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2015年工作总结.docx
共青团湖州师范学院委员会2015年工作总结2015年校团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 五中全会、团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有关会议精神,和学校第三次党 代会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思想引领为核 心,以成才服务为主线,以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根本,积极服务学校 发展大局,凝聚青年力量,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湖州大学奉 献青春力量。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着力强化青春引领思想阵地1 ,突出“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引导。以 纪念五四运动、庆祝建党建国等时间节点为契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完善团日活动体系,坚持团日活动与大型主题活动相结 合,共组织了大学生论坛巡回演讲14场,“青春献礼党代会”等主 题团日活动7次,着力强化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与此同时,在 全校层面通过团校、专题讲座、座谈研讨、展览参观、主题征文、电 影赏析等形式,从点到面的结合,从小话题到大话题的结合,实现了 团员、团支部、学院团委、校团委的有效联动,团结带领青年学生为 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才华。2 .结合新媒体集聚青年力量。高度重视青年成长成才的渴望,形 成互联网时代下的多元化育人体系,基本实现对网上团员青年的有效 覆盖,在“线上”占领主阵地,并结合“线下”的实际工作,开展了 “核心价值记心头”“君子之风”等系列活动,实现对青年教育的有 效引领。目前,全校各级团组织共开通微博30余个,微信公众平台 20余个,QQ群300余个,初步建成了 “校团委-学院团委-团支部一 团员”四级微博微信体系,学校现有微记者团15人、网络评论员、 宣传员3946人,初步建立“网站+微博+微信”三位一体的网络共青 团互动平台,被授予省优秀微记者团荣誉称号。3 .培育选树青年榜样。一年来,共评比表彰优秀团员451名,优 秀团干部761名,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8名,更有10余名团员青年 得到团省委、团市委的嘉奖,先进青年的带动作用成效显著。与此同 时,在每年选树的青年榜样中,注重激发他们的示范作用,开展以“无 梦想不青春”为主题的大学生论坛榜样交流活动,通过他们在专业 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业经历等各方面的经验分享,有胡前 俊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和鼓舞了一大批青年学生,激 发了团员青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诸多青年典型的励志故事让越来越 做的青年学生走上更加优秀、先进的队伍。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纵深推进团员青年奋发有为1 .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活动。以新苗人才计划挑战杯为龙头, 积极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这项中心工作,大力激发青年学生投身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的火热实践。积极做好2015年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的申 报工作,目前,共有31项作品成功立项。努力扶持校第六届明达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为浙江省挑战杯系列竞赛做好项目培育 准备,共有132名学生参与到2015年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 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终荣获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的好成 绩。此外,为释放广大青年学生创新潜能,开展了创新创业是大学 的重要课程主题的“我与校长有个约会”活动,会上,与会代表各 抒己见,畅谈创新创业,涌动创新源泉,校长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创新、 投身科研,让创新创业在校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风尚。2 .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我校开展大学 生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今年依然推行个人专业实践和主题团队实践 相结合的实践模式。以学习宣传习近平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契 机,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顶层 设计上,注重创新,认真组织201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 会实践活动,以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为主题,内容涉及理 论政策宣讲、深化改革观察、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文化艺术、 爱心医疗和美丽浙江建设等各领域,共组建团队65支,有1439名 大学生志愿者和55名指导老师参与到主题实践中来,大力营造了感 恩社会,服务社会的氛围,扩大了我校实践品牌的辐射力。同时, 今年我校还推出了盛夏创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8名成员运用一万 元启动资金进行为期一周的自主创业,再充分利用创业累积的资金进 行省内外素质拓展,最终圆满完成预定目标。实践成果在全省评比荣 获佳绩,校团委、各实践团队共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1名,省级 “优秀团队”2支、“先进个人”4名。