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宠物所致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相关问题解答.docx

    • 资源ID:1229853       资源大小:58.45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宠物所致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相关问题解答.docx

    宠物所致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相关问题解答什么是狂犬病?发病情况如何?狂犬病是一种很古老的传染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 它危害很严重,患者病死率很高。病人怕风、狂躁,并发展 为麻痹、咽部肌肉痉挛,惧怕饮水,出现进行性瘫痪。民间 又叫作恐水症。根据卫生部2003年7月16日公布的全国重点传染病疫 情报告,位居重点传染病病死率榜首的不是传染性非典型肺 炎,而是狂犬病。2002年全国狂犬病发病1122 W,死亡1003 人。2003年16月份,全国狂犬病发病人数达545人,比 上年同期超出89人,病人绝大多数死亡,仅广东茂名一地, 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数就达38人。2003年全国因狂犬病死亡 1980人,病死率为97. 2%o我国目前狂犬病疫情呈上升的趋势。有些专家分析,认 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当前群众养犬数量逐渐增 多,如城镇的宠物犬、农村的看家犬等数量明显增加;二是 养犬人由于犬只注册费、管理费较高等原因,往往逃避注册 和有效管理。据报道,新疆乌鲁木齐市有各类犬2.2万只, 按规定办了养犬证的犬不到600只,其中个人养犬办证的犬 不到100只,不能按时给犬进行免疫注射,有关部门又疏于 监督和管理,使犬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密度不高;三是部分地区人用的狂犬病疫苗,由于冷链运转和管理不当,造成疫苗 质量无法保障;四是部分群众被犬咬伤后,不能进行正规的 伤口处理,或因生活贫穷、医疗费较高等原因,不能及时接 种疫苗而导致发病甚至死亡。狂犬病是怎样发生的?很多宠物都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而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但在我国主要是由患狂犬病的病犬、病猫引起人的感染。实 际上,患病的或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犬最危险,因为它们喜欢 群居,喜欢互相啃咬嬉戏而发生交叉感染,而且与人的关系 更密切。首先,有一些表面看来健康的犬和猫,也可能携带 病毒,有人调查这种犬、猫,其唾液腺内带病毒率达22. 4%, 因而成为危险的传染源。其次,患有本病或者携带狂犬病病 毒的猪、牛、马等动物,也能被传播和引起本病。另外,在 欧洲、美洲一些发达国家,本病主要是由带病毒的野生动物, 如蝙蝠、狼、狐狸、浣熊、臭鼬引起的。1977年欧洲20个 国家共发生狂犬病病例15726例。其中83. 4%为野生动物, 16. 5%为家畜和宠物,0.1%为人。家畜和宠物中,猫占5%, 犬占4%,牛占5.1%,羊占2%。野生动物中,狐狸占72%, 鹿占5. 5%。1979年美国共发生狂犬病病例5150例,其中人 5例,仅占总数的0. 96%,其他病例全是野生动物、宠物或 家畜。动物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臭鼬,占59%;其次是蝙蝠,占15%;然后分别是浣熊(占10%)、牛(占4%)、犬(占3%) 和狐狸(占3%)o根据上述情况,有的学者指出,自然界中 的野生动物蝙蝠,宠物中的犬,是传播狂犬病的主要宿主, 人和家畜是偶发宿主。大多数情况下,狂犬病的发生是由病犬、病猫咬破、抓 伤人的皮肤后感染造成的。有少数人是宰杀病犬或被病犬咬 伤的其他动物时,在剥皮、切割过程中,不慎切破或划破自 己的皮肤而引起感染。接触带病毒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也可 感染。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是人和带病毒的犬、猫接吻,或 者病犬、病猫舐嗜人的伤口或儿童的肛门,也能引起感染。 如果误食了死于狂犬病的动物肉,或者吸入了空气中的病毒 (例如,进入群居着带病毒蝙蝠的岩洞内,空气中可含大量 狂犬病病毒,探险和做科学考察时要特别当心)也能发病。 在密闭的环境里,仅凭呼吸也有可能传染。所以,一旦发现 狂犬病病人必须隔离,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必须穿相应的隔 离服、戴口罩。此外,孕妇带狂犬病病毒,可通过胎盘引起 胎儿感染。下边举些生活中由宠物感染人的例子:湖北省某农村的一位妇女因急需用钱,忍痛将自己的爱 犬卖掉了。临分别前,她忍不住亲吻了一下犬的嘴巴,结果 1个月后她身患狂犬病死亡。