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发展思路工作计划(合集三篇).docx
村委会发展思路工作计划(合集三篇)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 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以下是 小编整理的村委会发展思路工作计划(合集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第1篇:村委会发展思路工作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省选派工作要点精神,在前段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找准工作切入 点,制定了选派工作思路及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村位于嬉子湖镇中部,居高双公路南北两侧,北抵白兔湖,南达 嬉子湖北岸,西邻蟠龙村,东邻朱檀、肖店村,辖31个村民组,总户 数630户,总人口 2568人。属高岗丘陵地区,人多地少,地块零散, 农田基本设施不配套,地势落差太大,高岗地块缺水,低洼地易涝, 低洼地面积约1200亩,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粮食产量徘徊不前, 机械化程度低,达不到深松整地的标准,土质板结、恶化,阻碍了农 业的发展。全村的土地面积2800亩,人均土地亩,其中低产田占40% 以上。近年来人均产粮300公斤以下。畜牧业发展缓慢,现有大牲畜、 猪、家禽存栏分别约IOO头、600头、6000只。所有村民延用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方式。是传统的产棉区,兼种油菜,辅种水 稻的经营模式,粮食亩产约350公斤。全村人均收入约2400元(其中 大部分为外出务工收入),居全市中下等水平。二、当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营方式粗放型,虽然广 大农民对田地进行精耕细作,但是由于农村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 市场信息不畅通、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等为特征的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 的阻滞,农业的经济效益上升缓慢,不能与市场体系正常接轨,加之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大,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增产增收缓 慢;二是土地分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效率效益低下,产出与收益失衡,打消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是由 于城乡经济差异,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该村外出务工人 数达800余人,约占总人口 1/3),致使在农村生活的人口多为老幼 妇孺等劳动能力较低的人,而这些人不能较好地承担农业生产任务, 出现了弃农从工的局面,农田抛荒的势头有增无减,形势非常的严峻, 就如该村某一村民组共有15户,其中5户农田全部抛荒;四是农村资 金和人才的净流出。农村资金在追求利润的动机作用下,通过金融机 构转移到了城镇,使农村发展缺乏第一推动力;农村中文化、技术水 平高的人,又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城市,使农村发展后继无人。特别 是农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差不多都留在了城里。农村整体经济难以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无从谈起,普遍存在 着优势决定着村的集体性收入的多寡,就比如我们村,优势不明显, 村办企业空缺,集体经济尤为薄弱,唯一经济来源仅靠有限的水面养 殖,年收入仅有2万余元,加之财源建设路子不宽,又缺乏一定的项 目支撑,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二)基层组织建设1、村级组织管理制度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主要是党员结构老化, 该村共有党员63名,60数以上的党员占绝大多数,服从管理和自我 管理的意识都比较差,不重视自身学习,不愿参加组织活动,即便参 加了也是疲于应付,达不到真正的效果。2、党员队伍“双带”作用退化。一是部分党员党性观念、宗旨 意识在淡化。二是个体素质、能力在降低。一些党员习惯用老办法办 事,缺少接受新鲜事物、新知识的能力,缺少主见性、权威性和号召 性。三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作用不明显,部分党员自身能 力不够强,“双带”作用不明显,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小农” 式的营销模式,对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一窍不通, 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供求变化风险的能力较弱,党员在群众眼里降低 T “含金量”。四是部分农村“经济能人党员”存在求稳守摊,怕露 富的思想,没有在自己带头致富的同时积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基础设施及公益性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交通, 通信,水电等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动脉,但是目前就该村基础设施 建设情况来看,处于相当落实的状况,虽然几经改造得到一定程度的 改善,但是仍然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水利设施方面,目前根本没有资金 投入水利维修项目,导致水利工程维修资金短缺,一大批水利设施老 化失修、失管,导致排灌不畅,抗灾能力下降,使低洼地易涝,高岗 地块缺水造成减产。二是农田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田道路建设 严重滞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三是畜牧防疫设施差,特别是镇级兽 医站,防疫设备严重不足,根本不适应新时期动物疾病防治工作的需 要,防治经费严重不足。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村无一条村级公路,现有道路 均为一般性沙石路面,通往各村民组的道路基本上为泥巴路,路基状 况均非常差,处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状,给群众出行带来 严重不便,农民反应强烈,期望值高。3、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现村部使用的是废弃的校舍,为70年 代建设,多为危房,雨天更是“外面大雨不停,屋内小雨不断”,加 之办公设施落后,信息化建设处于空白,无法满足正常的办公需要。 村卫生诊所由各赤脚医生自己租房经营,力量难以集中,加之设备落 后,无法满足村民日常的就诊需要。没有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建 设阵地无法形成。(四)农民思想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强村经济发展之所以速度不快、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 我们的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不够更新,创新意 识不强。一是“旧”,即意识、观念、知识陈旧,还习惯于用计划经 济甚至用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的方式去工作、生产和生活。二 是“靠”,即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精神不强,“等、靠、要”思想还存 在,发展的精神动力不足。三是“怕”,即畏难情绪突出,怕这怕那, 经济意识、风险意识不强,不敢大胆“闯”,看山难、望水愁,想发 展、皱眉头。四是“懒”,即缺乏发展和创业的激情,安于现状、不 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发展思路针对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村经济发展因素,为了加快经济发 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战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突出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在村集体兴办并经营经济实体或企 业上下功夫,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加大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 新农村建设力度。