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维护检修安全操作规程.docx
反应釜维护检修安全操作规程1总则1.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下述范围反应釜的维护和检 修:a.工作压力小于1.6MPa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不 锈钢耐酸反应釜;b.工作压力小于0.6MPa的铸铁反应釜;c.搪玻璃反应釜。1 . 2 结构简述反应釜由釜体(上盖、筒体;釜底),传动、搅拌、 密封装置及安全附件等组成。1.3 主要性能反应釜的类型、规格繁多,性能差异甚大。目前釜体普遍采 用的材料为钢、铸铁、搪玻璃。本规程范围内的反应釜的主要性 能见表Io表1目适用范围度碳钢釜体:-20-425。C铸铁釜体:T525(C搪玻璃釜体:-3024(C;温差小于120。C力碳钢釜体:1.6 MPa铸铁釜体:0.6 MPa质碳钢釜体:无腐蚀性介质。若内部采取合理的防腐措 施可适用于任何浓度的硝酸、硫酸、盐酸及低浓度的碱液等铸铁釜体:碱性介质、6198%浓度硫酸搪玻璃釜体:各种浓度无机酸、有机酸、有机溶液及弱碱封填料密封:介质压力小于35MPa,工作温度-5060(C, 密封面线速度小于等于20m / s,寿命一股为23个月机械密封:工作压力小于40 MPa,工作温度 -196"600oC,线速度小于150ms,泄漏量低于lmlh,寿 命2年2 完好标准2. 1 零、部件2.1.1 釜体(包括内部衬里层)及传动、搅拌、密封等装置 的零、附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2 . 1.2 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爆破片、液面计、自动 调节装置等齐全、灵敏、准确,并定期校验。3 .1.3 基础、机座稳因可靠,螺栓紧因、齐整,符合技术 要求。4 .1.4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安装合理、牢固,标志分 明。2. 1.5 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j;E。2.1. 6 盛装易燃或有毒介质的釜体上的安全阀及防愿装 置的徘放管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2. 2 运行性能2. 2.1 设备润滑系统清洁畅通,润滑良好。2. 2.2 空载盘转搅拌轴时,无明显偏重及摆动,零部件之 间无冲击声。2. 2.3 运行时无杂音,无异常振动。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符合要求。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C,滑动 轴承温度不超过65。2. 2.4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3 技术资料2. 3.1 设备档案齐全,有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3. 3.2 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4. 3.3 运行时间和累计运行时间有统计、记录。5. 3.4 有装配总图及易损配件零件图。6. 3.5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7. 3. 6 压力容器档案资料齐全并符合有关规定。2.4 设备及环境2.5 . 1 岗位整洁,设备见本色。2. 4. 2 动、静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跑、冒、滴、漏。3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1.1 .1 经常观察釜体及零部件是否有变形、裂纹、腐蚀等 现象。保持紧团件无松动,传动带松紧适当。1.2 .2 保持润滑系统清洁,通畅,按润滑图表所示位置加 注润滑油或脂,严格执行“五定”、“三级过滤”规定。3.1 . 3 按操作规程开停车,认真控制各项工艺指标,如压 力、温度、流量、时间、转速、物料配比等,严禁超温、超压、 超负荷运行。