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延续)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评审意见.docx
-
资源ID:1227753
资源大小:49.9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延续)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评审意见.docx
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延续)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专家组评审意见方 案名称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延续)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提交单位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编制单位贵州正合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专 家 评 审 意 见为了加强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和管理,按照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文件黔自然资发(2021)5号“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评审工作指南(暂行)和评审专家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的要求,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委托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七四队组织有采矿、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技术经济等专业专家及相关人员组成专家组,于2023年4月11日在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七四队对贵州正合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编制的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延续)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以下简称方案)进行审查,经专家和有关人员充分审议,指出了方 案中存在的问题及修改意见。编制单位已按专家组及相关人员 提出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经专家组复核后,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一、采矿权基本情况及编制目的1、采矿权基本情况现耳海煤矿为45万吨/年规模生产矿井,根据贵州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8月10日颁发的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3051110130855);采矿权人: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名称:黔西市耳海矿 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有效期:2021年08月至2033年05月;开采矿种:煤;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45万吨/年;矿区面积:6.1093km²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1000m+620m。方案采用的矿区范围、开采深度与耳海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3051110130855)一致,编制范围符合要求。方案申报单位为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申报单位提 交的资料齐全、有效;编制单位为:贵州正合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 方案编制目的因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2010年12月编制的黔西县耳海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于2020年12月已过期(其中:贵州智盛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5月 编制的黔西县花溪乡耳海煤矿(新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031年5月到期),为指导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方案以及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并对延续后的耳海煤矿开发的合理 性、经济性、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实现绿色、高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二、资源储量类型、工业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及可采储量的确定1、方案依据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2010年3月提交的贵州省黔西县花溪乡耳海煤矿勘探报告,该报告由贵州省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组织专家评审通过(黔矿评协储审字2009第095号),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储备字2010)23号)备案。截至2009年10月31日,评审备案的煤矿保有资源量(331+332+333)共4392万吨。其中:(331)601万吨;(332)1346万吨;(333)2445万吨。预测煤层气资源量1.646亿m³。先期开采地段(+700m标高以浅)煤炭资源量2327万吨。其中:(331)601万吨;(332)722万吨,(333)1004万吨。(331+332)占本地段保有资源量的57%,(331)占本地段保有资源量的26%。综上,全区及先期开采地段资源量比例达到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煤 (DZ/TO215-2020)中地质及开采条件为中等的中型矿井勘探阶段要求,满足方案编制要求。根据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2023年1月提交的黔 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2022年矿山储量年 度报告及黔西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3月17日出具的黔西市 自然资源局关于<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2022年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备案的证明:“截止2022年12月31日,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矿区范围内可采标高之间(+1000+620m)累计查明煤矿资源量4392万吨,其中开采消 耗量145.5万吨,保有资源量4246.5万吨,保有资源量中:探 明资源量542.47万吨,控制资源量1310.85万吨,推断资源量2393.18万吨。综上,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六地质大队2010年3月提交的贵州省黔西县花溪乡耳海煤矿勘探报告,其工作程度达到勘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2023年1月提交的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2022年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经过黔西市自然资源局备案,满足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三合一)方案编制要求;可作为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及设计可采储量计算的依据。