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快速路(莫干山路—保俶北路)工程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1246773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德胜快速路(莫干山路—保俶北路)工程环评报告.doc
第1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2007年10月,德胜高架快速路中段建成后,杭州市区东西向交通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急速增长的交通量对德胜快速路提出了向西延伸的要求。目前,上德立交西侧平行匝道落地点至莫干山路段呈现高强度的拥堵状况,在早晚高峰以及节假日,德胜路湖墅路交叉口及莫干山路交叉口拥堵非常严重。德胜快速路向西延伸已成为迫切的需要。德胜快速路(上塘河保俶北路)工程是德胜快速路中段项目的完善工程。德胜快速路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以及德胜快速路东段、中段工程初步设计已于2004年经省发改委批准。近期拟建的德胜快速路(上塘河保俶北路)工程从已建成的中段高架端(上塘河西处,断头路)起,至保俶北路,其中德胜快速路(上塘河莫干山路)已经于2004年由原浙江省环保局于2004年9月29日以浙环建2004218号“关于杭州市德胜快速路东段、中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审批通过,根据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委托,本次评价路段为德胜快速路(莫干山路保俶北路)工程。德胜快速路(莫干山路保俶北路)工程总长约430m,道路设计为高架+地面道路的形式,高架为城市快速路,主线宽18m,双向4车道,地面为城市主干道,双向4车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该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此,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委托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我院接受委托后,在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配合下,对项目沿线进行了现场踏勘、监测和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导则要求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1.2 项目地理位置本工程建设道路位于西湖区西溪街道区域,本次评价路段为莫干山路保俶北路,全长430m,根据西溪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工程沿线主要为居住、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本项目保护目标主要是现状已建成白荡海社区民居和石灰桥社区民居(包括文一路54号、60号、白荡海人家、华海园、供销学校宿舍、浙大宿舍、文一路97号、91号、89号、57号、莫干山路515号等等)。·5·第2章 工程内容2.1 项目名称、性质与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德胜快速路(莫干山路保俶北路)工程项目性质:改建。建设单位: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2.2 规模及总投资德胜快速路(莫干山路保俶北路)工程道路全长约430m,设计宽4751m(保俶北路以西为47m),该项目选址意见书道路宽度为5060m,两侧控制绿化带宽度各20m,根据规划局说明,选址意见书红线为道路建设控制线,在其红线范围内实施项目;项目总投资5.22亿元。本次道路设计为高架+地面道路的形式,高架为城市快速路,主线宽18m,双向4车道,地面为城市主干道,双向4车道。本工程内容包括:建设4车道高架路,地面4车道;管线工程改造;两侧景观绿化改造;智能交通组织设施改造;保俶北路西侧人行地道建设及前期拆迁等。第3章 周围环境概况3.1 周边环境质量现状3.1.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据现状监测,白荡海人家NO2小时值未出现超标情况,最大比标值0.483,PM10超标率为42.86,超标原因为杭州整体环境中PM10较高,因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文一路54号NO2小时值未出现超标情况,最大比标值0.596,日均值最大比标值0.783,CO小时值未出现超标情况,最大比标值0.23,日均值最大比标值0.475,PM10超标率为14.29,超标原因为杭州整体环境中PM10较高,因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3.1.2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2008年11月余杭塘河的水质监测数据,pH、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均能达III类水质标准。可见,余杭塘河水环境质量较好。3.1.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所有现状监测点全部超标,临路第一排建筑前所有测点昼、夜噪声均超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4a类昼、夜间标准要求。第二排、第三排建筑前测点的实测数据由于本底的社会生活噪声较高均超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1类昼、夜间标准要求。文一路两侧现状声环境较差,均不符合相应的声环境功能要求。3.2 保护目标确定项目保护目标见表3-1。表3-1 本工程沿线两侧主要保护目标序号坐标位置(m)保护目标名称第一排建筑与道路中心线距离(拆迁后m)第一排建筑离道路边线最近距离(拆迁后m)第一排(拆迁后)200m内建筑物与道路关系敏感性描述备注户数人数户数人数10+526.3920+620华海园42.51964192约330990道路北侧居住现状18层建筑,靠近道路侧有2层商业用房,现为苏宁电器20+540浙江供销学校宿舍2996720167201道路南侧居住现状,已建,18层30+580浙大宿舍25.72.242126约154462道路南侧居住现状,已建,7层40+660白荡海人家1、264.53972216约7082124道路北侧居住现状6层建筑,隔有9层沿路公建用房50+760白荡海人家15A31.5644132道路北侧居住现状13层建筑60+6400+920石灰桥社区居住区(包括文一路91号、文一路57号、莫干山路515号)35.5(第一排拆迁后)10(第一排拆迁后)218654约3901170道路南侧居住南侧第一排拆迁,第二排为57层住宅建筑,共有5幢70+900文一路54号住宅楼25.5紧邻48144112336道路北侧居住现状7层建筑,一层为浙江和诚汽车销售公司注:每户按3人计第4章 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4.1 空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近期、中期评价区域NO2、CO小时浓度最大值、日均浓度最大值、年均最大贡献值均符合二级标准要求。