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昌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
资源ID:1226821
资源大小:95.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昌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2020 年昌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昌 邑市统计局 2021 年 4 月2020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 严重冲击, 昌 邑市委、市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坚强领导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精 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 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 ”工作,全面落 实“六保 ”任务,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就业民生保障有力,“十 三五 ”规划圆满收官。一 、综 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值 450.4 亿元, 比上年 增长 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77121 元, 增长 2.3%。第一产业增加值 49.19 亿元,增长 2.4%;第二产业 增加值 187.63 亿元,增长 1.8%;第三产业增加值 213.58 亿元, 增长 2.1%。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达到 10.9:41.7:47.4。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占 GDP 比重达到 7.2%;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达 10.8%。1年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 6.59 万户, 比上年增长 8.6%;从 业人员达到 20.69 万人,增长 4.7%;注册资本 586.18 亿元, 增长 27.6%。其中,私营企业 1.13 万户,增长 19.4%;从业人 员 6.19 万人,下降 8.8%;注册资本 482.75 亿元,增长 28.5%。 个体工商户 5.25 万户,增长 5.6%;从业人员 12.23 万人,增 长 10.6%;注册资本 64.39 亿元,增长 19.5%。农民专业合作社 2045 户,增长 41.6%;成员数 2.27 万人,增长 18.2%;出资总 额 39.04 亿元,增长 30.7%。二、重点战略和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全年全市国家备案的高新技术企 业达到 24 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达到 89 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5.98%; “双千双百 ”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支撑力、辐射带动 力进一步增强。滨海特色文旅等 11 个项目分别入选省补短板扩 内需重点项目和省 2020 年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项目, 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等 17 个项目列入潍坊市重大重 点项目。有 4 家企业纳税过亿元,56 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元,潍 坊市级以上“专精特新 ”企业发展到 49 家,隐形冠军企业达到 17 家。潍坊市级以上“一企一技术 ”研发中心发展到 28 家, 上云企业达到 158 家。乡村振兴全面起势。10 个万亩级产业加速壮大,200 平方2公里潍河绿色发展长廊加快提升。潍水农业公园争创省级乡村 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打造了省内知名“青阜模式 ”。柳疃镇、 卜庄镇、下营镇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产值过 10 亿元农 业龙头企业 2 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 9 家,土地托管服 务面积达到 18 万亩。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省“ 两全两 高 ”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完成农村改厕 3 万多户,434 个村通 户道路全部硬化,57%的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完成农村社 区服务中心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85 个农村社区 服务功能实现全覆盖,90%以上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 B 级以上 标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省率先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 邑办理 ”电子证照共享平台,创新开发全链条代办“招商管 家 ”系统,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省“政务服务一网通 办 ”总门户运行。扎实推进“放管服 ”和“一次办好 ”改革, 打造了不动产登记全省最快“一窗受理 20 分钟 ”昌邑速度,工 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压缩 50%以上,企业开办实现“一窗式 ” 服务、2 小时办结,现场勘验审批服务提速95%。全年全市新登 记各类市场主体 9479 户,增长 12.6%;其中,新登记企业 2486 户,增长 16.1%。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成就斐然,10 个省扶贫工 作重点村于 2017 年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于 2018 年全部 兜底脱贫,扶贫工作提前胜利收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三3五时期万元 GDP 能耗累计下降超 20%,年均下降近 6%。生态环 境持续改善,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分别比十二五末削减 12%、23.7%、33.7%、22.5%的目标;空 气优良率比十二五末提高近 20 个百分点。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 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100%。连续成功举办 18 届绿博会,新增造 林面积 4.4 万亩。安全生产进一步保障,至 2020 年底,不良贷 款处置率列潍坊 8 县市第 1 位,担保委贷服务企业 100 多家、 涉及金额 36 亿元。有 483 家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 1191 家企业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三、农业、水利建设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97.99 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实现农业产值 32.73 亿元,增长 5.1%;林业产值 0.77 亿元,增长 11.3%;牧业产值 23.42 亿元,增长 2.5%;渔 业产值 28.31 亿元,增长 5.