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检修工序及验收标准.docx
一、检修准备:1根据年度检修计划,设备缺陷、运行情况、上次大修后检查结果, 现场核对落实检修项目,并编制备品配件清单。2制定检修工作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做好大件吊装及防火等 措施。及相关图纸资料并讨论落实检修计划项目进度、质量标准,并绘 制相应表格。做好人力安排和特种工艺培训,并绘制人员组织及工表。3重大特殊项目的检修应设专人负责,检修技术措施应得到上级批 准。落实项目。4做好备品配件、消耗性材料、特殊材料、各种检修专用设备、工 具的准备工作并与计划清单逐一核对落实5施工场地要求:变压器的检修工作在露天进行时应作好防雨、防 潮、防尘和消防措施,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检查施工电源及 照明,安排好储油罐,滤油机等。6申请停电,办理工作票,准备开始检修工作。二、检修质量标准:1、引线及绝缘支架检修:1. 1检查引线及引线锥的绝缘包扎有无变形、变脆、破损,引线 有无断股,引线与引线接头处焊接情况是否良好,无过热,不应有扭 曲。接头表面应平整、清洁、光滑无毛刺。L 2检查绕组至分接开关的引线,其长度、绝缘包扎的厚度、引线接头的焊接,引线对各 部位的绝缘。 L 3检查绝缘支架有无松动和损坏、位移、发热, 检查引线在绝缘支架内的固定情况,防止引线固定绝缘夹件松动,在 电动力的作用下,发生引线短路。 L4检查引线与各部位之间的 绝缘距离,铜排与箱壁间的距离,一般应大于IOOmm以防漏磁发热, 铜排表面应包扎一层绝缘,以防异物形成短路或接地。2、底座和钟罩检修:1.1 对钟罩上焊点、焊缝中存在的砂眼等渗漏点进行补焊。1.2 清扫钟罩内部,清除积存在底座的油污杂质。1.3 清扫强油循环管路,检查固定于下夹件上的导向绝缘管, 连接是否牢固,表面无放电痕迹。1.4 检查钟罩法兰结合面是否平整,发现沟痕,应补焊磨平。1.5 更换钟罩的密封胶垫,接头处放在油箱法兰的直线部位, 胶垫接头粘合牢固,并放置在油箱法兰直线部位的两螺栓的中间, 搭接面平放,搭接面长度不少于胶垫宽度的23倍,胶垫压缩量 为其厚度的1/3左右,胶棒压缩量为1/2左右。3、 变压器油处理:3.1 1取油样进行油化验与色谱分析,进行油介损和含气量及 全分析测试。合格后方可注入变压器(如变压器需要补油,需要 做混油实验)。3.2 大修后注入变压器、套管内的变压器油耐压应符合标准, IlOKV电压等级以上N40KV,否则应进行滤油。3.3 采用真空滤油机进行油处理,脱出油中的潮气。滤油机 使用前,应先检查电源情况能否满足加热器的要求,启动滤油机 应先开出油阀门,后开进油阀门,油循环正常后,再投入加热器, 油罐温度不应超过100。停止时,操作顺序相反。4、 散热器的检修:4. 1采用气焊或电焊,对渗漏点进行补焊处理,严禁将焊渣掉入散热器内。4.2 清扫散热器表面,油垢严重时可用金属洗净剂清洗,然后用清水冲净,清洗时,将法兰盘处应密封,防止进水,用盖板将接头法 兰密封。4.3 加油压进行试漏的标准:片状散热器0.050 IMPa. IOh,管 状散热器 0. 1-0. 15MPa. IOho4.4 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对散热器内部进行循环冲洗。4.5 重新安装散热器,注意阀门的开、闭位置,阀门的安装方向 应统一是开、闭的。5、强油风冷却器的检修:5. 1打开上、下油室端盖,检查冷却管无堵塞现象,更换密封胶垫。5.2 更换放气塞、放油塞的密封胶垫。5.3 进行冷却器的试漏和内部冲洗。管路有渗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补焊。试漏。标准:0. 250. 275MPa、30min而应无渗漏。