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阶地的再理解附微专题:蒸发.docx
河流阶地的再理解,附微专题:蒸发1.讲义1?概念1?主要形成过程2?河流阶地与人类活动3?例题训练4?参考答案5?参考答案79999 【知识背景】9? ?蒸发的概念9?蒸发概念:9?表示方法:9?蒸发量9?蒸发能力一一最大可能蒸发量9?实际蒸发量10? ?影响蒸发的因素11?影响蒸发(强度或量)的因素11?【试题链接】12? ?【答案】 151.讲义概念三级阶地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 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主要形成过程外力作用十内力作用。先侧蚀和沉积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河漫滩;地壳抬升,流水下蚀,使得原来的河漫滩高于一般洪水位,原先的河漫 滩形成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就能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早期具有宽谷的河流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多次抬升,河流多次F切,形成多级阶地河流阶地与人类活动阶地是农业发展、聚落选址、建筑布局、沉积矿床及研究地质活动等的理 想或重要场所。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无论生活用水还是生产用水,水量都有保 障;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粮食足仓縻实,仓縻实而人口多;阶地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携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 砂矿,如金、锡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通过对河流两岸阶地岩层的研究,可以推测该地的地质运动,如褶皱、断 层等。例题训练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抬升时,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 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似于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阶地按从下到上(由新到老) 依次命名为Tl、T2O青衣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流入四川盆地。图为 青衣江沿线各阶地不同时期的河流下切速率(毫米/年)示意图。据此完成13 题。T2-T1时期T3-T2时期T4-T3时期T5-T4时期T6-T5时期T7-T6时期图61 .毛家坝T5、T4、T3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速率的变化是A.不断加快B.不断减慢C.先变快,后变慢D.先变慢,后变快2 .影响栗子坪和阳坪现有阶地数量的主要因素是A.基岩软硬8 .海拔高低C.河谷陡缓D.流量大小3.各时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随时间A.往青藏高原方向变化B.由东西往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变化C.往四川盆地方向变化D.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往东西变化?.参考答案1.C2.A3.C一个地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 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即河流阶地。同一时代河流阶地在河流 纵剖面上的连线称河流阶地位相。下图示意长江三峡及其附近河谷阶地位相。A.庙河香溪巫山奉节B.奉节巫山巴东云阳C.巫山巴东秫归万县D.万县云阳奉节巫山5.奉节巴东河段阶地级数较多,原因是该河段A .附近山地海拔高B.地壳下陷幅度较大C.地壳抬升更明显D.软硬岩层相间分布参考答案4. D 5. C4 .河流阶地是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而形成 的。河流谷地可以发生多次淤积和下切,从而出现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 的最低一级阶地,称第一阶地(形成时间最晚,海拔相对最低),所以比较现代河 床的高度应对比海拔最低的阶地,据图示可知在众多的第一阶地中海拔由高到 低的是万县、云阳、奉节、巫山、巴东、梯归、香溪、庙河,河流上游处较下 游地势相对更高,所以第一阶地的海拔高度一定程度反映出河流的上下游关系, 故此判断河流的流向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是万县、云阳、奉节、巫山、巴东、梯 归、香溪、庙河,D正确;奉节在庙河的上游、云阳在奉节的上游、万县在巫 山的上游,ABC错误。故选D。5 .河流阶地是由河流的下切侵蚀和两岸地壳的间歇性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 的,奉节巴东河段阶地级数较多,说明地壳间歇性抬升次数更多,抬升更明 显,C正确,B错误;河流的下切侵蚀和地壳的间歇性抬升与附近山地的海拔高 度无关,A错误;软硬岩层相间分布,不利于河流持续下切侵蚀,不利于多级河 流阶地的形成,D错误。故选C。澜沧江沿线山高谷深,河谷多呈“V”字形,沿江阶地发育较少,但在中游 某地却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如图)。阶地发育在澜沧江右岸,全部为基座阶地(谷 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在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的情况下形成)。阶 地面上的砾石成分复杂,磨圆度较高。据此完成下面问题。O IOOIIOO2100 距离6.该河段左、右两岸阶地数量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岩层坚硬程度的差异构造运动的差异河流凹凸岸的差异地转偏向 力的影响A.B.C.D.7 .与阶地T6相比,阶地T5形成的年代A.地壳上升速率慢8 .地壳上升速率快C.河流径流量大D.河流挟带的泥沙多8.阶地面上的砾石磨圆度较高,是因为A.距离河流近B.距离河流远C.搬运距离长D.搬运距离短?.参考答案6. B 7. A 8. C6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正确;河流凹岸遭受侵 蚀可能无法形成阶地,已经形成的阶地也可能因遭受侵蚀而消失,正确。同 一河谷两侧的岩层坚硬程度差异应不是很大。如果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 半球河流向右岸侵蚀,右岸的沉积物沉积环境差,难以在右岸形成如此多的阶 地,错。综上所述,正确,故选B。7 .