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及设计可采储量根据矿区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和煤层赋存等情况,方案推 断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取0.8,经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3767.9 万吨、计算永久煤柱损失939.8万吨(其中:矿井边界安全煤柱煤量147.4万吨、断层防(隔)水煤柱53.8万吨、陡崖保护煤柱512.9万吨、村寨保护煤柱158.4万吨、采空区防水煤柱67.3)、矿井设计资源储量2828.1万吨、计算矿井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损失184.4万吨、计算矿井动用资源储量2643.7万 吨(其中:薄煤层1310.3万吨,中厚煤层1333.4万吨)、计算 矿井采出煤量2194.1万吨(其中:薄煤层1123.3万吨,中厚煤层1070.8万吨)。综上所述,永久煤柱(包括断层、防水、井田境界、地面建 (构)筑物等保护煤柱,以及因法律、社会、环境保护等因素影 响不得开采的保护煤柱)、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井筒、井下主 要巷道)煤柱的留设符合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 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2017版)及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 50215-2015)规定,永久煤柱煤量、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 煤柱煤量,以及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及设计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正确。三、设计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煤炭资源储量及采 矿许可证批复的生产规模,方案维持耳海煤矿生产规模为45万吨/年,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方案设计资源储量备用系数取1.4,计算矿井服务年限35年。评审认为:方案推荐矿山设计生产规模符合行业政策, 满足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设计生产规模与矿井占有资源储量基本适应。四、开采方案、选矿方案1、开采方式根据该矿煤层赋存情况、矿区地形地质条件等,方案设计采用地下开采方式。2、开拓运输方案及工业场地位置选择(1)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选择结合地面、煤层赋存及矿井建设情况,利用已有的耳海煤矿工业场地作为本方案的工业场地。(2)开拓运输方案根据矿区地形地貌及煤层赋存条件及矿井建设情况,方案 维持现有的斜井开拓、胶带输送机和刮板运输机运输煤炭,轨道运输材料、设备及矸石,运输方案基本可行。(3)水平、采区划分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全矿井划分一个水平,六个采区。3、采区及煤层开采顺序方案采区开采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 四采区五采区六采区;煤层开采顺序为C8煤层C10煤层号煤层。说明:C12煤层距茅口灰岩含水层间距只有1.623.88m,远小于临界隔水层厚度,方案暂不考虑开可采。4、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用的 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不属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修订稿)规定的淘汰技术,采煤方法、采煤工艺符合要求。5、选矿方案结合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的计划,方案在耳海煤矿工业场地内新建一座入洗能力90万t/a的选煤厂,满足耳海煤矿洗选要求。选煤厂采用数控跳汰洗选工艺,产品方案为精煤、中煤、煤泥。评审认为,矿井开拓方式、水平设置、采区划分是适宜的; 采用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采空区处理方法是合理的;选矿方案是合适的。五、产品方案根据煤层特性、用途及市场需求,方案将生产的原煤全 部进行洗选;矿井抽采的煤层气全部用于发电;矿井产生的煤矸 石销售给黔西市太来乡大草坝砖厂作制砖原料;矿井水全部进行 净化处理,达标后主要用于井上、下生产用水,剩余部分经场地排水沟排出场外。评审认为:方案推荐原煤洗选后销售、煤矸石销售给附近砖厂作制砖原料、抽采的瓦斯用于发电等产品方案可行,均符合就地转化和深加工的规定。六、行业规划、绿色矿山建设及综合利用1、矿区总体规划耳海煤矿行政区划属黔西市花溪乡管辖,根据贵州省煤矿企 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对贵州 永基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的批复(黔煤兼并重组办(2014)84号),耳海煤矿为兼并重组保留煤矿;符合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耳海煤矿周边相邻矿权有 两个;分别为西部的大沟煤矿及西南部的长江煤矿;其中:大沟煤矿与耳海煤矿最小间距53m,长江煤矿与耳海煤矿最小间距665m;矿区东部及北部500m范围内无矿权设置,矿井边界安全煤柱按20m留设。方案设计的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及井下巷道均位 于耳海煤矿矿区范围内。但有部分工业场地位于矿区范围之外, 根据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健全矿产资源绿 色化开发机制完善采矿权审批登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黔自 然资规20193号”文第“(第十四)”条及贵州省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纪要(2019)第5次总第16次)文件精神,“因历史遗留、地形地貌原因,矿山井口位置、井巷工程等经有权机关批准在矿区范围外,且不实施采矿活动的不属于越界采矿”。根据黔西市人民政府2023年3月14日出具的黔西市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申请范围与禁采禁建区有关重叠情况的报告:“黔西市耳海矿业有 限公司黔西市花溪乡耳海煤矿位于我市花溪乡。按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条,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深入推 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 (黔自然资规20204 号)有关规定。经核实,该申请范围与我市生态保护红线、自然 保护地、饮用水源保护区、I级保护林地、旅游规划核心区不重 叠;不涉及人防工程、军事设施;不在我市重要工业区;与大型 水利工程设施、重要河流、堤坝两侧一定距离以内不重叠;不在 铁路、重要公路两侧一定距离以内;无国家重点不可移动的文物 和名胜古迹。但该范围与黔西市“三区三线”国家反馈版永久基本农田重叠,面积为6.5661公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条规定。根据黔西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3月8日出具的黔西市自然资源局关于黔西市耳海矿业有限公司申请事项的复函:“根 据你公司申请及提供的耳海煤矿工业广场范围拐点坐标数据,经 与我市“三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国家反馈版叠加分析,你公司 上述申请查询区域不涉及永久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