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 值 12.77 亿元、增长 7.1%。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124.87 万亩, 比上年增长 0.5%; 产量 52.56 万吨,增长 2.2%。其中,夏粮产量 30.16 万吨;秋 粮产量 22.4 万吨,增长 5.4%。棉花种植面积 2.89 万亩,产量0.25 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2.07 万亩,产量 0.59 万吨,其中,花生种植面积 2.05 万亩,产量 0.59 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5.17 万亩,产量 59.53 万吨。农业产业联合体 9 家,其中,4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 2 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 头企业 67 家,其中国家级 1 家,省级 5 家,潍坊市级 61 家;省 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 3 家,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 3 家。新增 “ 三品一标”产品 10 个,种植业有效期内,“三品一标 ” 农产品个数 115 个。全年全市完成国土绿化 1.2 万亩,其中,林业生态修复工 程造林绿化 0.32 万亩,退耕还果还林 900 亩,农田防护林建设0.46 万亩,生态廊道 0.12 万亩,乡村绿化 0.21 万亩,植树 110 万株。成功创建山东省森林城市。成功申报山东省森林村 3 个, 潍坊市森林镇 2 个,潍坊市森林村 6 个。新建改造提升苗木 2 万亩。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 9.02 万吨;禽蛋产量 1.41 万吨, 比 上年增长 34.3%;奶类产量 0.32 万吨。猪年末存栏 26.5 万头; 牛年末存栏 0.39 万头;羊年末存栏 1.7 万只;家禽年末存栏 971 万只。猪年末出栏 32.65 万头;牛年末出栏 0.21 万头;羊 年末出栏 4.05 万只,增长 12.5%;家禽年末出栏 4286 万只。全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 19.93 万吨;其中,海水产品总 产量 19.77 万吨。争取增殖放流资金 1540 万元,增殖放流中国 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半滑舌鳎、褐牙鲆、黑鲷 6 个品种 共计 7.35 亿单位。全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 99.42 万千瓦。农机化总投入 0.54 亿元。农用拖拉机 2.09 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6052 台。5联合收割机械 2362 台,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 1130 台,玉米 联合收获机 1232 台。播种机 4857 台,其中,免耕播种机 2649 台。秸秆粉碎还田机 1043 台。其他收获机械 1398 台。拖拉机 配套农具 1.73 万部,其中,大中型 4062 部。小麦、玉米生产 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化综合水平达 96.99%。农林牧渔业用电 量达 3.03 亿千瓦时。全年完成总投资 1.33 亿元的潍河防洪治理工程,包括:无 堤段复堤 10.25 千米,堤防培厚加高 7.58 千米,新建防洪墙3.34 千米,填筑土方 159.8 万方,新建穿堤建筑物 23 座。完 成投资 3305 万元的河东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包括:衬砌渠道 3 千米,改善有效灌溉面积 5 万亩。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生态 用水,争取峡山水库农灌用水 1350 万方,汛期利用潍河、灌渠 存蓄雨洪资源 1.5 亿立方。建成省级美丽河湖 1 条、市级 2 条。 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6674。四、工业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 167.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6%。242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实现总产值 544.33 亿元,下降 4.7%;实现营业收入 493.08 亿元,下降 11.3%;实现利润总额 21.37 亿元,增长 22.4%。全 市工业用电量 45.66 亿千瓦时,增长 3.7%,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2.1%。全市统计的 45 种主要产品中,有 24 种主要产品生产量6同比增加,其中,烧碱增长 15.8%,精铁矿增长 22.4%,食用盐 增长 14.1%,饲料增长 4.6%。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 以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纺 织印染、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 入 463.32 亿元,下降 12.2%,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 务收入的 94%。主导产业优势明显(见下表)。2020 年五大主导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企业 个数 (个)营业收入总产值利润总额总量 (万元)占规上 比重(%)增幅 (%)总量 (万元)增幅 (%)总量 (万元)增幅 (%)食品加工业243086306.34.63194357.416309825.9纺织印染业6357071511.6-11.1588486-9.41515-15.8机械制造业3568867914.026.667481512.930913119.1石油化工业1191824838.9-23.92365140-8.96354612.5盐及盐化工业83114693023.3-10.11201147-5.682693-1.2合 计206463320294.0-12.25149024-4.919497523.5五、投资和建筑业全年全市 225 个固定资产投资项 目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4%,其中 5000 万元以上投资增长 8.3%, 占固定资产投资总 量的 9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22.2%,第二产业投 资增长 15.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0.2%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29.5%, 民间投资增长 14.1%。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23.52 亿元,增长 12.6%;其中, 住宅投资 20.75 亿元,增长 11.3%。商品房销售面积 41.99 万 平方米,增长 0.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36.11 万平方米,下 降 5.73%。全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20.55 亿元,比上年下降 2.2%。 31 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 18.19 亿元,下降 0.1%。其 中,实现建筑工程产值 16.7 亿元;实现安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