与阶地T6相比,阶地T5面积较大,且阶地面倾角较小,说明阶地T5 形成时期,该地区地壳较稳定,地壳上升速率慢,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A正确,B错;阶地T5与阶地T6形成时期,河流径流量难以确定,C错;阶地 T5形成时期,该地区地壳较稳定,地壳上升速率慢,河流的流速相对较慢,河流 挟带的泥沙少,D错。故选A。8 .河流阶地都是在河流沿岸形成的,只是受地壳抬升或河流下切侵蚀等因 素的影响,阶地的海拔有所差异,阶地上的砾石磨圆度与距离河流的远近无关,AB错;磨圆度是指岩石或矿物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冲刷、滚动、撞击后,棱角 被磨圆的程度。一般来说,河流搬运砾石的距离越长,或经过反复搬运,阶地 面上的砾石磨圆度越高,C正确,D错。故选C。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主脉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蚀山前冲积扇从 而在河流东西两岸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下图示意该河段地质构造剖面及阶地 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保EGfQj乌弊木齐河粉砂m河淘相碌匚黄土/黄土状沉枳物9 .与阶地T2相比,阶地T4形成年代更晚形成时地壳稳定时间更长地表沟壑更多形成时地壳 抬升时间更长A.B.C.D.10 . T5、T7处阶地面上的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可能来自于A.基岩风化B.山地崩塌C.流水沉积D.风力堆积参考答案9. C10. D9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和地壳稳定、河流侧蚀堆积的 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 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抬升运动;阶地的位置越高,形成时代越老。图 示显示T4位置高,形成时间较早,错误;T4比T2更宽阔,说明T4形成后, 地壳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经历下一次抬升,T2面积窄小,说明形成后没多久 就经历地壳的下一次抬升,正确;T4形成后,地壳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受 外力作用时间长,与T2相比地表沟壑多,正确;形成时地壳抬升时间长短决 定阶地高低,图示中T4比T2阶地抬升低一些,说明抬升时间短,错误。故 选Co10 .结合该阶地所处的位置可推测,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最可能主要来自 蒙古-西伯利亚或中亚荒漠地区,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D正确;基岩风化和黄 土无关,A错误;山地崩塌中除了黄土外应该还有大量砾石等其他岩石,B错误; 流水沉积主要是砾石和粉砂,黄土占一小部分,C错误。故选D。?.【知识背景】?. 1.蒸发的概念?. 1.1.蒸发概念: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气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蒸发使地面的 水分升到空气中,而降雨降雪是空气的水分落到地面上。它们不仅是两个相反 的过程,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1. 2.表示方法:?. 1.2. 1.蒸发量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过蒸发而散布于大气中的水量,以mm计。?. 1. 2. 2.蒸发能力一一最大可能蒸发量蒸发力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的条件下,保持水分充足供应时的蒸发量, 又称潜在蒸发量或最大可能蒸发量,用mm表示。气象部门测量一个区域蒸发量都是在器皿中放入水测量,然后得出一个区 域的年蒸发量,可以称为理论蒸发量,但与实际是有所差别的。一个地区.温越看尚黑器薪就越强。我国 的西北地区蒸发能力很强,由于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所以气候干旱。此处 所描述的蒸发量应该是理论蒸发量,根据水量平衡理论,西北地区的实际蒸发 量与降水量应该大致相当的,实际蒸发量远远小于理论蒸发量。?. 1.2. 3.实际蒸发量实际蒸发量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能(可以)蒸发的数量。很湿润的地区,气象站 测量的蒸发量大约是自然蒸发量的60%o所以利用它粗略分析蒸发量的差别还 是可以的。但是在干旱地区气象站测量到的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就有非常严重 的偏差。在极度干旱的地区,降水量很小,它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是相等的。例 如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气象站测量的年蒸发量是3700mm,然而实际情 况是那里的年降水量不足IOmm厚,所以当地自然条件下可以提供的蒸发量最 多也就是10mm,也就是说实际蒸发量只有IOmmo?. 2.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蒸发(强度或量)的因素温度:温度高蒸发强风:大风蒸发强水域面积:面积大蒸发强降水量:降水量是蒸发的基础(干旱地区蒸发强度大,但蒸发量少)C *?. 2. 2.【试题链接】【2017年全国一卷】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 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 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3题.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3时尸EW,即严坡<±x 洪积扇-> <-河谷-><-湖盆 f <-河谷>+洪积扇 f 面III面11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解析】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根 据材料可知,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 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故选:Co12 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解析】洪积扇、河谷、湖盆均为砂质碎屑物质,易下渗含水量较多,在 干旱环境下蒸发旺盛;而坡面为基岩且坡度较大,不易下渗含水量少,几乎无 水以供蒸发,故蒸发量最小.故选:Ao13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种植大量耐旱植物会吸收地下水,增 加下渗,导致地表水资源减少,“盐湖面积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