1、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加 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依托优质水稻示范区建设,扩大优质品种.种植范围。2、要深入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发 展方向,按照“壮大龙头、优化机制、延长链条、规模发展”的思路, 通过引进联合、改制改造、加大扶持等多种方式,加快培育壮大一批 特色农业企业。3、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原则,引导发展新型农 村合作经济组织。(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抓住国家加大支农投入的机遇,围绕道路要“畅”、水利要“兴” 的目标,修好路、护好渠,把农业基础设施筑得牢牢实实。尽快启动 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以中心村庄建设为基础,多管齐下, 扼制乱搭乱建现象,做到合理规划、按程序审批、按要求建设。加强 各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村道路、人畜饮水、环境绿化等公共基础设 施建设,建设群众生产之余休闲小广场。绿化、亮化村庄。推广新能 源利用建设。有线电视、络等信息化服务进村入户。(三)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倡导健康文明风尚。1、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 目的,以培养种养能手、乡村农民科技人员为重点,大力实施以农村 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使全村18岁以 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 职业技能,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务工 农民。2、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坚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制定完 善村规民约,帮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深入开展文明村庄、 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努力 创造一个群众安居乐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3、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各项公开制度,使村务真正 做到“全公开、常公开、真公开”。(四)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络体系。一是建立农业科技培训络,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队伍,依托镇涉 农部门的作用,村委会设专职或兼职农技员,村小组设23个农技 示范户,形成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中心,村委会农技员为骨干,自然 村示范户为桥梁的横到边、纵到底、左右相联、上下沟通、功能齐全 的络。二是发展农村民办技术研究会。以专业户、示范户、农业技术 员和农村中的能工巧匠为骨干,以技术互助为纽带,以普及科学技术 为目的,建立一批专业技术研究会。通过办好专业技术研究会,逐步 培训一批懂技术,应知应会的农民智力群体。(五)夯实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 用。1、进一步理顺村“两委”的关系,形成村“两委”高度统一, 合作共事,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本地人办本地事的的优势, 使党的各项政策在农村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真正发挥好村级组织的战 斗堡垒作用,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2、进一步探索农村基层组织设置的新途径、新办法,以不断适 应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要求。从有利于区域化规模生产的需要出发,打 破原来按村民组和党员居住地设置党小组的传统方式,科学合理地设 置党小组,把党组织放在产业带上,平安村寨上,同时在行业协会中 设置党组织,把支部建在“协会”上,以促进党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 发挥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示范作用,实现“把新型农民发展为党员, 把党员培养为新型农民”的目标。3、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重 视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用科学发展观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 党员干部的头脑,在着力提高农村干部党员为群众服务思想的同时, 要教育引导他们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先走一步,作出示范,激励他 们带头宣传党的政策,为农民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为农民 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发挥农村党员的带头致富,带领第2篇:村 委会发展思路工作计划20x年,X村党支部、村委会将贯彻落实中共X大精神,深入开 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 年目标任务。为扎实推进村“两委”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上级党委、 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村党支部、村委会制订了 20x年工作计划, 对20x年度我村“两委”工作进行总体部署。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 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生产 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而努力奋斗。二、基本目标20x年X村的发展目标是: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得 到加强;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经济发展繁荣进步,集体经济逐步好转,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村庄规划扎实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 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三、主要措施1、加强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健全组织生活,借助党员现代远程 教育络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理论和政策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 理论政策水平;二是做好青年、民兵、妇女、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工作,充分发 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计划地培 养发展新党员,给党员队伍注入新的力量;三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干部凝聚力,培养思想 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双强”村干部,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 好氛围;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