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参加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培训活动心得.docx
-
资源ID:1213491
资源大小:11.6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参加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培训活动心得.docx
参加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培训活动心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023年10月27日 到29日,我们有幸参加在西安举办的“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 堂,“贯彻落实新课标,领航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新课堂”小学语文 专场的培训活动,这次活动特别让人难忘。在一堂堂匠心独具的观 摩课和一场场激荡人心的讲座中,困扰我们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问题也逐一有了答案。本次活动既有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深度解析,也有对2022 版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探讨上涉及了古 诗词教学、整本书导读、单篇课文的教学等等。无论是名师示范课, 还是专家讲座;无论是各省的语文教研代表评课、议课,还是现场 的线上互动交流,都传递着无穷的教学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 贵的学习机会。两天半的培训节奏紧、知识密、探讨深,让我们对 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调整,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 向。一、打破模式禁锢,开辟古诗教学的新天地一直以来,我们都以几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古诗,如:解 诗题一知作者一读古诗,解诗意一一明写法,知思想。诸如此类! 后来有了 “群文阅读”的理念,一些老师也会在教学一首古诗的时 候加入一些同作者,或同题材的古诗进行教学。但在这次培训中,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林波老师,却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别 出心裁的古诗教学课。王林波老师教学的五年级上册古诗示儿,以“借助资料, 体会情感”为主题,以作者陆游为切入点,用陆游的其他诗作来引 导学生理解示儿中描写的爱国情怀,再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开展 “群文阅读”,学习古诗三首中安排的第二首诗题临安邸。课 堂伊始,王老师引导学生补充学过的陆游的诗,从“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先将陆游再次隆重介绍给学生,再通过让学生读陆游的十一月四 日风雨大作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让学生初步感受陆 游的爱国诗。接着引出示儿,在引导学生自读自学的基础上, 组织交流,在交流中进行随文识字,借助“祭”字的字理和搜集的 关于祭祀的图片,让学生记住“祭”字。接下来,王老师借助已经 熟知的古诗句和陆游,以及陆游生活的年代背景等相关资料,引导 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万事空”、“悲之因”和“爱国情”,甚至借 助了看地图、讲历史等跨学科的手段,让学生深入到陆游的内心世 界,体会示儿的含义。最后,王老师巧妙地借由“爱国情”引 出了本课的第二首诗题临安邸,让学生将林升和陆游对比,将 示儿和题临安邸对比,全方位,多角度受到爱国情的熏陶。 这种教学设计上的巧思令人心生敬佩,让我们看到了古诗教学中 的“扩容”和“提炼”带给学生的全面成长,也看到古诗教学新的 天地。他在课后的讲座探索古诗教学的新天地中强调:我们要寻 着新课标的“本”,不断去探索统编教材的“根”,依标扣本,在 语文教学中落实好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从语言运用,思维能 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四个方面着手,判断取舍,找到学习任务 群和语文要素的融合点,对照梳理确立单元所对应的学习任务群, 巧妙设计好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子任务,通过科学合理地语文实践 活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在这次培训中,还有一堂特别精彩的古诗教学课,是陕西省选 派的优秀教师徐行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枫桥夜泊。 徐老师在这堂课上以“用古诗教古诗”的方法,抓住古诗中“月落”、 “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等事物的绝美描写,用一句 句古诗将学生带入枫桥夜泊的唯美意境中,再配合相关的资料, 老师抒情的引导和学生动情的诵读,将诗意课堂的氛围营造得美 轮美奂,让人有种陶醉不知归路的感觉。我想,这不仅是枫桥夜 泊本身的魅力,也是语文教学智慧的魅力。二、精教导读课,让学生爱上整本书我一直认为语文的魅力,不仅来自于中国语言之美和文化之 美,还来自于语文教师自身的魅力。来自北京的语文名师吴琳老师, 就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语文老师。她执教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快 乐读书吧中国神话传说导读课,设计精巧,内容丰富,方法 多样,堪称导读课的标杆。一站上舞台,吴老师就以充满磁性的声 音、标准的京腔普通话和优雅、亲切、如沐春风的感觉,征服了在 场的每一个人。课上,吴老师从借助图片让学生猜神话故事激趣导 入,在她绘声绘色的引导中,孩子们和老师一起阅读了中国神话 故事这本书的目录,让学生在研读目录、划分目录中知道了这本 书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宇宙、人类起源神话;“五方天帝”神话 传说;四位远古帝王神话传说。在此基础上,吴老师带领学生精读 了这本书第一章的部分内容,老师借助相关资料,以及极具语调和 声音变化的朗诵,让学生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紧接着,吴 老师引导学生掌握读这本书的策略:一是为神话人物画像;二是绘 制人物关系图;三是梳理主要事迹;四是批注感受、发现问题;五 是联系生活想一想。