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建好“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1223772
资源大小:12.8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建好“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docx
建好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2024-01-02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战略部署,县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围绕 “建好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这一课题,广泛收集交通干部职工以及人民 群众意见,认真开展分析讨论,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形成此调研报告。一、XX交通发展现状XX地处XX盆地中部偏北、XX市东XX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省 道成XX路、九XX路的交汇点,在XX西北道路交通中作用突出。近几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城乡提升大会战为抓手,以加快建设 XX西北县级区域性综合交通次枢纽为总体目标,持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提升,XX交通网络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 本形成了农村公路与境内主要干线公路干支相连、层次清晰、优势互补的交 通网络体系。(一)境内公路基本情况截至2022年底,全县境公路通车总里程3381公里(其中XXXX. XX、XX绕城3高速公路XX境内通车里程107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 国道127公里、县道496公里、乡道556公里、村道2088公里、专用公路7 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一级公路63公里、二级公路165公里、三级公路 129公里、四级公路1388公里、等外级公路1529公里;按路面类型划分: 沥青混泥土路面323公里、水泥混泥土路面1813公里、简易铺装路面1035 公里、未铺装路面(中级、低级、无路面)210公里。公路养护里程1032公 里,其中省道91公里、县道480公里、乡道461公里。公路密度128公里/ 每百平方公里。(二)道路运输基本情况现有二级客运站2个、四级客运站10个、简易车站及村招呼站331 个。货运企业24家,货运车辆782辆;道路客运企业7家,班线客车645 辆,开通固定班线283条,我县63个乡镇通班车率达100%,建制村通班车 率98.18%;出租汽车公司2家,城市出租车173辆;城市公交公司1家, 城市公交车100辆(其中纯电动车35台,天然气车59台,柴油车6台), 公交线路21条(6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运行,15条在城市及近郊营 运)。二、存在的问题(一)建设资金严重匮乏。根据“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评定标准,“到 2025年等级公路比例不低于93%”的要求,2023年至2025年,县、乡、 村、社道拟建总里程1876公里,共需建设资金40.8亿元。加之目前,我县 交通建设累计资金缺口达12.08亿元,特大洪灾造成交通基础设施直 接经济损失2.1亿元,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资金相当匮 乏。(二)公路路网结构不优。一是公路等级偏低。目前,全县四级及以上 等级公路1616公里,占我县农村公路总里程的51.4%o其中,县道等级公 路占比91.3%,乡道等级公路占比46.8%、村道等级公路占比43.3%o二是 路网密度偏低。我县公路路网密度仅为128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与临近县 市区相比差距较大,断头路、联网路等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三是道路硬化率 不达标。全县村道硬化率为97.4%,其中有53公里村道存在“油返砂”“畅返 不畅”问题。四是配套设施滞后。还存在“裸路”现象,错车道、排水、挡防 设施、厕所、标志标牌、安保工程、招呼站、停车区以及绿化美化等配套设 施建设滞后。(三)管养责任没有落实。一是管理体系不健全。乡道、村道管理制度 缺位,镇乡至今都还未设立交管站,镇、村监管员、护路员落实不到位,“县 有路政员、乡(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群 众认识不到位。村民爱路护路意识差,对道路管护不关心、不参与、不积极, 甚至人为损坏道路,道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三是公路列养率不达标。除县道 和旅游公路由XX鹏恒公路养护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专业化养护外,乡道、村道 路弱养护甚至无养护。(四)公路营运发展不佳。一是扶持政策不多。2015年省政府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促进XX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意见明确“严格落 实各级财政对农村客运车辆按照不低于其保险费金额70%予以补贴等扶持政 策”,但我县配套扶持政策一直未制定。二是公交客运滞后。由于城乡道路 客运信息机制不畅,客货运输供需不对称,路网结构不优,城乡道路客运车 辆公交化比率仅为17.09%o(五)要素保障制约较多。一是道路建设推进难。受用地指标、资源保 护等因素制约,交通建设项目推进缓慢。二是征地拆迁难度大。因涉及青 苗、林木、房屋、杆管线占用等问题,导致群众工作难度大、矛盾多,影响 了项目的进度。三、下步工作思路(一)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一是加强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主动向省、 市主管部门沟通、对接、汇报,力争将更多的项目纳入省厅总体规划的“大 盘子”,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落地XXo二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运用 PPP融资模式、创新使用“EPC+F”的模式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农村公路建 设。三是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引导本地成功人士积极捐资修路;充分发挥 “一事一议”政策的作用,激励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二)高标准建设农村公路。一是逐步推进县乡道升级改造工作。强力 推进县道、乡道的升级改造,使县道公路达到三级公路以上技术标准,乡道 公路达到四级公路以上技术标准,原则上采用双车道标准,交通量小且特殊 困难路段可采用单车道,但应因地制宜加强错车道设置。二是有序推进村级 公路改造建设工作。以农村公路改善提升工程、路网改善工程为重点,针对 断头路、等外路和无铺装等不达标路面进行改扩建。村级公路改造原则上采 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对部分旅游公路、产业公路等特殊路段可采用沥青路 面,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三是统筹推进平安公路建设,完成市市县 下达的公路防护栏、危桥改造、渡改桥建设任务。