还有一个人长期与自家的小猫 同床睡觉,小猫带狂犬病病毒,结果此人患狂犬病死亡。河 北省某农村,一只病犬咬伤了猪,猪又咬伤了鸭子,一位农 民舍不得丢弃鸭子,在给鸭子拔毛过程中感染了狂犬病病毒。 浙江省一位工人在工厂的院子里打死了一只鼬灌,他的父亲 在剥鼬灌皮时感染了狂犬病。江苏省一位农民的犬被另一只 犬咬伤,出于爱怜,主人抚摸过被咬犬的伤口,结果感染狂 犬病死亡。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位青年,仅仅用手摸了打过疯 狗的棍子,5个月后患狂犬病而死亡。广西一位妇女的孩子 被犬咬伤了腿,裤子也被犬撕咬破了。这位母亲在缝补裤子 时,用牙咬过缝线。后来,孩子幸免于难,母亲却患狂犬病 而死亡。吃了患狂犬病动物的肉也能感染,这在我国有多例 报道。生物学家达尔文19世纪30年代做环球旅行时也曾发 现过,在秘鲁,他见当地不少人得了狂犬病,经仔细调查, 得知这些人是吃了死于狂犬病的公牛肉而患病的。患狂犬病 动物的肉引起人感染,主要是肉没有经过检疫,本身带狂犬 病病毒;肉在加工中半生不熟,没杀死狂犬病病毒;吃肉的 人如果口腔或胃的粘膜有伤口,比如溃疡,就更容易造成感 染。狂犬病也能在人和人之间传播。过去认为,狂犬病只能 通过患病动物传给人,人和人之间不会传染,但是现在有了 人传染人的例子。山西省有一位母亲日护理患狂犬病的女儿, 7个月后发生了狂犬病。一个农民因抢救患狂犬病的溺水儿 童,实施口对口的人工呼吸,3个月后感染狂犬病死亡。美国一位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7个月后死于狂犬病,医生们 大惑不解,后经追查,才恍然大悟,原来角膜的提供者死于 狂犬病。在狂犬病疫苗投入使用以前,被狂犬咬伤的人发病率高 达30%35%。现在,我国城乡医疗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如 被狂犬咬伤后能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疫苗,本病的发病率可 降到0.2%0.3%。也就是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狂犬病 的发病率是大大降低了。不幸的是极少数发病者,其病死率 依然很高,几乎是100%,如广西金州2003年有多人被犬咬 伤,其中19人发生狂犬病,全部在27天内死亡。狂犬病病人的病死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主要原因是狂犬 病病毒的毒力非常强,而且专门攻击神经组织。狂犬病病毒 通过咬伤的皮肤,以及消化道、呼吸道侵入健康人体后,先 在局部生长、繁殖,然后沿着神经通路到达脊髓和脑,造成 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损伤。但即使被病犬、病猫咬伤,也不 会全部发病,关键看病毒是否进入了体内。因此,被患有或 怀疑患有狂犬病的宠物咬伤、抓破后,一定要立即去医院或 防疫站,进行处理和治疗,万万不可心存侥幸。此外,发病 率的高低,还和被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等因素有关。一 般的规律是,咬伤头部、面部发病率最高;咬伤躯干、上肢, 发病率很低;咬伤下肢,发病率几乎为零。原因主要是头面 部神经丰富,狂犬病病毒比较容易迅速进入大脑引起发病。伤口深,伤口多,发病率也高。怎样诊断狂犬病?(1)病史:有和患狂犬病或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 及其他带狂犬病病毒动物的密切接触史,特别是曾被咬伤或 抓伤过;密切接触、护理过狂犬病病人;吃过死于狂犬病的 动物肉;在已证明带有狂犬病病毒蝙蝠群居的洞穴中有探险 的经历等。(2)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但也 有短至45天,或长达数年才发病的。一般为3160天, 15%发生在3个月以后。症状典型的可分为3期。前驱期。开始患者焦躁不安、失眠、头痛、恶心、低 热、疲倦、全身不适,在被狂犬咬伤处,有痒、痛、麻、蚂 蚁游走等异常感觉,有时甚至令人难以忍受。此期大约持续 12天。兴奋期。患者高度兴奋,感觉过敏,出现极度恐怖的 表情,怕水,怕风,体温升高至38。C4(C,瞳孔放大,流 涎增多。咽肌痉挛,虽渴但不能饮水,不敢饮水,发声困难, 说话不清。呼吸肌痉挛可引起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呈蓝紫色 (发行)。全身肌肉痉挛,可引起抽搐。兴奋期大约持续1 3天。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全身瘫痪,进入昏迷状 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仅持续几小时到十 几小时。一般在症状出现后的14天内,病人往往在肌肉痉 挛后出现继发性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发生昏迷而死亡。(3)辅助检查外周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轻度到中度增高,如 脱水时可达30X10/升,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占80% 以上。