见图4图4冷却器的试漏和内部冲洗示意图1-冷却器2、3、4、5、7、8、15、16、18-阀门6-压力表17-油桶9、11-耐油胶管10-压力式滤油机12、13-法兰14-耐油胶管5.4 清扫冷却管表面,用高压水枪冲洗,若油垢严重可用金属洗净剂擦洗。6、套管的检修工艺:6.1检查高压、中性点套管将军帽处密封,螺栓紧固程度情况。6. 2检查高压、中性点套管与变压器升高座连接处及本身无渗漏,套管油枕油位正常。6.2 高压、中性点套管瓷瓶表面检查,有无裂痕、有无放电痕迹。6.3 高压、中性点套管表面清洁。6.4 电容芯轻度受潮时,可用热油循环,将送油管接到套管顶部油塞孔上, 回油管接到套管油孔上,通过不高于80。C的热油循环,使套管的tg值达 到正常数。6. 6测量套管的介损tg 。油纸电容型套管20时tg 不大于下列数值:22OkV及以上0.8%, HOkV及以下1.0%;油纸电容型套管电容值与以前测 量值差别不应超过±5%。6.7 变压器在大修过程中,油纸电容型套管一般不作解体检修,只有在套 管tg不合格套管本身存在严重缺陷,不解体无法消除时,根据情况判断 是否更换套管。6.8 套管的干燥:6.8. 1干燥条件:对IlOKV油纸电容式套管解体大修完后是否需要干燥,须经整体试验,不合格时,如tg 大于规定值,绝缘电阻降低过大,均需进行干燥。6.8.2干燥方法:根据现场条件可采用热油循环干燥,以每小时10的速度升温,当油温达到95100°C时保持温度,最高油温不得超过105。每小时测一次绝缘电阻待绝缘曲线上升后,稳定6小时不变,则认为干燥合格,然后停止干燥,自 然降温至室温。将未干燥的油放去不用。将合格的绝缘油注入 套管内,再测试绝缘及tg B值。见图6。图67、YT型油流继电器检修:7.1 从冷却器联管上拆下继电器,检查挡板转动是否灵活,转动方向与油流方向一致。7.2 检查挡板钾接是否牢固。7.3 检查返回弹簧安装是否牢固,弹力是否充足。7.4 卸下端盖、表盘玻璃及塑料圈,并清洗干净。7.5 卸下固定指针的滚花螺母,取下指针、平垫及表盘,清扫内部主 动磁铁与从动磁铁,转动挡板,在原位转动85,观察主动磁铁与从 动磁铁同步转动,有无卡滞。7.6 检查微动开关,用手转动挡板,在原位转动85。 用万用表测 量接线座的接线端子,是否已实现常开与常闭触点的转换,当挡板旋 转到极限位置时,微动开关应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7.7 装复表盘,指针等零部件密封良好。7. 8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应三0 5M o7.9 油流继电器流量动作特性的测试:将油流继电器接入测试回路中, 在常开触点接线性上接入万用表,放在欧姆档上,打开逆止阀2,启 动油泵,缓慢打开阀门5,观察万用表指针从“8”到指示“0,值时, 立刻记下流量计的值,该值为油流继电器的最小动作值。然后将万用表接在常闭触点接线性上,缓慢关闭阀门5,观察万 用表指针从 “8”到指示0”值时,立刻记下流量计的值,该值为 油流继电器的最大返回值。按此反复验两次每次流量计的值均应符合 油流继电器技术参数的要求,否则应进行调整。见图7。图7流量动作测试图油箱;2一逆止阀,3 油泵:4油流继电器,5-阀门,6-流量计7.10 10油流继电器流量动作特性的调整:如果阀门5刚打开, 流量计还未达到动作油流时,常开触点就已接通,说明油流继电器 弹簧的作用力太小应将多孔圆螺盘按顺时针方向转动2一 3个孔, 反复调试,使之最小动作流量和最大返回流量符合技术参数的规 定。7.11 油流继电器的油压试验:油流继电器动作特性测试合格 后,应向油流继电器内部打3MPa的油压,保持30min,各部应 无变形和渗油现象。8、磁力油位计检修:8. 1打开储油柜手孔盖板,卸下开口销,拆除连杆与密封隔膜相 连接的绞链,从储油柜上整体拆下磁力油位计。8.9 检查传动机构是否灵活,有无卡轮、滑齿现象。8.10 检查主动磁铁、从动磁铁是否耦合同步转动,指针指示是否与表盘刻度相符,否则应调节限位块,调整后将紧固螺栓锁紧, 以防松脱。8.11 检查限位报警装置动作是否正确,否则应调节凸轮或开关位置。