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同课异构”观课学习体会.docx
“同课异构”观课学习体会金秋九月,校园如画,叶落成诗;别样课堂,精彩纷呈。9 月19日,由县教研室组织,在第三小学举行了以“共鉴共享优质 教研教改成果,互学互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的全县小学 学段联片教研活动。在“同课异构”环节,英语组的教学内容为人 教版课本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Part B Let's try & Let's talk部分,分别由中街小学黄茹玉老师、东 街小学李尚红老师和第三小学毛惠丽老师授课。我有幸观摩学习 了这三节课,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单元整体教材及课时内容分析本单元学习的话题是学会用英语谈论上学、外出等的交通方 式以及能够谈论交通规则,能给同伴提出安全出行的建议。A部 分,主要学习交通方式的表达以及如何询问他人出行的交通方式 及回答,并提出出行要注意安全的概念;B部分,在继续学习问 路的基础上,了解欧美国家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了解不同的交 通规则、交通警示标志和这些标志出现的场所,并强化在生活中 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的概念。本课时在A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谈论出行方式的基础 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构和深化“Obey the traffic rules and keep safe.”的主题概念,学生先了解交通灯的注意事项, 然后结合课本Lefs try和Lefs talk,让学生自主找到搭乘公交需注 意的事项和在美国骑自行车需要注意的交通规则。最后,老师提 供很多交通标识、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日常常见的语用场景中给 出合理的出行建议。观课感悟第一节课由中街小学黄茹玉老师执教,是一堂成功的任务驱 动型课堂。首先,真实贴切的情景创设是本节课的特色之处。黄老师在 课堂导入时采用了百度地图展示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让学生猜 测她上学的方式,激起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再用地图出示泾 川县城周围地点的不同(学校、图书馆、凤凰山等),询问学生 这些地点的不同方式,学生很快融入课堂,训练了核心句型,不 同答案也因此应用而生。老师顺势呈现出本节课重点表达之一 “take the No. 十数词bus ”,并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在此基础上, 黄老师趁此启发学生说出出行时注意的交通规则,顺势将生活中 常见的交通标志以图片形式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必 须知道的安全规则,并及时运用must和Doift结构表达出要 遵守的基本规则,即本单元的重点句型:“Wemustpay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rules 也是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就这样在自然而然中得 以强化。其次,这节课在设计上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 顺利高效的导入后,Lefs try听力部分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带 着“Where is Wu Binbin ?”这一问题开始Lefs talk的阅读。在阅 读时,先通过一听把握大意,解决“去哪里? ”的问题;再通过跟 读,解决“怎么去? ”的问题;第三次自读文本解决“怎么做? ”的 问题。问题的设置有亮点,有梯度,有力度,既解决了本节课要 达到的顺利朗读对话的目标,在任务达标的过程中又通过中美出 行方式对比,轻而易举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在美国,人们骑自 行车时要戴头盔,以及不要闯红灯这一重要交通规则。在这一部 分,黄老师在教材处理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整合,融趣味性、知 识性、任务性和拓展性为一体,使得整节课的活动开展和学生的 语言习得顺利流畅,水到渠成。第三,本节课将学生评价贯穿始终。从课堂伊始小组评价表 的创建到每个活动的开展,老师对学生的表现从眼神、语言、肢 体语言等方式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在积分上也一一体现,真正 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正是因为教学设计的巧妙和评价的激 励,学生在活泼生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参与和体验到学习的乐 趣,表现出积极性高、参与度高、准确度高的“三高”特点。总之,这堂课上师生配合默契,教学目标达成率高,课堂气 氛自由热烈,是一堂有趣、有料、有效的优秀示范课。第二堂课的授课老师是东街小学的李尚红老师。初次观摩她 的课堂,我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对于课堂的喜欢,首先源于对教者本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师 者魅力。作为一名从教多年富有教学经验的小学英语教师,李老 师课堂驾驭能力娴熟,课堂用语标准规范,尤其让人感觉舒服又 流畅英语口语,体现出作为语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 素养。从整堂课来看,李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精美实用 的课件设计、图片、词卡,还是专门为学生读后训练所设计的学 习单以及开放型的课后作业设计,都能看出对于这节课,李老师 从学生“学,为主体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每个环节都做了充分精细 的备课。她的精心、精细和精准,她对学生的尊重,对课堂教学 的敬畏,都是她高度敬业精神的体现,而这样的工匠精神值得我 和在座的老师认真学习。对于课堂教学,李老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在文本 的设计上,李老师同样采用了任务型教学下丰富精心的活动设 计,用问题构建课堂,即问题导向型教学。她用不同的问题引导 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文本内容,进而解决教学重点。在阅读的过 程中,由于问题的角度比较多维,学生需要花费时间去理解。在 此期间,李老师注重引导,耐心启发,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 表达机会,这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李老师注重细节 教学,对于个别单词的发音以及词语拓展,还有必要的阅读方法 指导,比如文本内容预测和重点寻读,她都做了必要的技巧指 导,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细节。也进而使课堂有了深入延 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最后的评课议课环节,李老师通过详细充分的媒体课件对 于本单元的教材说明、课堂设计做了详细阐述,对这节课的不足 也做了谦虚的反思,并分享了自己成熟的理解和新的构思。她对课堂的完善和对自我的要求让我对她本人又有了更多的崇拜和敬 仰。第三节课由第三小学毛惠丽老师执教。毛老师年轻而富有活 力,整堂课给人感觉干脆利落,线条分明,就像她本人的个性一 样让人喜欢。首先,这节课在设计上做到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紧凑科 学,系统性强。课堂环节上,毛老师同样善于创设情境,通过启 发学生在情境下产生表达和展示的欲望,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交 流。在环节设计上通过问题导入、出示明标、先听后读、朗读展 示、要点总结和巩固训练几大部分使语言学习情景化、任务化和 问题化。各个环节之间衔接自然,过渡流畅。对于文本的学习, 毛老师在情景下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整体感知文本,获 取重要信息。再播放动画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展示,一是增加了 学生学习兴趣,在情景中感知、体验语言;二是在视频观看中轻松 引导学生解决了生词和重点句子(helmet, must, traffic lights -),在降低学习难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文本信息。然后通过反复 听读逐一学习了本节课的要点,也通过必要的拓展让学生明白中 国佩戴头盔的交规要求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课堂情感价值观的 渗透恰当及时。其次,这节课的亮点还在于对于学生及时必要的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难免有畏难情绪,毛老 师在引导学生解决了知识点之后,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朗读上,设计了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先是集体跟读音频,把握语音、 语调、停顿和情感,再以比赛的方式分组朗读。第三步采用配音 表演的方式,让学生看着视频进行配音,最后再进行双人展演, 由学生佩戴头饰在讲台上对话展示。各项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 与,朗读流利,大部分同学有机会得到展示。这样充分的训练活 动,将文本朗读落到了实处,也随之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三节“同课异构”课堂展示,异中有同,同中求异,不同的风 采,相同的效果,都让我听得享受,学得充实。对于初入小学英 语课堂教学的“新手”,三位教师高效优质的课堂对我的指导和滋 养至真至深,她们的教学理念和设计让我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 明”的快感和修身学习求进步的急切。反观自己的课堂,有很多 不足和欠缺。今后,我要向三位老师学习,学习她们的敬业精神 和钻研品质,俯下身,静下心,学习新课标理论,钻研学生,挖 掘教材,在常规课堂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磨砺和锤炼,发挥自 己的教学智慧对课堂进行高效设计,力求教学相长,使得自我和 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有长足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道路上越走 越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