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拱桥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龙河景观拱桥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研阶段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拟进行“山水律 动”康体服务设施建设7000平方米,便民过河跳蹬建设300米,“山水律动” 水环境整治2000平方米,夜游配套设施建设17500平方米,建设文化导视广告 标识525个,河堤整治改造3500米等,配套完善环境提升工程、配套设施建设、 综合管网工程等。初步设计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及资金情况,建设内容为:本次设计于龙河L6 公里河道上(龙河大桥至关门岩大桥段)布置亲水步道约3.2公里;过河跳蹬 5处合计689米;拱桥一座;绿化1643平方米,沿岸灯具照明夜游设施;崖壁 雕塑等滨河设施。2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桥梁工程有关规程、规定和标 准。(2)贯彻“安全可靠、适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与环境协调”的设 计理念,坚持安全性原则、服务社会原则、尊重地区特殊性原则、整体协调原 则和自然性原则。(3)依据“贴近自然、协调和谐”的原则进行桥梁及交叉的设计,在结构安 全和稳定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美学效果;合理布设各种交叉方案,促进 地方经济发展;力求控制规模,减少工程量及占地。(4)对主要交通节点进行交通分析,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立 交方案及桥型。以满足交通发展需求及周围的居民出行的方便。(5)从满足交通发展需求出发,立交布局统筹兼顾,满足城市市政规划和城 市用地规划要求,充分考虑土地征用的困难和复杂性,对建成的大型公用民用 建筑应尽量保留,以减少占地和拆迁,节约建设投资。(6)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 吸收国内外桥梁建设以及省内的成功经验。在采用可靠的技术和施工方案的同 时,力求技术先进、结构新颖。(7)便于施工、养护、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尽量减少施工时 对桥下交通的影响。(8)加强动态设计,结合工程进度及实际情况,始终贯穿施工全过程。3设计依据、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1设计依据(1)我院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实测1/500带状地形图(3)由重庆市勘测院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重庆市勘测院2019年8月)(4)已通过行洪论证,提供的行洪报告3. 2初步设计批复及专家意见执行情况暂无3.3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2019年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L-加载长度,m;B-半桥宽度,mo大于4m时仍按4m计。3. 3. 3桥面宽度:桥梁横向布置:O.梁+0.4 m (栏杆)+3. Om (人行道)+0.4m (栏杆)+0. 15=4. Imo 3. 3. 4温度作用:体系整体均匀升温、降温分别为:25。C、-25o C;日照正温差计算的温度基数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第4. 3. 12条内插取值。4地质概况(摘自地勘报告)4. 1 交通位置拟建工程位于重庆市石柱县城龙河河道段,工程起点位于关门岩大桥桥底, 沿龙河自西向东至龙河大桥底。勘察区路网较发达,交通便利。4.2 气候与水文条件4. 2. 1气候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环流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气候温和、直种性强的特点。据重庆气象局1957-2018年资料,归纳引用如下: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1066. 5mm以上,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 占全年降雨量的70%;冬季雨量最少(12月至翌年2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 2%, 月平均降雨量,1月份最少,为13. 8mm, 7月份最多,为186. 5mm。日最大降雨 量2mm (2007年7月15日),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为94. 5mmo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 4,极端最低气温为-4. 5。C (1961年1月 17日),极端最高气温42. 5C (2006年8月29日)。多年月平均值,1月份最 低,平均气温7. (TC; 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9. 6(。湿度: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内分配以12月最大,为 87%;以8月份最小,为74%。绝对湿度为7.5毫巴。霜冻期:日期一般为1020天,雾日数多达2035天,年均日照约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 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 1499.3-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lo7-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1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19)3. 4 桥梁技术标准3. 3.1设计基准期及设计安全等级:(1)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设计使用年限30年(2)设计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系数取Ll(3)环境类别:I类(4)设计洪水频率:常水位531. 36Om(5)桥下通航:仅小型游船,按3x2. 8m考虑(6)桥梁是否属于漫水桥:是3. 3. 2设计荷载:作用在拱上的人群荷载,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当加载长度为20m以下(包括20m)时:W=5x (20-B)/20(kPa)当加载长度为21-100m时:W=5-2x (L-20)/80X(20-B)/20(kPa)式中:W-单位面积的人群荷载,kPa;本次钻探揭露层厚O. 