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海冰生物检测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报批稿).docx
-
资源ID:1228139
资源大小:106.1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极地海冰生物检测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报批稿).docx
ICS 07.060CCS A45HY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海 洋 行 业 标准HY/T XXXXX.2XXXX极地海冰生物检测样品的预处理方法Pretreatment method of polar sea ice samples for biological analysi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20 年 12 月 1 日)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HY/T XXXXXXXXX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试剂或材料 25 实验室环境及设备工具 26 海冰采集前准备 37 海冰采集 38 海冰分样 49 海冰融化 410 融化样预处理 411 样品保存 5附 录 A (规范性) 极地海冰生物分析样品预处理流程图 6附 录 B (规范性) 极地海冰生物分析样品预处理记录表 7参考文献 10IHY/T XXXXXXXXX极地海冰生物检测样品的预处理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用于生物检测的极地海冰样品的现场采集、预处理和保存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在极地海域冰站上实施的海冰生物调查作业。在其他海域进行海冰生物调查作业可进 行参考。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极地 polar region南纬 60。以南、北纬 66°34(北极圈)以北的区域。3.2海冰 sea ice由淡水冰晶、卤水、气泡和生物等组成的混合体。3.3浮冰 pack ice南大洋和北冰洋中随风和海流漂移的海冰。3.4冰站 ice camp极地考察过程中选定的作为主要作业平台的浮冰。3.5冰芯 sea ice core利用手动或动力钻具钻取的圆柱状海冰样品。3.6海冰生物 sea ice organisms生活于海冰内部的生物。3.7冰藻 sea ice algae依附于海冰生存的藻类。3.8小型冰藻 sea ice micro-algae1HY/T XXXXXXXXX个体粒径介于 20 m50 m 之间的冰藻。3.9微型冰藻 sea ice nano-algae个体粒径介于 2 m20 m 之间的冰藻。3.10微微型冰藻 sea ice pico-algae个体粒径介于 0.2 m2 m 之间的冰藻。3.11中小型动物 meiofauna个体粒径介于50 m2000 m动物的统称。3.12海冰细菌 sea ice bacteria依附于海冰生存的原核生物。4 试剂或材料4.1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 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4.1.1 超纯水:电阻率不小于 18 M cm(25) 。4.1.2 纯水: 电阻率不小于 0.1 M cm(25) 。4.1.3 液氮。4.1.4 稀盐酸(0.5 mol/L):1 体积的质量分数为 37%的浓盐酸与 23 体积的超纯水混合。4.1.5 甲醛溶液(40%)。4.1.6 戊二醛溶液(25%):将体积分数为 50%的戊二醛与超纯水按体积比 1:1 混合。4.1.7 鲁格试剂: 将 100 g 碘化钾溶于 1 L 超纯水中, 加入 50 g 碘使其溶解,再加入 100 mL 冰醋酸, 转移至棕色玻璃瓶中常温避光保存。4.1.8 过滤海水:使用 0.2 µm 孔径的聚碳酸酯膜对采集的极地海水进行过滤,收集经过滤的海水并 4 低温避光保存备用。4.2 材料4.2.1 尼龙滤膜:直径 47 mm、孔径 20 m。4.2.2 聚碳酸酯膜:直径 47 mm 、孔径 2 m 和 0.2 m。4.2.3 GF/F 滤膜:直径 47 mm、孔径 0.7 m 。4.2.4 尼龙材质筛绢: 孔径 50 m 和 20 m。4.2.5 冻存管:容量为 15 mL、5 mL 和 2 mL。5 实验室环境及设备工具5.1 实验室环境5.1.1 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应符合仪器设备使用的规定。5.1.2 外界或内部的污染以及热、光等干扰水平应对样品处理无显著影响。5.1.3 应保持实验室洁净、整齐、有序,室温恒定。2HY/T XXXXXXXXX5.2 设备5.2.1 抽滤装置: 由单头或多头滤器(直径 50 mm)、抽滤瓶、真空泵(含负压表)等组成。5.2.2 低温冷藏室。5.2.3 超低温冰箱:最低温度 -80。5.2.4 通风橱:排风量1000 m3/h。5.2.5 马弗炉。5.3 工具5.3.1 冰芯钻系统:由切割头、钻管、延长杆、钻机等部分组成; 钻管直径不小于 9 cm、长不小于 100 cm,延长杆长 100 cm、配置不少于 2 根。