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乡村振兴项目战略规划三年行动计划.docx
某省乡村振兴项目战略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审核:审批:20xx年XX月目录第一篇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5第一章振兴基础和发展态势5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9第二篇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13第三章优化乡村发展空间格局13第一节融合化统筹城乡发展空间14第二节 立体化布局乡村发展 15第四章差异化推进乡村振兴17第一节 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17第二节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20第五章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1第一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2第二节攻克深度贫困23第三节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23第四节 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24第三篇开创产业兴旺新局面25第六章推进品牌强农25第一节 打造“湘”字号品牌25第二节强化品牌推介与保护27第七章推进特色强农28第一节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28第二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29第三节 突出“一县一特” “一特一片”30第八章 推进质量强农 31第一节 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31第二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32第三节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33第九章推进产业融合强农34第一节促进加工业提质升级35第二节壮大新产业新业态36第三节搭建融合发展新载体38第四节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9第五节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40第十章推进科技强农42第一节强化农业科技创新42第二节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44第三节构建农业农村智慧产业体系45第十一章推进开放强农46第一节 鼓励农业“走出去”46第二节促进农业“引进来”47第四篇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48第十二章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49第一节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49第二节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50第十三章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51第一节 补齐人居环境突出短板52第二节 打造湖湘特色乡村风貌53第三节建立健全整治长效机制55第十四章 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56第一节保护和修复重要生态系统56第二节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58第五篇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58第十五章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59第一节 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59第二节弘扬湖湘优秀文化60第十六章丰富乡村文化生活61第一节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1第二节 组织引导群众文体活动62第三节 促进乡村移风易俗63第六篇构建治理有效新体系64第十七章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64第一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64第二节推进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65第十八章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67第一节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67第二节发挥村规民约作用67第三节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68第十九章 推进乡村法治建设68第一节建设法治乡村69第二节打造平安乡村69第二十章提升乡村德治水平70第一节强化道德教化作用70第二节加强乡村德治建设71第三节培养健康社会心态72第七篇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72第二十一章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72第一节增强交通物流设施保障能力73第二节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74第三节推进农村能源革命74第四节实施数字乡村战略75第二十二章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76第一节拓宽转移就业渠道76第二节 强化乡村就业保障76第二十三章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77第一节发展农村教育事业77第二节推进健康乡村建设78第三节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79第四节 健全农村应急服务体系80第八篇健全和完善保障体制机制81第二十四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81第一节健全落户制度81第二节保障享有权益82第二十五章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83第一节优化“三农”干部配备83第二节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84第三节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发展86第四节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87第二十六章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制度支撑体系87第一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87第二节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88第三节积极推进综合改革90第二十七章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91第一节继续坚持财政优先保障91第二节加大金融支农力度92第三节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94第九篇规划实施94第二十八章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法治保障94第二十九章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典型带动95第三十章动员社会参与抓好考核评估96前百本规划主要明确我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主要任 务和重大举措,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定时间 表、路线图、任务书,是指导各级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的重要依据。第一篇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XXX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 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站在农业农村发展 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和党的XXX精神,加快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顺应 发展态势,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增强责任感、 使命感、紧迫感,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湖南篇章。第一章振兴基础和发展态势1.振兴基础近年来,我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 之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 大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 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平稳增长,耕地 红线得到严格保护,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我省 粮食总产量多年稳定在600亿斤,生猪、油料、水产品等产量位 列全国前茅。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L 5万亿元, 跻身全国八强。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46家、603家。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4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8%o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 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农业“三项补贴”、“两权”抵押贷款、 涉农资金整合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 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加快融合,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资源要素初步激活,新产业新业态新 模式蓬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达到54.62%。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缩小,农民就业增收 渠道持续拓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 4%。农村 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显著。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稳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过去五年累计55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3. 43%下降到3. 86%。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1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明显改善。水电路气房和信息 化建设全面提速。2017年,农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1.43千伏安, 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达到85.6%。IO0%的乡镇和具备条 件的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基层 组织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2 .发展态势从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 我省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从国际看,乡 村振兴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率 已接近60%,将进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时 期。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及重要农产品需求仍将刚性增长,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引发新一轮科 技革命,为“互联网+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支撑。从 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 展动力由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乡村发 展将进入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些省市立足资源禀赋和自身 实际,围绕乡村发展和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提供了经验借鉴。从省内看, 湖南自然环境优越,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技术经验和农 业品种资源丰富,“一带一部”战略优势愈加明显。在政府引导、 市场力量共同作用下,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城市资本、技术、 人才下乡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人民群众对优 质农产品、生态农产品、乡村旅游的需求更加迫切,质量和效益 成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主题。同时,还应清醒看到,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 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 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主 要表现在: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供给质量亟待提高;科 技支撑不足,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 度不够;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农村环境和生态 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严重;村级集体经济 整体薄弱,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强化;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长 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综合判断,我省乡村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抢抓 机遇,迎接挑战,抓重点、拓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改革创新、 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 全面发展。专栏1乡审t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分类序号主要指标单位2016 年 基期值2020 年 目标值2022 年 目标值2022 年比 2016 年增长% (提高百分点)属性产业兴旺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吨0. 290.320.33.4约束性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76163(6)预期性3农业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3.1>4.7>5.5>77,4预期性4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2.22.52.722.7预期性5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亿人次3. 075.37. 64148.9预期性生态宜居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6075>75015)约束性7村庄绿化覆盖率%203032(12)预期性8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72.19095(22. 9)预期性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8.585>85026.5)预期性乡风文明10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3080100(70)预期性11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21.2>50>50028.8)预期性12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 科以上学历比例%55.96568(12.1)预期性13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 比%10.612.613.6(3)预期性治理有效14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24100100(76)预期性15建有综合性服务站的村占比%14.350>50035.7)预期性16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 的村占比%11. 150>50038.9)预期性17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98100100(2)预期性18集体经济强村比重%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