60m-ll. IOmo细砂(Q4p1):主要为细砂,不均匀夹10%35%漂石、卵石,呈浅黄色、 黄灰色,松散稍密,饱和,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本次钻探揭露层厚0.70m 3. 50mo/->fc先虫4. 4.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s-Ms):红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富集砂质,呈砂 质条带、结核、斑块状。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饱水易软化, 失水易开裂。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为本场地次要岩层。由风化程度不同,主 要分两个亚层:强风化泥岩:色泽暗淡,风化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岩芯呈碎块状、 薄片状、少量短柱状,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部分手可捏碎,岩质 极软。钻探揭露层厚0. 90m2. 20m。2中等风化泥岩:少部分段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其余绝大部分段裂隙 较发育,岩石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岩质软,锤击声哑,无回弹, 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钻探揭露厚度1.60m10.90m.砂岩(,s-Ss):灰白色、灰色。矿物成份以长石为主,次为石英及岩 屑。中粒结构,中巨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该层零星分布于场地,本次 只在BCZKI5有结露。由风化程度不同,主要分两个亚层:强风化砂岩:色泽暗淡,风化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岩芯呈碎块状、 短柱状,锤击声哑易碎,无回弹,岩质极软。钻探揭露层厚0.70m。2中等风化砂岩:色泽新鲜,裂隙较发育,岩石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 长柱状,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岩质较软。4. 4.3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特征拟建场地内基岩埋深3.8014.90m;基岩顶面坡度角受原始地形控制,与 地面坡角近于一致,总体低处倾斜。据钻探获取岩芯的实际情况,将场地内基岩划分为强、中等风化带,其特1333. 3 小时。4. 2. 2水文拟建工程位于龙河内,龙河河段宽约100120m,水流由东向西,水深约 0.2-3. 0m,勘察期间水位约546-551. 50mo根据现场调查,勘察期间为枯水 期,河流流量较小,场地受其影响较小。丰水期,河道内水位稍高,对拟建工 程影响大;不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4. 3 地形地貌场区属四川盆地东部宽谷缓坡之剥蚀低山地貌。区内地貌形态主要受构造 及岩性的控制,沿构造裂隙在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宽缓的树枝状的沟谷、孤 立的残丘及陡崖地貌景观。拟建建构筑物均位于龙河内部,横跨龙河布设,河道区地貌属构造剥蚀低 山地貌,河谷斜坡地形,现状地形沿线起伏较大,河道纵坡坡角约515。, 两岸岸坡均已采用重力式河堤挡墙支挡。地势总体呈东高西低,场地中等复杂, 场地内沿河床最高标高约552m,最底标高542m,相对高差约IOm。4. 4 地层岩性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地层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 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洪积层细砂4位)、第四系冲洪积层卵石(Qj+P), 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jS),由新到老分述如下:2. 4.1第四系全新统(QD素填土(QJ):灰色,混凝土,较坚硬,胶结较好,取芯呈柱状长柱 状,节长1540cm,分布与沿岸既有建筑物段,本次钻探只在BCZKl,有结露, 揭露厚度 3. 20m (BCZKl) o卵石(QjM):黄灰色、灰色,稍密中密,饱和,硬质物为卵石、卵 石,硬质物之间充填细砂砂。硬质物分布极不均匀。母岩多为中风化石英砂岩, 含有少量变质岩。漂卵石多为椭圆形、次圆形,还具有少量不规则形状,漂卵 石磨圆较好,分选较差。卵石粒径为20100cm,含量约为1030%;卵石粒径 为2. 020. 0cm,含量为IO50%,其余占约515%。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上属于稳定场地,见图2.5T。受区域构造应力及外动力地质作用影响,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场地及邻近 基岩露头中可见二组构造裂隙:裂隙I:裂隙面产状为8090° Z80-85o ,优势产状面平85° Z85o , 闭合微张,间距0. 83. 5m,延伸长1.55. 5m;裂面多呈闭合微张,局部 充填,裂面不平,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裂隙面产状为165175° N6570° ,优势产状面平170o Z 67° ,面平,闭合微张,间距1.24. 5m,延伸长1.86. 5m。裂面多呈闭合 状,无充填,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地裂隙发育程度为较发育;强风化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中风化岩体为 薄厚层状构造,故定性判定中风化基岩的完整程度属较完整。4.6 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未发现古河道、沟浜、墓穴、地下碉室等 其他地下埋藏物。岩石层位连续稳定,无破碎带、软弱夹层分布。场地及附近 未发现滑坡、崩塌、塌陷、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 灾害。4.7 场区水文地质条件4. 7. 1地表水拟建工程龙河段从上至下由6#拦水坝、7#拦水坝、8#拦水坝、K1+417. 86 引水坝分成5段。里程K0+000-K0+317. 04段受6#拦水坝调节水量,该段常水位551. 11- 551. 26m,水深约 0. 53. Omo里程K0+317. 04K0+638. 02段位于6#拦水坝、7#拦水坝之间,受7#拦水 坝调节水量,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