医药, 2019, 6 (12) : 71-72P4 :肢体活动障碍与双下肢无力有关护理目标:正确摆放瘫痪肢体,保持躯体平衡,双下肢活动能力增强1、保持良肢位,做好早期康复护理2、评估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根据病情在床上被动运动。强度适中,循序渐进3.医生、治疗师、护士三方面同质化康复指导,加快 患者康复速度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瘫痪肢体能够得到正确摆放,双下肢 活动能力较入院时增强参考文献:1、邹再莉,贾丽,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2012,7( 15):311-3122、张建华,何莹,王娟,唐艳,陈素,医生、治疗师、护士三方同质化康复指导在住院患者健康 宣教中的作用J2019255P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患者缺铁性贫血有关护理目标:患者各种营养生化指标改善1、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加强营养2、心好理:进食时多鼓励病人,讲解饮食的重要性3、输血的护理:必须认真做好查对工作,输血时注意控制输注速度,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护理评价:患者生化示白蛋白值较前明显好转参考文献:1、尤黎明,吴瑛,缺铁性贫血第六版本科内科护理学,2019,4(6) :4502、林小东,输血质量监控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心理月刊,2020,2 ( 1 ) : 125P6排便困难与患者便秘有关护理目标:使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1、调整饮食结构,每天饮水15002000ml ,富含粗纤 维饮食2、满足老年人的私人空间需求,不催促,注意排便时 间不可过长3.腹部自我按摩,清晨、晚间、解尿后怪M立,食、中、 无名指相叠沿结肠走向自右下腹至右上腹,横行至左 上腹,再向下至左下腹,沿耻骨上回到右下腹做腹部 按摩,促i蠕动,自觉舒适为宜,每次十圈护理评价: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情况,便秘症状减轻参考文献:1、曹雨芹,探究循证护理再肛裂术后便秘护理干预中的护理效果JL世界最新医学信 息文摘,2919, ( 14) : 2552、闵秀君,张琼英,便秘护理模式对便秘患者清肠质量的效果研究J.西南国防医学,2016,5 (5) : 547-548P7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护理目标:患者未发生糖尿病足1.评估病有无足溃疡的危险因素2、足部检查与观察3、保持足部清洁4 .预防外伤5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护理评价:患者足部无破损、无感染发生,局部血液循环良好参考文献:1、尤黎明,吴瑛,糖尿病.第六版本科内科护理学,2019,4(6) : 586-587P8潜在并发症.低血糖护理目标:患者未发生低血糖1、力口强预防,护士应充分了解病人使用的" 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随意更改6 .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的临床表现警惕血糖 黎明效应!7 .急救护理,一旦确定病人发生低血糖,应尽快按低 血糖处理流程急救护理评价:无低血糖发生,血糖住院期间控制良好参考文献:1、尤黎明,吴瑛,糖尿病第六版本科内科护理学2019,4(6) : 586-587D.总结患者:住院朝向得到 个俊4护理服务,4 落需惠得到海足,族 病便观得到健康旎导, 提升3崽老对医护服 务的海音度"士:信兆据址披 能,年方理蔻知钥, 提升据北大的感知 价佳感1、如何指导年龄 大的患者进行有效 的肢体功能锻炼呢?2、如何给患者制 定饮食计划?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和护理早期早期一般为发病后5-10天。首先要针对致病因素去除病因,减少对神经的 损害,预防关节挛缩的发生,为神经再生做好准备。具体措施如下:1、受累肢体各关节功能位的保持周围神经损伤后,常易发生关节挛缩畸形, 故早期应用矫形器将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如垂腕时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20-30° 功能位,垂足时将踝关节固定于90。功能位等。动力性矫形器可提供或帮助瘫痪 肢体完成某些功能性活动。下肢的某些矫形器还有承重作用。2、受累肢体各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由于肿胀、疼痛、不良肢位、肌力不平 衡等因素,周围神经损伤后常易出现关节挛缩和畸形,故受累肢体各关节早期应 做全范围各轴向的被动运动,每天至少1-2次,以保持受累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若受损程度较轻,则进行主动运动。3、受累肢体出现肿胀的处理 可采用抬高患肢、弹力绷带包扎、做轻柔的向 心性按摩与受累肢体的被动活动、冰敷等措施。水肿与病损后血液循环障碍、组 织液渗出增多有关。4、物理因子的应用 早期应用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等温热疗法,既有利于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炎症吸收,又有利于促进神经再生。有条件时可5、受累部位的保护由于受累肢体的感觉丧失,易继发外伤,应注意对受累 部位的保护,如戴手套、穿袜等。如出现外伤,选择适当的物理因子进行物理因 子治疗,如紫外线,促进伤口早期愈合。恢复期早期炎症水肿消退后,即进入恢复期,早期的治疗措施仍可有选择地继续使 用。此期的重点是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1、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周围神经病损后,肌肉瘫痪,可采用神经肌肉电刺 激疗法以保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再支配。失神经支配后头一个月,肌萎缩最快, 宜及早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失神经后数月仍有必要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通常选用三角形电流进行电刺激。止匕外,还可选用直流电、调制中频、温热等进 行治疗。2、肌力训练 受累神经支配肌肉肌力为0-1级时,进行被动运动、肌电生物 反馈等治疗;受累神经支配肌肉肌力为2-3级时,进行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及器 械性运动,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肌肉疲劳。随着肌力的增强,逐渐减 少助力;受累神经肌肉肌力为3+4级时,可进行抗阻练习,以争取肌力的最大 恢复。同时进行速度、耐力、灵敏度、协调性与平衡性的专门训练。3、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在进行肌力训练时应注意结合功能性活动和日常生活 活动性训练,如上肢练习洗脸、梳头、穿衣、伸手取物等动作;下肢练习踏自行 车、踢球动作等。治疗中不断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时间,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耐 力。4、作业治疗根据功能障碍的部位和程度、肌力及耐力的检测结果,进行有 关的作业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可以进行木工、编织、泥塑、打字、修配 仪器、套圈、拧螺丝等操作,下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可踏自行车、缝纫机等练习。5、感觉训练 先进行触觉训练,选用软物(如橡皮擦)摩擦手指掌侧皮肤, 然后是振动觉训练。后期训练涉及对多种物体大小、形状、质地和材料的鉴别, 可将一系列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质地、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放在布袋中让 患儿用手触摸辨认,如钥匙、螺钉、同形针、扣子、硬币、橡皮块等。训练原则 是由大物体到小物体,由简单物体到复杂物体,由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