3.2 . 4 保持密封装置的冷却液清洁;通扬,温度符合要求, 密封性能良好。3. 1. 5 及时消除跑、冒、滴、漏。3. 1.6 保持周围环境整洁,设备见本色。3.1. 7 停车后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表2检查记录检查内容检查问 隔操作记录本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掌握设 备状况每周一至二次物料仔细查看物料是否变色、混有杂 物等现象,从而判断设备是否有内漏 或锈蚀物脱落每次出 料后减速机电动 机釜体诊听并判断内部零件有无松动 及损坏每班一次釜体支架基 础目视和用水平仪检查,应无下 沉、无倾斜无变形,接地良好每月二 次进料管压料 管有无堵塞、结疤、腐蚀、变形等 现象每次出 料后压力表温度 计液面计是否完好无损、清晰、准确每班一 次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3. 2定期检查内容定期检查内容见表2。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33.4 紧急情况停车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必须紧急停车:a反应釜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施 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b.反应釜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 及安全的缺陷,C.安全附件失效;d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e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直接威胁到反应釜安全运行;f过量进料;g液位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h.反应釜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表3搅1 ,搅拌轴端部螺母松1.检查轴向定位,紧固松拌轴摆动动螺母动2.搅拌轴弯曲2.调直或更换量过大3 .轴承、衬套间隙过 大4 .搅拌器变形严重或 损坏3 .更换衬套4 .修复或更换超1.物料配比不当,导1.正确控制物料配比及温超压致反应剧烈2.仪表失灵时降压2.检查,修复_釜1.搅拌器刮壁 ,L检查、修复搅拌器内出现2.搅拌器摩擦、碰撞2.检查、修复搅拌器异 常杂音釜内附件3.中间轴承,底部轴 承损坏3.更换轴承填L填料少量磨损1.适当压紧料密封2.填料老化或损坏2.更换填料泄 漏3.轴颈磨损3.微量机加工修复机1.转子轴向窜向动,1.将轴向窜动减小到允械密封动环不能补偿位移许值范围内泄 漏2 .操作不稳,密封腔 内压力波动3 .转子周期性振动4 .端面比压过大,或 过小5 .安装中受力不均匀6 .密封副内混入杂质7 .密封副表面损伤8 .动、静环的密封面 与轴的垂直度超差9 .弹簧断开10 .防转销断落或失 去作用2 .稳定操作,控制压力波 动3 .排除振动4 .修复或更换密封环减 小或增加端面比压5 .正确安装,使动、静环 与压盖的配合均匀6 .拆卸清理,重新安装7 .更换密封副8 .重新安装,使符合规定 要求9 .更换弹簧10 .更换或重新紧固搪 瓷釜体法 兰漏L法兰瓷面损坏2 .垫圈材质不合理, 安装接头不正确,空位,错位3 .卡子松动,数量不 足,分布不均匀L修补、涂防腐漆或树脂2 .正确选择垫圈材质,垫 圈接口要搭齐,位置正确3 .按规定要求安装足够 的卡子,且要均匀、紧固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 1 检修周期4. 2 检修内容4. 2. 1 小修4. 2. 1. 1 更换密封填料和所拆卸零部件的密封圈、垫。 检修周期见表4。表4检修类别修修大 修检修周 期,月-3-1224-364. 2. 1.2 检查、研修机械密封的动静环,调整端面比压, 清理、疏通密封装置的润滑,冷却通路。4. 2. 1.3 检查、修理或更换阀门。4. 2.1.4 检查、修理或更换进料管、压料管温度计套管、 视镜、液面计及其它附件。4. 2. 1.5 检查、紧固螺栓。4. 2. 1.6 消除泄漏及其它缺陷。