3 .扎实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跃上新台阶。充分依托各学院学 科专业优势,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立足湖州,面向全国,打 造具有工作质量、层次和特色的“校地共育”志愿服务新格局。积极 构建道德践行与专业成才相结合、服务社会与自我服务相结合的大学 生志愿服务机制,打响志愿者工作品牌。目前约有16000余名在册志 愿者,志愿者一年来参加服务时间总和达47135小时,商学院“关注 自闭症儿童”、医学院“阳光医疗服务团”、体育学院“全民健身” 等项目已经成为了全省具有示范性的品牌服务项目,其中“关爱自闭 症儿童志愿服务团2015年荣获全国志愿助残阳光基地等荣誉,CCTV 朝闻天下栏目更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今年我校志愿服务工 作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作优秀奖。在支援欠发达地区的志 愿者工作中,动员并选拔1名赴丽水从事乡镇基层工作。积极承担第 六届“环太湖”国际自行车赛等大型城市赛会服务工作,我校近225 人参与其中,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力展现了我校青年志愿者 的品牌影响力、社会公信力、核心竞争力。4 .全力打造精品文化活动。坚持“一院一品”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建设平台,一年来,相继举办了读书月、外语节、科技节、体育节、 社团活动月等系列文体活动,此外,第十六届校园歌手大赛、“明达 杯”辩论赛、主持人大赛、红五月歌咏会、元旦文艺晚会也陆续在校 园落地开花。依托大学生艺术团学分制试点建设,共招收有声乐、相 声、器乐、书画等方面艺术特长的会员达IOO余名,既为有基础的青 年进一步培育艺术特长、普通学生接受更多的艺术熏陶创造更好条 件,又为参加省市级各类艺术赛事做好节目储备工作。在2015年浙 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 1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2项、优秀指导教师奖3项,学校获“优 秀组织工作奖”。今年,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积极开展大禹纪念 歌传唱,渲染了校园浓厚高雅的艺术文化氛围。继续办好高雅艺术 进校园活动,分别联系浙江话剧团和浙江交响乐团为全校师生带来了 话剧孔子和交响音乐会反法西斯70周年中国情专场演出。5 .组织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向团员青年发出 “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倡议,着力开展课外体育锻炼 活动,充实体育节活动内容,促进青年同学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精 神气息,今年,分别在东、西两个校区操场开展“君子之风,活力青 春”健美操和太极拳带操活动,共有IOOOO余人次参与其中,激发青 年同学的锻炼热情,在校园中形成强大的运动风尚,在师生间形成广 大影响力。三、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努力推进青年队伍健康发展1 .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加大对二级学院团组织的资助扶持力度, 在经费、资源上向基层团组织倾斜,激发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改进评 价激励机制,在考核内容上,摒弃陈旧考核项目,跟上当前工作节奏, 并逐步凸显重点工作所占份额比例;在考核方式上,逐步将定性考核 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将常规工作考核和特色工作考核相结合;对考核 过程的把握上,严格考核、评估、奖惩,增强考核权威性和约束力, 以此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2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以“青春献礼党代会,支部引领新风 尚”为主题举办校第八届团支部风采大赛,充分发挥了方向标、加油 站、制高点作用,校团委持续把握“一项赛事,二项进程,以评促建, 重在发展”原则,即学院预赛,学校决赛,团支部参与率和团员参与 率均达到90%以上,努力实现各团支部完美“自转”。今年在各学院 进行院赛的基础上,27个优秀的团支部在舞台上绽放青春风采,通 过比赛,凝聚了团员的向心力,提高了团支部的战斗力。不断完善团 工作的运作机制。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加强和创新团的组织领 导机制,在经费资源上向分院倾斜,提高分院工作积极性。完善评价 激励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常规工作和特色工作结合的考核办 法对学院共青团工作进行考评,推动基层团组织与校团委方向保持一 致,百花齐放。3 .打造高素质团干部队伍。高度重视团学干部队伍的培养,通过 "6nion”学生会晚会、“ Running youth,等校院两级学生会学生 干部联谊活动,拉近了校院学生干部之间的距离,又鼓舞了学生干部 敢为先锋军、排头兵的锐气。指导学生会更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始终坚持扎根于同学、服务于同学,着重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广 大学生的正当权益,并不断加强自身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更加重 视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规范社联管理 的基础上,加强指导、服务和社团骨干培养工作,开展第十四届“联 奏五彩社章,吟颂君子之风”社团巡礼周,共招收会员6456名,汇 聚了一批汹涌澎湃的青春力量,提升了社团活动的质量与影响。此外,协调、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圆满完成了新生入 学、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闭幕式、胡谖文化节开幕式等工作, 配合团省委、团市委做好全省共青团新媒体工作座谈会、全市志愿工 作会议等,得到各级单位、学校广大师生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