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触电现场处置方案.docx

    • 资源ID:1221391       资源大小:10.4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触电现场处置方案.docx

    触电现场处置方案一、总则L危险分析触电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不直观、不明 显,而事故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 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 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施工现场范围内发生触电事故的现场处置工作。二、事件特征1、事故类型使用电动工具与临时用电闸箱触电"吏用施工电源触电;现场 集中控制的开关柜配电间堆放杂物,防雨、防潮不当导致触电宿舍、 综合部、活动板房配电线路短路接地;施工现场及生活电源没统一布 置,乱接电源及不规范接法造成触电。2、危害程度当人体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 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皮肤 金属化,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部位较多,发生 触电事故几率大,危害严重。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1)高、低压交流系统无接地或防漏电系统失灵发生漏电。(2 )无证人员乱接乱拉电线、无证操作。(3 )人员误操作导致漏电。(4)大雾、雷雨等自然灾害导致漏电。(5 )设备绝缘受损放电、爬电现象。三、应急及职责L现场指挥:由项目经理或者值班执行经理担任;负责现场指 挥及事故升级预警上报工作。2、抢险组员:最初发现触电受伤人员的员工;负责现场的急救 工作。3、支援组员:当班其他员工;负责对外报警和汇报领导。四、应急处置程序任何人发现发生触电事故后,应立即向运行人员报警,运行当 班项目经理接到报警,立即汇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和应急综合部, 并指派人员到现场核实,要求其反馈现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作救援 处置。待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人员赶到现场后,应向应急救援指挥人员 说明情况并按指挥人员的命令执行。L事故升级及预警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公司级应急综合预案。(1)当有人员受到触电重伤晕迷、停止呼吸或心跳停止时;(2 )当有多人受到轻伤或伤情不明确、不断恶化时;(3)应急现场总指挥觉得应提前预警的其它情况。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施工现场及其它与有关的工作场所 发生触电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立 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启动本方案。(2 )进入应急状态后应立即用最快方式通知工作组人员迅速结 集,并立即通知施工现场各班组长立即停止施工生产工作,现场救护 人员对伤者进行救助,根据伤者情况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专业救护 人员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并其他无关人员进行撤离,保护好事故现场。3、现场紧急救护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在脱离电源中,救 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 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如触电者处于高处, 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触电伤员如 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触 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 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 伤员头部呼叫伤员。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 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或医护人员接替救治。4、紧急救援:(1)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 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2)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 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 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 异物推到咽喉深部。(3)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须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 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 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 减少,甚至消失。(4)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 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 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lL5s°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博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 时进行胸外按压。(5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呼吸的吹气量不需 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 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6)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 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7 )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辂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 提。确定正确按压位辂的步骤:(8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 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 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9)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 压位置。(10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 的按压姿势。(11)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 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 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12 )以髓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 骨压陷35厘米;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 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 可以触及颈动脉博动。(13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 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 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 止。(14 )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 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完全复苏。3、事件报告流程(1)发生触电伤害伤亡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报警。(2 )当班项目经理接到报警立即汇报应急总指挥或应割宗合部。(3 )事故的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4)人员受伤的程度,典型症状等,受困人情况、人数等;(5)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它应对措施;(6)现场救治所需的专业人员及设备;五、注意事项L若触电事故发生在生产或施工现场,进入现场的施救人员必须 戴安全帽;2、现场施救时要将伤员移至安全的地方;3、现场施救要正确及时,严防造成伤员伤事扩大;4、联系医疗单位救治时必须以就近为原则;5、如伤者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 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发生事故;6、现场保卫组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注意事项

    本文(触电现场处置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