脑脊液。多数患者正常,约四分之一出现病毒性脑炎 的改变,表现为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增多,糖及氯化物正常。病原体检查。可取病人的唾液、脑脊液、泪液或死亡 脑组织,接种实验动物,分离鉴定病毒。也可用反转录-聚 合酶链式反应检查感染细胞内的病毒核酸。还可用荧光抗体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唾液、组织液中的病毒 抗原。抗体检测。可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反应、血凝抑制 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特 异性抗体。国内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检测血清中的狂犬 病病毒抗体。病理学检查。在病死者脑组织海马部神经元或小脑的 普倾野细胞内,可发现胞浆中的内基小体。(4)诊断要点有被狂犬和其他患本病的动物或者携带本病病毒的 动物咬伤、抓伤史,有通过其他途径接触过狂犬病病毒的可 能性。有本病的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咽 喉痉挛、流涎、咬伤处出现麻木、感觉异常等。据此可做出 临床诊断。确诊依靠检查出狂犬病病毒或抗体。(5)鉴别诊断破伤风。有外伤史,潜伏期短,12周。临床表现主 要是肌肉阵发性痉挛,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无狂躁、流 涎、怕水、怕风的表现。病毒性脑膜脑炎。有不同程度的高热、抽搐,但无流 涎、恐水表现,有一定的意识障碍。狂犬病患者一般神志清 楚。脊髓灰质炎。可见于儿童,疾病早期有发热、头痛、 兴奋、感觉过敏等表现,但出现瘫痪后上述症状消失。现在 本病几乎见不到了。怎样治疗狂犬病?狂犬病病情严重,发展很快,至今没有特效疗法。因此, 特别要强调被狂犬病动物咬伤的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免疫 球蛋白注射。其中,伤口处理是第一位的,伤口处理了没有, 处理得好不好,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比注射疫苗都重要。 实践中,曾有个别病例被犬咬伤后,注射了疫苗,但仍然发 生了狂犬病并导致死亡。究其原因,是没有处理或没有正确 地处理伤口造成的。在疫苗还没有来得及产生作用,也就是 说,还没有产生抗体之前,病毒已经进入体内,侵入神经系 统并引起了疾病。这时,任何疫苗、任何药物都无效了。惨 痛的教训,人们应当牢牢记取。(1)伤口处理:被动物咬伤后,应马上处理伤口。如 当时没有条件,即使咬伤后数小时,仍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局 部处理。最好还是立即处理伤口。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不让 病毒进入体内,尽量在伤口局部将其杀死和消灭。狂犬病病 毒怕酸、碱、氧气。掌握了这些特点,就会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用力挤出伤口内的污血,力争去净犬涎,然后用20% 肥皂水(含多量泡沫的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 伤口至少半小时,再用凉开水反复冲洗。局部用75%酒精及 2. 5%5%碘酒擦洗,如伤口较深,可将注射器插入伤口内部, 进行彻底冲洗和消毒。一般不缝合和包扎,让伤口暴露着, 但要注意预防破伤风梭菌和其他细菌的感染。(2)疫苗接种: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喜好神经的病毒, 它侵入体内并导致发病,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为疫苗接种、 产生抗体、清除病毒提供了有利时机。用狂犬病地鼠肾细胞 疫苗,在被咬的当天以及第3、7、14、30天各肌注2.0毫 升,5岁以下1.0毫升,2岁以下0.5毫升;如严重咬伤者,可全程注射10针,即被咬伤当天、第2、3、4、5、6、10、 14、30、90天各注射1针,注射剂量同上。免疫期为3个月。如果全程免疫接种后36个月,再次被咬伤,需加强注射2 次;如果再次被咬的时间超过了 6个月,则需要再一次进行 全程免疫接种,剂量同前。(3)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当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 可注射精制抗狂犬病血清。这是一种被动免疫的方法,就是 说,注射的血清内含有大量的抗体,不用再等待人体自己产 生抗体

    注意事项

    本文(宠物所致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相关问题解答.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