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
太山一路南延伸段(K0+000Kl+220. 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4、道路工程地质评价131. 1场地现状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34. 2地震效应评价134. 3道路工程地质评价与工程措施建议155、路基评价205. 1路基均匀性及干湿类型评价205. 2特殊性土评价205. 3地表水体对拟建工程的影响评价205. 4路基持力层及路基建议206、结论建议211、前 言41. 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41.2 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依据41.3 勘察等级41.4 前期工作51. 4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61.5勘察工作质量评述62、场地气象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82. 1地理位置及交通82. 2气象水文82. 3地形地貌82. 4地质构造82. 5地层岩性82. 6水文地质条件92. 7水土腐蚀性判定92. 8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9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93. 2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103. 3 土、石工程分级及可挖性123. 4地基承载力确定13附图:1、工程地质勘察平面图(1:1000)1张2、剖面图(1:500、1:200)30 张3、钻孔柱状图(1:100)2张附表: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附件:1、合同2、委托书3、纲要4、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5、波速测试报告6、外业见证报告1. 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依据本次勘察主要依据:1、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On)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公路土工实验规程JTG E40-2007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7、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合同、委托书要求执行。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本工程的设计提供拟建区内岩性特征及其物理力学参数资 料,根据勘察委托任务本次勘察具体任务是:1、查明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2、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岩土类别、地质构造,厚度及其工程特征;3、对场地及道路两侧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4、对拟建物采取的基础类型、基础持力层进行分析评价。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6、提供岩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提供地基基础设计的有关岩土参数。1. 3勘察等级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划分,该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 级,场地类别为中等复杂场地,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乙级,由于填方边坡最高达1、前言1.1 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 00)道路项目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园,本项目设 计单位为。受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该工程进行一次性勘察。拟建项目位于,E标准分区内,太山二路南延伸段位于绕城高速南北两侧,悦复 大道东侧,悦港北路以北区域,分布于悦港中路南北两侧。太山二路南延伸段道路工 程总体自南向北展布,起悦港北路,起点里程桩号K0+000,坐标X = 91040. 732, Y = 62274. 105,设计起点高程264. 141m,本次委托范围为(KO+000Kl+220. 00)本次勘察 终点里程桩号 K1+220. 00,坐标 X = 92230. 058, Y = 62353. 169,设计终点高程 291. 693m, 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为40kmh,道路全长2200. 00m,标准路幅宽度26m, 为双向4车道;拟建道路均为路基工程,道路两侧形成边坡具放坡条件,边坡安全等级一级,设计 拟采用分阶放坡处理,挖方区考虑基岩按照1: 1放坡,遇土层按照1: 1.50放坡。挖 方边坡第一级坡高8m, 8m以上每8m为一级,各级边坡间留2m宽碎落台,碎落台设 2%4%的外倾斜坡。挖方边坡坡顶外有雨水向路基范围汇集时,在坡顶外4m占地红线 内,靠占地线一侧设置截水沟,顺地势通过跌水或急流槽接入涵洞,排出路基范围。 填方区设计:全线路堤利用路基挖方中的符合填料要求的土石填筑,填方边坡上部8m 为第一级,坡比1:1. 5, 8m16m为第二级,坡比1:1.75, 16m以下每8m为一级边坡, 坡比1:2,两级边坡间留2. Om护坡道。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 置临时排水沟。对于已建道路直接采取对接方式,对于规划道路设计标高采用平接,先建本道路, 规划道路后期修建。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判定表(表二:初步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 果地项J 场及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 项目。本次勘察场地复杂等级为中等复杂场 地。不需进 行初步 勘察他设地 注i-场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 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 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本次勘察场地无不良地质发育。不需进 行初步 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 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 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陡坡影响面积不到建设场地面积的10 %。不需进 行初步 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 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本次勘察项目场地离三峡库区外侧水 平距离大于IOOmo不需进 行初步 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 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 场地。本次勘察项目场地内无矿产采空区或 地下洞室。不需进 行初步 勘察他设目 其建项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n?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 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本次勘察项目为道路勘察。不需进 行初步 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本次勘察项目为道路勘察。不需进 行初步 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IOOoonIz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 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本次勘察项目为道路勘察,无隧道。不需进 行初步 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 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 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 交桥梁。本次勘察项目为道路勘察,无桥梁。不需进 行初步 勘察注:1、判定结果为“需进行初步勘察”或“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需进行初步勘察”的工程将本表纳入该工程初步勘察文件12. 37m,挖方岩质边坡最高达22m,为超限边坡,破坏结果非常严重,边坡安全等级 为一级,勘察等级提升一级,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甲级。表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判定因素场地特征场地类别场地 复杂 程度复杂中等 复杂简单地形、地貌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地形坡角一般525°中等 复杂岩层倾角(°)55岩土特征场地上覆多为素填土、粉质粘土、下伏沙溪 庙组泥、砂岩。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土层厚度(1)土层厚度一般28. 0,局部达16. OOm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不良地质现象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无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相邻建筑影响程度拟建道路附近无相邻建筑物1. 4前期工作(1)1975年1977年由四川省地质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完成1:20万重庆幅区域 水文地质调查。O 1981年由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1:20万重庆幅地质调查。(3) 2015年由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完成的重庆市两江新区 2015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核查报告上述成果资料为本次勘察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地层岩性、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水文 地质条件等基础资料,对本次勘察工作的布置及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要在边坡地段采取;土样12组,主要在原始沟谷土层较厚地带采取,试验项目为土常 规及腐蚀性试验,波速测试3个孔作声波测试,主要进行部分基岩的完整性测试。本次勘察于2017年3月8日进场踏勘,编写勘察纲要,经审批后,于2017年3 月9日进场施工,3月18日完成野外作业,3月19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编写本报告, 于4月1日提交内审后的中间资料,后由于设计方案调整,里程桩号由(K0+201.474 K1+353. 77)改为(KO+000K1+220),道路标高及道路轴线也有相应改变,业主委托我 院结合更改后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已实施钻孔,部分地段增加钻孔,调整勘察报告, 我院及时通报总工办,进行刚要变更,增加钻孔12个,增加剖面1条,延长剖面8 条,根据设计方案,调整纵断面,于4月12日再次进场施工,4月14日完成野外作 业,4月15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完成工作量见下表表1完成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单位工程量工程地质测绘km20. 25测量钻孔个112剖面1:500m/条1267.79 /11:2001条3264. 11/29钻探钻探进尺m7L1934. 30/112取样岩样组18土样组12水位观测孔112波速m/孔67/31. 5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工作严格按照执行“规范”中有关规定及甲方委托书要求实施。勘察中 采用了工程地质测绘、测量、钻探、提水试验、室内样品测试工作。1、工程地质测绘以甲方提供的附有道路总设计平面图的1: 5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进行工程地质 测绘,测绘面积约0. 25km20测绘工作包括以下内容:着重调查地形地貌、特别是微地 貌特征,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岩性特征,以及不良地质问题、分布,在图上圈出分布范 围,调查了解土层的形成条件、颜色、颗粒组成、结构、特征;调查了解岩层的出露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境坡其响域 环边及影区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 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本次勘察范围超过1倍边坡高 度。满足勘察范 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 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 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本次勘察范围大于外倾结构面 影响范围。满足勘察范 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 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L5倍边坡高 度。本次勘察范围超过1.5倍边坡 IWJ度。满足勘察范 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 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 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 出口位置)。本次勘察范围大于可能沿岩土 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剪出口位 置满足勘察范 围坑坡其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