每一种方法吴老师都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们,而 是通过示范来传授。尤其是在“联系生活想一想”这一方法的传授 时,吴老师联系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将航天工程的名字一一出示 并揭示这样起名的原因,如火星车叫“祝融”,是因为中国神话传 说中火神就叫祝融,还有探月工程叫“嫦娥”,太阳检测计划叫“夸 父”等等。整堂课下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无比专注,无不沉浸在 这种既浪漫,又有趣的氛围中。可以说,我们也和孩子们一样,因 为一个人爱上一节课,因为一节课爱上一本书,因为一本书爱上学 语文。这就是语文的魅力,阅读的魅力。三、抓住单篇教学,向语文教学更深处漫溯2022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任务群驱动下的单元统整教学 已然成为一种新潮,但对于习惯了单篇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要彻 底转变,还需要漫长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单篇课文的教学, 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培训中,来自甘肃省兰州市的李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课文读 不完的大书,在理清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版块教学,将课文和收 录前的原文,以及自己写的文字进行对比阅读,切实提高了学生语 言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来自四川省的刘欣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在单元情景任务一“像小侦探一样阅读”教学中开展思辨性阅读。 通过阅读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勾画、思考和模拟表演探究问题; 通过边引导学生汇报,边绘制故事“山形图”来梳理思维过程,让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来自浙江省的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执教的 红楼春趣,以“名著选篇带名著”的方式,开展篇本链读教学。 从聚焦插图,篇本链读,了解全书梗概;聚焦细节,篇本链读,领 悟红楼之趣;前后对比,文影对读,深悟红楼之叹三个版块开展教 学。抓住单元页插图宝黛共读西厢记导入,出示课文选篇在整 本书中的章回题目,了解整本书的梗概,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兴趣。 紧接着,通过链接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出阅读方法, 抓住“趣”字,借助图片和相关资料,尤其是名人对书中主要人物 宝玉的评价,通过师生探讨,让学生品民俗之趣,品人物之趣、品 风筝之趣。最后,盛老师通过剪辑的红楼梦电视剧中的片段, 开展文字与影视作品的对比阅读,入情入境地感受红楼梦中的 慨叹。整堂课不但贯穿了读整本书的方法:读梗概、读回目、读细 节、读影视、读评注,也贯穿了老师深刻的见解。这让我感觉到, 好老师本身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好书。我们在教好语文的同时,也 不要忘记让自己成为一个诗情画意,博学睿智的人。四、放低姿态,在变与不变中站稳讲台自统编版语文教材使用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从过去的单篇 课文教学向单元整体教学迈进,从碎片化的教学向结构化的教学 探索,这让我们不得不承受着变革带来的阵痛。作为一线教师,我 们也深感有些尝试似乎很徒劳,甚至是在“做花活儿”的道路上迷 失方向。但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真正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就是我 们对统编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误会太深。培训中,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翠峦教授一再 强调:统编版教材是为新课标规定的学习任务群看路,学习任务群 的提出是水到渠成,大势所趋。来自北京的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也 说: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不是对以往教学和学习目标的推倒重建,而 是纠偏改正,我们要守正创新。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是一种提醒,是 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王文丽老师还说:学生核心素养的 落实应该体现在每一节常态课当中,而不仅仅是公开课、竞赛课中。 任务群的设计应该当“情景”时再“情景”,不要搞形式主义,不 “唯情景”。她还列举了 一些为了情景化或主题化任务群教学而设 计的经不起细思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揭示了任务驱动下的 情景教学“偏”、“难”、“多”等问题,告诫我们不要为了迎合 当下的改革,而故意去出“新”,出“奇”。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 际学情和生活情况去设计任务群教学。面对改革要冷静,要清醒, 要分析清楚情况。北京IOl中学的程翔校长在强调大语文、大单元、大教育的 浪潮下就提出了单篇不单的理念并通过实践证明在单篇教学中也 能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陈先云教授 在2023年3月7日发表了用好教材依然是语文教学当务之急 的论文,从侧面提醒我们要深度研读教材,研读新课程标准;遵循 新课标的精神,任务群的思想;要以统编教材为基础,适当引入资 源;根据学习目标、任务,灵活设计和实施教学;站在学生的立场, 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始终;坚持用任务群的思想,做语文的事。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们要始终牢记的是自己立德树人的 教育初心。我们追求更完美教学的热爱,始终是珍贵的,但珍贵的 东西也要是正确的。很庆幸能参加这次全面而深刻的培训,也很感 激有人能在我们处在教学的重重困境中时,及时给予指引。感谢领 导的信任,同事的支持,我们会借着培训后的“热劲儿”,继续深 入思考,积极探索,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