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肠内营养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
2024肠内营养相关知识点总结1营养功能基础非应激状态下,如果营养供应不足,机体会通过糖酵解来产生葡萄糖,通 过蛋白分解来提供氨基酸。氨基酸途径的糖异生可以保证血糖水平。机体 会逐步适应这种蛋白供应不足的代谢状态。在应激状态下,机体的这种代偿能力会降低,原因有以下几种:诸如白介 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促炎因子产生过多;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皮质醇等 激素水平增加;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一些脂质介质激活;胰岛素抵抗; 蛋白分解加速,谷氨酰胺大量释放;危重病人对营养摄入情况很敏感。营养供应不足和高死亡率相关;过多的、 不适宜的营养摄入同样可以带来一些弊端,比如:增加氧化应激;氧自由基 生成增多;加重炎性反应;影响肝功能"弋谢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加重肺 的负担。葡萄糖供应不足的时候肌肉组织就会分解来提供氨基酸,提供糖异生的底 物。肌肉分解增加会延长住院时间。危重病人长期卧床也会导致患者肌肉 萎缩。2营养治疗的益处 肠内营养能够增加胃肠道粘膜血流;供应葡萄糖能够减少肌肉分解;蛋白供应能够减少肌肉分解(每天1 5gkg蛋白供应),避免负氮平衡; 能量供应能够促进蛋白合成(能量供应应当每天不低于25kcalkg ),纠正 负氮平衡,改善病死率。3关于营养状态过瘦或过胖都不行,BMI < 18,5或者> 40都会增加危重病人病死率。ICU患者营养不足或者营养过剩,甚至是微量元素不足,都很常见。对于危重病人,应当计算理想体重,并和实际体重对比。患者力量下降或者体重下降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都有指示作用。可以使用握力器来测量患者握力情况。生物电阻抗技术可以用来测量患者体脂和水含量等情况。4喂养时机机体受损后患者就会出现自噬现象,消耗自己来提供能量;营养供应不足是有害的,但是何时来供应营养,目前有争论;营养供应首先需要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其次,在营养供应之后,血管活性药物也不能加量;如果没有禁忌症,在发病24-48小时就应该给肠内营养。如果肠内营养无 法供应,胃肠道粘膜就会缺血,肠道内环境就会失调,进而有一系列的内 分泌紊乱;如果肠内营养供应无法满足要求(无法达到目标供给量的60%或者3天仍 然无法进行肠内营养),就应当启动肠外营养; 在肠外营养供应中需要避免感染。5营养供应量公式预测能量消耗欠准确。间接测量法是能量消耗监测的金标准。如果没有间接测量仪器,一般可以认为静息能量消耗是 22-24kcalkgday ,也就是说,危重病人一天所需要的能量大概是 25kcalkgday ,如果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尽快加用肠外营养。危重病人至少需要1 -1.5gkgday的蛋白供应。持续透析的患者蛋白需求 量增加,如果需要限制热量供应,这时候也可以增加蛋白供应量。能量的足量供应不比蛋白足量供应重要,危重病人蛋白供应更应当严密监 测。6非蛋白热卡 碳水化合物至关重要,在脑代谢、伤口愈合、白细胞及红细胞代谢上起到 重要作用。糖利用的上限是5mgkgmin ,糖供应过多会导致高血糖,增加感染风险, 引起肝功能异常,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脂质也很重要,它参与细胞膜的形成,调控免疫反应。7其他营养物质每天需要25-30mlkg的水;同时应当供应镁离子和磷酸盐。每天也应当供应维生素,比如VB12和叶酸,维生素Ko8经口喂养的前提危重病人经口进食很少见,想要经进食首先需要保证患者有良好的咀嚼 和吞咽功能。9肠内营养供应量肠内营养支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支持。如果肠道缺乏刺激,粘膜会很快自 噬。肠鸣音不能说明小肠正常蠕动,但是能够反应胃和结肠运动情况。监测胃残余量意义不大,并不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放置肠管能够改善能量供应情况。促胃动力药物比如胃复安和红霉素能够刺激胃蠕动,增加吸收。肠内营养对胃肠道合种细胞都能起到营养作用,比如杯状细胞和壁细胞, 能够减少菌群移位,降低外科病人肠源性感染风险,减少应激性出血,目前有很多的营养成品,包含种营养物质,比如:纤维素、鱼油、亚麻酸、 抗氧化剂、精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支链氨基酸和益生菌,能量密度 大多都是IkCal/ml。对于无尿需要限制液体的患者来说,高密度的营养制剂是有帮助的。没有必要对营养制进行稀释,如果情况复杂,可以减慢供应速度。持续泵入营养剂比间断推注能够减少误吸的风险。10肠内营养并发症导管移位:需要对导管位置进行确认,可以通过X线来完成。误吸:需要注意大量胃残留,床头抬高能够很好的预防误吸。腹泻彳艮常见,在误吸出现的时候需要排除药物性因素,尤其是抗生素,排 除艰难梭菌感染。腹泻出现的时候要对症治疗,而不是停止肠内营养。感染或者污染肠内营养液是很好的细菌培养基。导管堵塞:给药后需要进行冲管,使用水或者胰酶。便秘:水摄入不足,纤维素供应不足。11肠外营养胃肠道功能衰竭的患者比如肠梗阻、短肠综合征、吸收不良、大量肠瘦的 时候,应当考虑场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达不到目标要求的时候需要启动肠外营养。肠外营养问题更多,比如高血糖、高甘油三酯、电解质紊乱。往往需要中心静脉置管。营养不足时候突然全能量供应可以引起再喂养综合征,引起胰岛素释放过 多,胰高血糖素释放减少,导致一系列的内环境紊乱,最常见的是低磷血 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肠外营养成品比科室自己配置营养液能降低血流感染风险。12高血糖和呼吸衰竭高血糖和高的感染率相关,使用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能够引起低血糖。目 前血糖指标都可以放到IommoI儿机械通气的患者营养支持应当循序渐进,避免再喂养综合征。这一部分病 人应当给予充足的蛋白供应。13特殊营养物质-3 : -3脂肪酸对于机体很重要,但是在食物中不常见,可以添加在肠 内或者肠外营养物质中。-3能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减少炎症因子的释 放。研究表明,添加。-3的营养液能够改善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谷氨酰胺:危重病人谷氨酰胺水平降低。机体储存的谷氨酰胺可以使用 24-48小时。应激状态下会从肌肉组织中释放大量的谷氨酰胺。推荐危重 病人每天摄入谷氨酰胺0.3 - 0.5 gkgdayo精氨酸:精氨酸是非必须氨基酸,能够促进伤口愈合,调控免疫反应。目前 不推荐在危重病人中使用。纤维素:添加入肠内营养中的纤维素能够减少腹泻的发生。益生菌:最近的一个荟萃分析发现益生菌的使用并不能改善病死率,但是 能够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编者推荐使用益 生菌114总结明确病人的营养状态;明确病人的能量和蛋白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品;避免营养不良和过度喂养;选择合适的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营养监测和代谢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