四是以争创XX省“四好 农村路”为契机,今年完成IOO公里的示范路建设,同时鼓励各镇乡积极创 建XX县“四好农村路”示范镇(乡),以此带动全县农村公路等级全面提 升。(S)全方位加大管理力度。一是完善三级管理体系。按照“县有路政 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路产路权管理体系的要求,推行“县统 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模式,将镇乡、村的管理机构 和人员配置到位。完善农村交通管理办公室、交通管理站和村道养护队的设 置,建议在63个镇乡、932个建制村设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道路管护机构 和队伍。二是加强双超治理。在标准化固定治超的基础上,加强流动治超, 禁止非法超限运输车辆通行农村公路。在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 高、限宽设施,针对特殊情况,重载车辆确需反复通过特定农村公路路段 的,必须依法完善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许可审批。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公路路域 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对农村公路桥梁安全保护区以及平面交叉道口搭接的管 理;加强公路监控区的管理,确保县道10米、乡道5米、村道路3米的公 路两侧建筑控制区范围不被侵占;全面清理建筑控制区洗车场、加水点等和 非公路标志,确保路面整洁、无杂物,基本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 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犯公路路产路权的 行为,监督和指导镇乡(街道)加强乡村公路路政管理,确保农村公路畅 通、完好。四是营造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及时制定完善乡(村)规民约, 协助全县63个乡(镇)、街道办、932个建制村全部在醒目位置将爱路护路 公约刷新上墙,并鼓励沿线群众参与到爱路护路的队伍中。(四)多元化创新养护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 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根据境内乡村公路实际,落实乡村公 路管理养护人员,落实到路、明确到人。建议管养人员原则上按照乡道公路 每3公里不少于1人、村道公路每5公里不少于1人的标准进行配备,确保 相对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真正实现有路必养。二是因地制宜推行养护 模式,县道公路由县公路养护部门进行专业化养护,乡村道公路提倡承包养 护、义务养护、“一事一议”养护等模式,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 同时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和村民的作用,鼓励贫困户和低收入农 户参与村社道路日常性养护,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人员保 证。三是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属地管理原则,实施农村 公路预防性养护,注重排水系统的畅通,做到全面养护清理每年应不低于两 次(春节和汛期来临前),确保公路正常使用,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四是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指导和考核,每年定期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公管所具体 负责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技术指导和质量考核,分片区指派养护专业技术人 员,每半年对乡村公路的养护质量进行一次检查、指导和考核,考核结果与 养护补助资金挂钩。(五)多措施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一是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 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总体思路,完善农村公路客运运输网络,以城 区为中心,镇乡街道为依托,建成城区农村客运集散中心、镇乡农村客运站、 村级客运点三级运输网络服务体系。鼓励建设集客运、物流、商贸、邮政、快 递、供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服务站,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客运和农 村物流网络。二是有序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统筹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 展,优化整合城乡公共客运资源,稳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完善农村公 交首末站和停靠站站亭站牌设施,促进城乡道路客运有效融合和合理衔接,建 立资源共享、连接城乡、相互衔接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体系。三是及时更新 老旧农村客运车辆,全面提升客车性能,强化对司乘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做到车容车貌干净整洁、技术状况良好,安全性能达标, 文明礼貌待客。力争所有农村客运车辆达到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班 次、统一站点、统一票价“五统一二四是实行冷热线搭配,循环发车以及定期 发布信息,周末班、逢场班、定制班、预约班坚持分类指导,强化政策推动, 对具备安全运行条件的建制村优先通客车,协调客运公司认真解决制约农村客 运发展的主要问题,开通赶集班、节假日班、电话预约班等多种措施,满足群 众出行需求。(六)多部门推进示范县创建。一是建立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创建XX 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不是县交通运输局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县各部门 共同努力的方向。建议由县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镇乡参与,建立一个创建 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联动协作工作组,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有 针对性解决创建省级示范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将“独唱”变为“合唱。将 孤军奋战变为合力攻坚,确保创建成功。二是明确各部门、镇乡责任分工, 坚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辖区负责制。在交通项目 建设中,涉及土地占用、房屋拆迁等具体问题,由所在镇乡负责协调处理; 涉及到杆线管网的拆除,由权属部门负责搬迁;涉及到环评、林地占用、建 设用地指标等审批手续,由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限时审核办理。交通部 门重点落实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责任,全县各部门积极形成强大合力, 狠抓交通项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