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第二十七章 仁者.docx
-
资源ID:122046
资源大小:8.5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第二十七章 仁者.docx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第二十七章仁者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上一章韩非子告诉君主保全国家不能依靠仁义,而是要靠明法察谋。中国五千的历史总是在法治与仁治间缠绵,乱世主讲法治,和世主讲仁治,法与仁就像太极图中的阴与阳,看社会环境与时代需要而不断变化,此起彼消。法治的好处是将国家发展的目标与战略都可以制度化、规则化,不会随人的喜好而随时改变。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贤明的君主通晓了富国强兵的办法后,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社会管理与国家治理最害怕的就是朝令夕改,因为政令的改变,意味着大量的社会资源与人力的浪费,这是中央集权制社会必须谨防的一点,也是我们实行民主集中与集体决策的原因。资本主义社会讲自由的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依靠市场来调动与调节,而社会主义社会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从根本上来讲还ea4-与政府的标准与规范。地方主官与政府的行为同样要遵守法律,绝不能将个人与政府的意志强行凌驾于法律之上。用个人意志代替法律,滇池保护条例有明确的规定,但地方主官与政府、房地产开发商都明知故犯,借所谓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肆侵占保护区土地,这就是“仁义”治国的后果。韩非子给出了 “故存国者,非仁义也的定论,接着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论说,他说“仁者,慈惠而轻财者也;暴者,心毅而易诛者也J意思是:讲究仁义道德,也就是要博爱慈惠并轻视财利;为人暴戾,也就是心地残忍并轻易杀伐。“慈惠而轻财”这是仁者的特质,博爱慈惠这是先天本性,但轻财不是,这是后天教育与修行的结果,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特质不好,我们只能从人类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的角度的讲,“慈惠轻财”不好。以慈惠为核心的仁义道德不适合治理国家,原因我们在前文讲过多次。至于“轻财”是不适合社会的发展,这里的“轻财”不是轻视财货,而是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货,创造财富与贪图财富是两个概念,同样,勤劳致富与不劳而获也是两个概念,虽然占有的财富社会是多么的混乱而残酷。在讲述中国文化时,我们总讲“仁义”是多么美好,而忘记了仁义的对立面暴戾。仁义亡国不好说,但暴戾亡国是一定的。【仁者,慈惠而轻财者也;暴者,心毅而易诛者也。】仁与暴,都是人为的结果,都是以人为中心。如果不以规则为中心,只讲仁爱,而看不到暴戾,这是不全面不客观的,没有按辩证的思想考虑与观察事物。我们只所以讲依法治国,就是人类的自主意识无法约束自己的人性。规则建立了标准,规范了行为,只求遵守不论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