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雅迪路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1221869       资源大小:53.4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雅迪路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2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2023年4月,初步设计审查阶段专家关于海绵城市部分提出意见以及回复情况如下:1)分区一和分区二滞留设施控制区域的所需控制水量计算不正确,综合径流系数不正确。回复: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详见设计说明IL 4. 5部分。2)达标判断不正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为70%,年径流污染去除率应为55. 8虬回复: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详见设计说明IL 4. 5部分。3)概算书中无海绵相关的内容,请 补充。3)豁口间距计算方法不正确。不应按IoonI长道路的水深计算豁口总宽度,应按每个豁口实 际汇水量计算水深并计算豁口宽度。回复:根据专家意见,对每个豁口实际汇水量水深进行计算并计算豁口宽度。3设计目标及设计原则3.1道路设计目标3. Ll设计目标本次设计道路为新建道路,道路LlD控制指标如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三70九(2)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以悬浮物TSS计)50%o3. 1. 2需求分析本次设计雅迪路设计全长1453. 06m,在传统开发模式下的效果分析详见下表 项目下垫面分析一览表序号下垫面类型面积(k)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径流控制率综合控制率1常规绿化带46430. 150.810.850. 192常规人行道95120.90. 13常规车行道245140.90. 1传统开发模式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满足不了控制目标要求,因此本工 程需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3. 2设计原则(1)尽量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不满足时应建议该部分雨水由周边地块进行指雅迪路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述3.1 任务依据3.1.1 设计依据(I)住建部颁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有关规定等;(2)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3)本工程道路、排水等专业设计图纸。3.1.2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重庆市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l43-2010)(6)铸铁检查井盖CJ/T 511-2017(7)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0月(8)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2016年11月(9)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3.2 项目概况本项目道路起于昌龙大道(设计速度为50Kmh的主干路),先后与规划道路1和白鹤路, 止点与五纵线(设计速度为50Kmh的主干路)平交,道路全长1453.06米,本项目道路等级为 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红线宽度为24米=4. 75m人行道+7. 25m车行道+7. 25m车行道+4. 75m 人行道,设计时速为30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3.3 设计主要内容本次设计为雅迪路海绵城市相关内容的施工图设计。4)道路纵坡V5%)时采用阶梯状雨水生物滞留带;道路纵坡N5%的道路两侧不设置生物滞留 带,采用普绿化带,保持景观整体性。5)人行道至少保证2m及以上的人行通道宽度。6)除雨水系统外的其他管网设施布置于生物滞留带时,需采用防渗措施,防止其他管网因 渗水造成的不利影响。7)道路LID设施的雨水滞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植物尽量选择对污染物去除作用佳的耐旱 耐涝本土植物。4. 2海绵设计指标本次设计道路为新建道路,根据重庆市永川区城市节水“十四五”专项规划,道路LID 控制指标如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三70%。(2)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以悬浮物TSS计)50%o4. 3生物滞留带设计4. 3.1原理道路雨水经过路缘石开孔流入生态滞留带,流经卵石区实现均匀布水和再次过滤后汇入种植 区,通过种植区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的下渗、缓冲,净化径流,缓排雨水,当雨水量超过生 物滞留带的容量经溢流雨水口溢流排到已设计雨水系统。路面雨水A雨水豁口 A 卵石区, A种植区雨水系统种植土、过滤层、砾石层溢流雨水口 一道路雨水系统收集示意图4. 3. 2平面布置本次设计雅迪路人行道宽度为4. 75m,在本次设计道路人行道靠近路缘石一侧新建2. 5m生物滞留带。 标分解,以达到海绵城市的片区控制效果。(2)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 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4)生物滞留带负责收集其自身和车行道可控范围内路面上的降雨,人行道透水砖铺装负 责收集透水糖铺装面积上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 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4海绵城市设计本次设计根据LID雨水设计管理理念,针对道路红线范围内汇水面积的雨水,优先将道路红 线范围内的雨水径流汇集进入生物滞留带进行综合处置。