5.3.2 冰芯盛管:PVC 材质的圆柱形空心管沿管口内径对半切割而成,单根长度与冰芯钻钻管等长(不 小于 100 cm),内径略大于钻管(若钻管直径为 9 cm,则套管直径建议为 10 cm),并在外壁标注长 度标尺,配置不少于 6 个。5.3.3 冰锯: 不锈钢材质手工锯,锯路宽 1 mm,锯齿齿长不小于 5 mm,锯齿齿距不小于 5 mm。5.3.4 不锈钢铲。5.3.5 量筒: 10 mL、100 mL、500 mL、1L 和 2 L。5.3.6 烧杯:1L。5.3.7 透明玻璃瓶:250 mL。5.3.8 棕色玻璃瓶:500 mL。5.3.9 冰芯容器: 聚四氟乙烯材质,不透光,容积大于 2 L,开口不小于 10 cm。5.3.10 运输箱:密封、 不透光。5.3.11 温度计:温度下限-20 , 准确度 0.1。5.3.12 麻花钻:由钻头、钻杆、钻机等部分组成;钻杆 3 根、 直径 5 cm、长度 100 cm。5.3.13 量冰尺:3 m,准确度 1 mm。6 海冰采集前准备6.1 根据极地海冰生物分析样品预处理流程图(见附录 A 图 A. 1),熟悉海冰采集和样品预处理方法。6.2 将 GF/F 滤膜(见 4.2.3)用锡箔纸包好, 置于马弗炉(见 5.2.5)中 450灼烧不少于 4 h,取出放 入干燥器中保存待用。6.3 分别使用淡水、纯水(见 4.1.2)、超纯水(见 4.1.1)对冰芯钻切割头和钻管 (见 5.3.1)内外表 面、冰芯盛管(见 5.3.2)冰锯(见 5.3.3)、不锈钢铲(见 5.3.4)、量筒 (见 5.3.5)、烧杯(5.3.6)、 玻璃瓶(见 5.3.7 和 5.3.8)进行冲洗,晾干后备用。冰芯容器(见 5.3.9)应事先用稀盐酸(见 4.1.4) 浸泡 24 h,然后用超纯水(见 4.1.1)洗涤 3 次,在阴暗的环境下晾干备用。7 海冰采集冰芯样品用冰芯钻(见 5.3.1)按下列步骤采集。a) 宜选择平均厚度1 m 以上、平整作业面直径100 m 的开阔海冰作为冰站,以便于考察船舶停 靠、物资搬运和现场人员登冰采集海冰样品。然后在冰面选取较平整和开阔的位置作为采样点。b) 用温度计(见 5.3.11)测定采样现场气温, 然后用麻花钻(见 5.3.12)钻穿海冰,将量冰尺(见3HY/T XXXXXXXXX5.3.13)伸入钻孔中测定海冰厚度。c) 用不锈钢铲(见 5.3.4)铲除采样点及周围的表面积雪。d) 使用冰芯钻(见 5.3.1)垂直钻取冰芯;应弃用最初采集的 2 支冰芯,确保避免来自于存储和运输冰芯钻过程中可能的污染。e) 冰芯钻取次数应视海冰厚度而定:1) 在海冰厚度小于 1 m 时, 宜一次性钻取完整冰芯;2) 在海冰厚度大于 1 m 时, 需分次钻取冰芯:第一次钻取长度小于 90 cm 的冰芯, 将冰芯样 品转入预先准备好的冰芯盛管(见 5.3.2)中临时存放。随后接入延长杆继续钻取剩余冰 芯,直至获取完整冰芯;f) 钻取的冰芯应保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g) 在同一站点重复钻取不少于 6 支冰芯。对同一站点的样品,钻孔间距不超过 0.5 m。8 海冰分样冰芯样品按下列步骤在冰站现场分样。a) 取 1 支冰芯平放于冰面,从冰表到冰底用冰锯(见 5.3.3)沿平行于冰表方向按 20 cm 一段切 割冰芯。其中冰芯底部末段保留 5 cm,次末段如果长于 10 cm 则按单独一段处理, 次末段如 果小于 10 cm 则并入上一段, 同时做好样品编号等相应记录。每段冰芯切割结束后应及时清理 冰锯,以避免后续样品被污染。b) 如果遇到冰芯断节, 应先判断断节形成原因:1) 如果断节为天然原因(如冰下融洞) 造成,则应将断节上部(断节处至冰表)和断节下部 (断节处至冰底)视为两段冰芯,按照 8 a)步骤分别处理,并做好记录;2) 如果断节为钻取冰芯时受外力作用造成, 则应将其视为一段冰芯, 按照 8 a)步骤处理;c) 冰芯切割好后,应将各段冰芯样品分开储存于冰芯容器(见 5.3.9)内,同时记录分段和容器序号等信息,记录格式见附录 B 表 B.1。d) 取第 2 支冰芯进行分样, 操作步骤重复 8 a)至 c)。e) 另取 1 支冰芯, 仅取末段 5 cm,与第 1 支冰芯末段合并,用于叶绿素浓度分析。f) 另取 3 支冰芯, 均仅取末段 5 cm,与第 2 支冰芯末段合并,用于生物类群分析的。 g) 用运输箱(见 5.3.10)将分割后的冰芯样品运回实验室, 立即进行海冰融化。9 海冰融化根据分析目标的不同,对海冰采取不同的融化方法:a) 海冰叶绿素浓度分析:将装有分段冰芯样品的容器放置于实验室内避光融化;b) 海冰生物类群分析:向装有分段冰芯样品的容器中按比例(每 20 cm 冰芯加入 1 L)加入过滤 海水(见 4.1.8),然后将样品转移至 4低温冷藏室(见 5.2.2)内避光等渗融化。10 融化样预处理密切关注冰芯融化情况, 待冰芯完全融化后, 立即按下列步骤进行预处理。a) 叶绿素融化样:首先根据样品体积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见 5.3.5)量取叶绿素融化样的体积,然后使用 GF/F 滤膜(见 4.2.3)进行过滤,或使用尼龙滤膜(见 4.2.1)、2 m 聚碳酸酯滤膜(见 4.2.2)和 GF/F 滤膜(4.2.3)进行分级过滤,样品还剩约 5 mL 时用超纯水(见 4.1.1)清洗滤4HY/T XXXXXXXXX器壁。抽滤时负压应小于 30 kPa,在样品刚刚完全通过滤膜时结束抽滤,用镊子小心地取下滤 膜, 将其对折(有生物样品的一面向里),将滤膜装入 15 mL 冻存管(见 4.2.5)中,记录过滤 信息于附录 B 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