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学研究心得:同课异构展风采取长补短促提升.docx
-
资源ID:1213667
资源大小:8.9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教学研究心得:同课异构展风采取长补短促提升.docx
教学研究心得:同课异构展风采,取长补短促提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教师而言,只有教 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 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校际间、教师间课堂深入交流,实现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9月19 日,县教育局组织城区三所小学举办了小学学段教育集团核心校 联片教研活动。我十分荣幸能和东街小学的鲁盼盼老师、第三小 学的杨凤丽老师一起参加了同课异构位置与方向(二)第2 课时的课堂展示活动。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观摩与学习的机 会,更是一面镜子,是一次正视自我、反思不足、努力提升的最 佳契机。位置与方向(二)属于“图形与几何”里的“图形与位置”的内 容,共3课时,本节课属于第2课时,是学生在通过例1 了解了方 向与距离的含义之后,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 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的位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课异构中,我们三位老师采用不同 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从对教材的发掘 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都呈现 出老师各自的风格。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 活力,塑造出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鲁老师能充分挖掘教材,紧扣教学重难点,选用科学的教学 方法,借助平面图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观测点、方向(起始边、旋 转方向、旋转角度)和距离三要素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关注 学生认知体系,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加强反馈与纠偏,不放过 任何一个教学细节,以特有的亲和力如春风化雨般娓娓道来,将 知识难点和学生的认知痛点分散突破。杨老师的课堂节奏鲜明,收放自如,张弛有度,令人佩服。 杨老师在对“如何精确确定位置”的层层推进中,引导学生通过自 主思考、动手操作、分享交流,学会“确定位置”的具体方法,期 间杨老师不仅使学生能很快抓住学习内容的重点,而且还能让学 生在课堂上学会观察、倾听、质疑。课堂上,学生交流起来思路 清晰,表述流畅,达到了预期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生活化情境,丰富学生认知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挖掘生活素材,并将这些生活情景应用于 课堂教学中,可以积存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 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问题,从而 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课堂伊始,鲁老师以暑期最热话题“旅游”巧妙引入,极大限度地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认知经验,同时进行复习铺 垫,让学生回顾了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为知识的 迁移打下了坚实基础。二、任务化学习,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如果在开展数学课堂活动时缺失任务情境设计,那么学生就 无法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之中。任务情境的根本目的是要将 学生的角色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带动学生自由地探索数学知识。 任务本身就具有探究性,任务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相符程度很大程 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杨老师的课堂,充分考虑学情,注重教学预 设,根据教学需要,结合任务和合作探究学习全面展开数学课堂活 动。杨老师的任务化设计,一步步引领学生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自 主思考,动手操作,大胆实践,积极探究,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 的过程中,掌握了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了位置的相对 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杨老师“倒计时”的设计,不 仅把控了课堂教学节奏和进度,还促使学生在充分明确目标任务 的基础上进行高效学习,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三、分层化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认知,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素养。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每个学生都 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当学生在自己的层次上取得进步时,会更加 有自信心,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学生之间的竞争也会更 加公平和激烈,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自己的荣誉和成就感,使其 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在巩固练习环节,鲁老师和杨老师都 设计了梯度不同的练习,既有基础性习题,也有巩固性习题,又有 拓展延伸性习题,同时教者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学困 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 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深化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 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知 识素养。四、育人化渗透,激发学生认知情感,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 紧密联系。新课标提倡跨学科学习,鲁老师和杨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很好 地体现了这一点。在课堂小结环节,两位老师通过视频的播放,引 领学生感知了位置与方向对于航海、飞行的重要性,了解了从古至 今人类在位置与方向方面进行的孜孜以求的探索,激发了学生的 科技梦和强国梦。她们巧妙的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学习活动,适时 适机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思想教育,同时又让学生充分感受 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同课异构,老师 们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把同一节课上得千姿百态,但 是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却是严谨而一致的。本次联片教研活动不仅 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成长和进 步,也为我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让我在教学上得到了一次极大 地磨炼,也进一步认清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和 优点,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 创新,不断优化,不断总结,不断在探索中进步。相信我们一定会 在以后的教与研互促的路上携手共进,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 教学质量之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