4. 2. 2 中修4. 2. 2. 1 包括小修内容。4. 2. 2. 2 电动机、减速机清理、检查、修理、换油。4. 2. 2. 3 搅拌轴、搅拌器、联轴器、轴承检查,修理。4. 2, 2. 4 检查釜体内部,测量壁厚,修补内部衬里层。4. 2. 2. 5内部换热蛇管查漏,修补或更换。4. 2. 2. 6 安全阀、压力表、仪表、计量器具校验。4. 2. 2. 7 修补防腐层、保温层。4. 2. 3 大修4. 2. 3. 1 包括中修内容。4. 2. 3. 2 修理或更换釜体,更换保温层。4. 2. 3. 3 修理或更换釜体夹套,更换内部衬里层。4. 2. 3. 4 基础、支座、支架检查修理。4. 2. 3. 5 油漆,防腐。4. 2. 3. 6 釜体做耐压试验。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 1 釜体5. 1. 1 更换条件反应釜使用到一定年限,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 更换:a.釜体壁厚均匀腐蚀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小值;b.釜体壁厚局部腐蚀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小值,且腐 蚀面积大于总面积20%;c水压试验时,设备有明显变形或残余变形超过规 定值;d.因碱脆或晶间腐蚀严重,釜体或焊缝产生裂纹不 能修复时;e.瓷面损坏面积超过15%时或者损坏部位无法修复 时;f超标缺陷(如:严重的结构缺陷危及安全运行;焊 缝不合格;严重未焊透、裂纹等)而无法修复时。5. 1. 2 钢制釜体5. 1. 2. 1 壳体局部腐蚀,采用电弧堆焊法修补,若腐蚀面 积较大,采用贴补法修理。5. 1. 2. 2 末穿透的裂纹。若裂纹深度小于壁厚的10%, 且不大于InIin,可用砂轮将裂纹磨平,并与金属表面圆滑过渡即 可。若裂纹深度不超过壁厚的40%,可在裂纹深度范围铲出坡 口,进行焊补,但裂纹两端宜钻小孔,以防止裂纹延伸。对于长 裂纹,采用逐段退焊法,(从裂纹两端逐段向中间焊),以降低焊 接应力和变形。若裂纹深度超过壁厚的40%,应按穿透的窄裂 缝处理。5. 1.2.3 穿透的窄裂缝。焊补前,在裂缝两端钻止裂孔,孔径稍大于裂缝宽度,并加工出坡口。当壁厚小于12mm时,采 用V形坡口;当壁厚大于12mm时,采用X形坡口。施焊时,长 度小于IoOnm的裂缝可一次焊完;裂缝较长时,宜从裂缝两端向 中间焊,不要划圆弧,并采用多层焊。除应力集中的部位外,釜体上各部分的裂纹和穿透 的窄裂缝,都允许进行焊补。5. 1,2.4 穿透的宽裂缝。宽裂缝应采用挖补法修理。挖补 的长度应比裂缝长度大50-100mm,宽度应不小于250mm。焊上的 补板应与本体表面平齐,曲率半径应与本体一样。5. 1. 2. 5 不锈钢衬里鼓包。当衬里大面积变形且衬里鼓起 高度与变形面积的平均直径之比小于0 15时,宜采用充水升压 法使已变形的衬里复原。对于变形面积不大的壳体或衬里,可采 用机械顶压办法修理,但在矫正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脆裂。5. 1. 3 铸铁釜体对于铸铁釜体常见的砂眼、裂纹、点腐蚀或局部腐 蚀等缺陷通常采用电弧冷焊修理。焊补时应在裂缝端点外3-5mm 处各钻一个止裂通孔。5. 1.4搪玻璃釜体搪玻璃性脆易损坏,且热稳定性较差,检修时须注 意保护瓷面,在规定的部位挂钩或系绳起吊,施焊时须采取必要 的降温措施。根据不同的损坏情况,可分别采用下列修补方法。5. 1.4. 1耐蚀金属填塞法。瓷面发现微孔时可用耐蚀金属材料做成塞子,直接打入微孔内。5. 1. 4. 2 瓷面损坏稍大时,用耐蚀金属螺栓和耐蚀材料衬 垫紧固于损坏瓷面上(见图1)5. 1. 4. 3 无机涂料修补法。将待修表面清理干净,先用15-20%稀硫酸除锈,再用10%苛 性钠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擦净,热空气 吹干,最后将无机涂料涂复,缓慢加热固化。 涂料重量比,辉缘岩粉:100,细度80-100目; 氟硅酸钠:5,纯度95%;水玻璃:95,比重 1.48o5. 1.4.4 有机涂料修补法。步骤同无机涂料图11. 法。有机涂料重量配出:6106环氧树脂:1.耐蚀金属螺钉;2.耐蚀密封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