8.12 更换密封胶垫进行复装。9、 吸湿器的检修:9. 1将吸湿器从变压器上卸下,倒出内部吸附剂,检查玻璃罩应 完好,并进行清扫。9.2把干燥的变色硅胶吸附剂装入吸湿器内,在顶盖下面留出 1/5-1/6高度的空隙。9. 3失效的吸附剂,可置入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从120升到160, 时间5h还原后再用。9.4更换胶垫,下部的油封罩内注人变压器油,加至正常油位线,将罩拧紧。10、压力释放阀检修工艺:10. 1从变压器油箱上拆下压力释放阀,孔洞用盖板封好。10.2 清扫护罩和导流罩积尘。10.3 检查各部连接螺栓及压力弹簧应完好,无锈蚀,无松动。10.4 进行动作试验,开启和关闭压力应符合规定。10.5 检查微动开关动作是否正确,触点接触良好。10.6 更换密封胶垫,不渗油。11、气体继电器检修:11. 1将气体继电器拆下,检查容器、玻璃窗、放气阀、放油塞、 接线端子盒、小套管等是否完整,接线端子及盖板上箭头标示是 否清晰,各接合处是否渗漏油。11.2 气体继电器密封检查,继电器内充满变压器油,在常温下 加压0.15MPa,持续30min无渗漏,合格后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 洗干净。11.3 气体继电器应由专业人员检验,动作可靠,绝缘、流速校 验合格。(中试所校验)11.4 气体继电器先装两侧联管,联管与阀门、联管与油箱顶盖 间的连结螺栓暂不完全拧紧,将气体继电器安装于其间,气体继 电器应保持水平位置,使入、出口连管和气体继电器三者处于同 一中心位置,后再将螺栓拧紧。连管朝储油柜方向应有1L5% 的升高坡度。12、油泵检修:11.5 打开接线盒,检查接线柱及绝缘板,引线与接线柱尾部应 焊接牢固,无脱焊及断线,清洗接线盒内部,接线盒内部清洁无 油垢及灰尘,必要时更换接线盒密封胶垫。11.6 因潜油泵系进口产品,属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不具备检 修条件,故每次大小修需对潜油泵进行检验和测试,对确实存在 问题的潜油泵,应进行更换。12. 3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NO. 5M o12. 4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三相互差不超过2% o (读数温度 后读取数值)13、风扇检修:13. 1叶轮解体检修。13.2.1 动垫圈打开,旋下盖形螺母,退出止动垫圈,把三角爪放正, 勾在轮壳下,用力均匀缓慢拉出,将叶轮从轴上卸下,同时将键、锥 套取下。13.2.2 叶轮与轮壳的钾接牢固,松动时可用铁锤钾紧,叶片无裂纹, 检查叶片安装角度。13.2.3 电动机解体13.2.4 1拆下电机罩,卸下后端盖固定螺栓,从丝孔用顶丝将后瑞盖均 匀顶出,拆卸时严禁用螺丝刀或扁铲撬开。13.4.2 检查后端盖有无破损,清除轴承室的润滑脂,用内径干分尺测 量轴承室尺寸,检查轴承室的磨损,后轴承室内径允许公差比后轴承 外径大O. 025mm 严重磨损时应更换新端盖。13.4.3 卸下前端盖固定螺栓,从顶丝孔用顶丝将前端盖均匀顶出,连 同转子从定子中抽出。13.4.4 将前端盖从转子上卸下,卸下轴承挡圈,取出轴承,检查前端 盖有无损伤,清除轴承室润滑脂并清洗干净,测量轴承尺寸,其轴承 室内径允许公差比前轴承外径大0. 025mm,严重磨损时,应更换前端TL o13.4.5 将转子前后轴承取下,不准用手锤敲打轴承外环卸轴承。13.4.6 检查转子短路条及短路环有无断裂,铁芯有无损伤。13.4.7 测量转子前后轴直径,前后轴应无损伤,直径允许公差为士 O. 0065mm,超过允许公差或严重损坏时应更换。13.4.8 清扫定子线圈,定子线圈应表面清洁、无匝间、层间短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