根据预测分析,项目近期正常运行年敏感点NO2、CO小时预测值、日均值、年均值均可达二级标准要求。根据类比监测结果,在高架道路车流量约为5565pcu/h,地面道路车流量约为1400pcu/h情况下,高架附近的敏感点NO2、CO地面小时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NO2比标值在0.0960.279之间,CO比标值在0.200.27之间。这一类比结果显示,本工程建设完成后,汽车尾气对道路沿线各敏感点影响不大。4.2 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只要处理得当,可以避免因事故引起的有毒、有腐蚀性化学品泄漏而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4.3 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由于文一路车流量较大,且该区域主次干道路网密集,根据现场实测,道路两侧现状声环境质量已较差,均不能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要求;本工程建设后,根据预测,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在不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的情况下,沿线两侧大部分敏感建筑物前的噪声将有所增加,各保护目标均超过相应的标准要求,特别是路南侧原第二排建筑由于第一排建筑物的拆除导致其将直接面对道路,声环境功能也由1类变成4a类,其声环境质量恶化较严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降噪、防噪措施,并对受影响人群进行补偿,减少受交通噪声影响的人群及减轻受影响的程度。具体措施见污染防治措施一章。同时,由于高架落地段位于整条道路的中间,其构筑物将地面道路分割后,对地面道路的交通噪声也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因此,根据预测结果,在采取低噪声路面及限速后临路第一排大部分建筑物(除南侧拆迁后暴露出来的第一排建筑外)前的噪声都有所降低,特别是文一路54#,北侧华海园14幢建筑物前的噪声基本能维持现状。在采取本环评提出的隔声、降噪等措施后,保护目标的室内声环境质量得到了合理保护,且与现状各保护目标基本上都未采取隔声、降噪等措施相比,室内声环境将会得到改善。·13·第5章 污染防治对策及经济技术论证5.1 建设期的污染防治对策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见表5-1。表5-1 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噪声污染防治1尽量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机械,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2夜间施工必须取得杭州市环保局的批准。3对开挖路基路段,两侧应设置彩钢板作为防护装置。大气污染防治1对于扬尘较大的路面和建筑场地做到勤洒水,尤其是久旱无雨的季节,洒水频率保证4-5次/天,特别是上、下班高峰前应进行洒水。工地应实施半封闭施工。2运输土方车辆要用封闭式车辆,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量。3工程施工时不得自行设置沥青拌合站,路面沥青拌合材料由沥青拌合厂提供,沥青用卡车密封式运至筑路现场,摊铺时应注意对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水环境污染防治1施工营地应远离水体,施工人员的洗涤废水和生活污水需设简易化粪池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由环卫部门清运,避免直接排放污染水体,确保附近河网的水质不恶化。2道路施工废水主要含泥沙较多,应设置临时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3道路两侧绿地工程需涉及灌排水、施肥施药等保护措施,一般情况下,施肥施药过程不会引起废水的排放,灌水则应根据绿地植物需要,定量定时浇灌,以免浇灌过量引起的排水现象。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1工程拆迁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可以利用的则应充分利用,以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可运至指定地点或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运输时应遵守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之相关规定。2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需纳入杭州市环卫部门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送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3道路两侧绿化工程景观造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应按建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和倾倒。5.2 运营期的污染防治对策表5-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依据环发【2010】7号文提出治理对策:1.采用低噪声路面(透水沥青)。2.高架下坡路段全线设置隔声屏障,接近地面处的声屏障外侧也应进行吸声处理,避免道路交通噪声的反射影响。3.对道路两侧超标范围的住宅楼进行隔声窗改造,合理保护室内声环境质量。4.路政部门宜对道路进行经常性维护,提高路面平整度,降低道路交通噪声。5.对通过本路段车辆进行限速,高架下坡段限速40km/h,地面道路限速40km/h,要求在道路沿线设置6F测速仪。6.加强运行管理,完善道路警示标志,设立禁鸣、禁停等标志。7.文一路54#靠近文一路及莫干山路的十字路口,受交通噪声影响严重,因此,建设单位应对该住宅楼中的相关住户进行房屋置换,改变其功能,减少受影响的人数。8.对于道路南侧原来的第二排(工程拆迁后变为临路第一排),声环境功能区由1类变为4类,其声环境损失建议建设单位与其协商解决,如采取赔偿或安置等方式。水体污染防治做好雨污管网的建设工作,确保工程沿线两侧截污范围内的污水顺利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5.2.2 环保投资分析本项目全线总投资5.22亿元,环保总投资为1327万元,占总造价的2.54。第6章 公众参与6.1 公众参与6.1.1 调查范围及对象本项目主要调查对象为道路沿线住户、企事业单位。采用发放调查表、随机调查形式调查公众对本次建设项目的意见和建议。6.1.2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