通过设施对雨水的储存、过滤、蒸发、 抑制降雨径流,使汇流时间延长,峰流减小,发挥控制面源污染、洪峰流量削减等方面的作用。 道路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均要求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道路范围外的雨水径流进入道路内生物滞留 带,以免对设计的综合利用设施造成冲击破坏。地块内雨水应通过地块开发建设中配套实施的低 冲击进行综合利用。本设计中采用的雨水综合利用措施不改变传统设计中的雨水管道系统(雨水管道系统设计重 现期标准为5年一遇)但是道路范围内雨水在排放到雨水管道系统前需优先通过生物滞留带进行 雨水洪峰、面源污染、径流总量进行控制。本次设计雅迪路为新建道路,单侧人行道总宽度为4. 75m,海绵城市设计选用复杂型生物滞 留设施和人行道透水糖铺装这两种LID设施。4.1 设计思路D生物滞留带在斑马线处设置人行开口供行人通行,公交停车港处不布置生物滞留带。2)采用路缘石侧壁开槽方式将道路雨水引入生物滞留带,公交停车港及道路交叉口处仍需 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传统雨水口(转弯处以转弯段及直圆点5m范围内按照雨水口布置原则进行布 置)。3)生物滞留设施或透水铺装与车行道路基之间应按如下原则采用防渗措施:W6米的填方段 防渗膜敷设在靠近车行道路基一侧(后简称半包);6米的高填方防渗膜敷设于整个滞留带下(后 简称全包);在填挖交界处防渗应与土工格栅相协调。4. 3. 5设施工艺设计计算(一)生物滞留带设施计算本次海绵计算范围为道路红线范围以内,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及隔离绿地。设计考虑将本项 目划分为二个分区,各分区具体详见汇水分区平面图,各个排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加权 平均值(权重为各个分区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例)应不小于流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各海绵分 区面积如下:海绵分区面积表编号车行道受控 区域车行道非 受控区域常规人 行道透水铺装生物滞留带中分带绿化带总面积分区一9471453035691944015437分区二10898369293250112699023232生物滞留带设计进水量海绵城市径流控制指标设计调蓄量(容积法)V=IOHs (A + Ao)式中:V设计调蓄统计,m3Hs设计降雨量,mm,按照年有效径流控制率70%计,取21. 9mm;综合雨量径流系数,按照用地性质加权取(透水铺装地面取0.3,道路取0.9,绿地 取0.2,生物滞留带取1.0);A一车行道可控部分汇水区域面积,hm;A0一滞留带直接接受降雨的面积,hmo进水量计算详见下表:生物滞留带服务区设计进水量编号车行道可控部 分()2)车行道不可控 部分()2)生物滞留 带(Hl)透水铺装 (m2)综合雨量 径流系数进水量 (m3)分区一9471453194435690. 75198.29分区二108983692269950110. 75239. 26生物滞留带设计计算生物滞留带的设计有效调蓄容积Vs=V-Wp4. 3. 3纵断面布置道路纵坡5%采用阶梯状雨水生物滞留带,道路纵坡的道路两侧不设置生物滞留带,采 用普绿化带,保持景观整体性。4. 3. 4竖向布置生物滞留设施带最小深度:H=H1+H2+H3+H4+H5式中:式中:H1为了满足灌木生长需求,最小种植土厚度取50cm;H2设计持水区深度,取20cm;H3砂滤层厚度,取IOCm;H4砾石层厚度,取30cm;H5一超高,雨水豁口与最高持水区高差,10cm。生物滞留带竖向布置示意图分区设施类型服务面积(m2)年有效径流总量控制 率(%)年平均径流总量控 制率(%)分区一生物滞留带114158075. 63透水铺装356970车道不受控45310分区二生物滞留带135978066. 16透水铺装501170车道不受控369210年污染总量控制率复核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生物滞留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取75%,透水铺装取70%, 中分带绿化带取50%o则项目总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55. 6%,满足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不小于50% 要求。能够有效控制设计范围内的初期雨水携带的污染物量。经计算,本项目道路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为70%,满足规划要求。具体详见下表:年污染总量控制率复核编号年有效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分区一75.6366.31分区二66. 1648.52合计7055.64. 3. 6路缘石进水豁口设计本工程车行道的路缘石采用等间距豁口形式(具体详见大样图),尽量使雨水以片流的形式 沿道路纵坡均匀进入设施中,集中入流处散铺卵石消能。1)车行道汇流时间计算公式(JTGT 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如下,设计重现期P=5a:式中,m地表种类参数,沥青路面取0. 013L汇流长度,本工程中,l = zi2+l22 ,其中Ll为道路长度(m) , L2为单侧路幅宽度 (本工程取7. 25m);i道路坡度,本工程中,其中为道路横坡(0.015) , i2为道路纵坡(本 工程取最不利坡度0.03)。经计算本工程IOOm道路汇水时间为3. 61mino 式中:Vs生物滞留带的设计有效调蓄容积;(本次设计将设施顶部蓄水空间作为有效调蓄容 积,设施结构内部的介质主要是作为雨水的过滤和缓排作用层)Wp渗透量,m3;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渗透设施的渗透量按照下式(达西定律)计算:Wp = KJAsts式中:a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可取0.50.8,本次设计取0.8;K一平均渗透系数,ms,本次设计取5X 10-6ms;J一水力坡降,一般可取J=I.0;As有效渗透面积,m2;ts 一渗透时间(s),取值7200s。滞留设施渗透量计算详见下表:渗透量计算表编号生物滞留带面积(m2)渗透量(m3)分区一19

    注意事项

    本文(雅迪路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