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07-“云端的家”:留守家庭青年抖音实践中“家”的建构逻辑_市场营销策划_重点报告202301204.docx

    • 资源ID:1212109       资源大小:48.5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7-“云端的家”:留守家庭青年抖音实践中“家”的建构逻辑_市场营销策划_重点报告202301204.docx

    “云端的家”:留守家庭青年抖音实践中“家”的建构逻辑基孑对在北D薪村的老容孙文马梅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型媒介对家庭的嵌入,深深影响着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 本文聚焦于皖北D新村的留守家庭,通过数码民族志和田野调查法,观察一个 三代同堂的留守家庭成员,特别是外出务工青年成员如何进行抖音实践。研究 发现,他们通过抖音建构了一个根植于传统家庭又超脱于传统家庭的“云端的 家”。这个“家”在家庭成员情感维系、青年成员家庭权利崛起、儿童媒介沉迷、 原始家庭解体和青年核心家庭建立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这个角度讲, 抖音不仅拓宽了 “家”的概念外延,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家”的全新方 式。同时,抖音“云端的家”的建构逻辑,也成为理解和研究新型媒介的重要 文化视角。关键词:抖音;媒介实践;留守家庭;乡村振兴、研究缘起“家”,是最温暖人心的地方,人们对“家”都有着 特殊的情感,“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的角色,绝不 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概念所能涵盖的“家”不再只 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共同体的实在, 还是理解社会、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模式。今天, “家”还是社交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使用场所,立 足于“家”来思考社交媒介传播问题,可以开 辟出对社交媒介的一个新的理解角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 主要是“面对面” “口与口”,以及书信和电报,信息 交流传递方式相对较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固定电 话和手机开始出现,人们可以跨越空间距离通过“打 电话”的方式进行语音联系。步入新时代,随着移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介已经 深深融入个体的家庭生活,让处在不同空间里的家庭 成员间的联系沟通和情感互动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和 紧密。数字时代,“家”的内涵和外沿也有所延伸。 “家”不仅包括现实生活中建立在血缘和亲疏关系上 的基层社会组织,还包括人们在网络世界里构建起的 能让心灵栖息的“避风的港湾”。就像英国人类学教 授 丹尼尔米勒认为的:社交网络是一个有着“室 内 装潢”的地方,人们可以像装饰自己的房间一样“打理、布置和装饰自己的主页”,“当我们孤独离群时, 无人说话时社交网站永远向我们敞开怀抱”。今天, 社交网络为现实生活中的“家”在“云端”提供了新 的影像映射,这对乡村留守家庭来说具有十分重 要的 意义。可见,媒介技术以多样化的形式介入家庭 生活 之中,重塑家庭空间的形态,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 系口对于社交媒介对“家”的影响,有学者进行了相 关研究。例如,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王心远,对我国 东南部一个小工厂的进城务工者的生活进行民族志研 究,发现QQ、微信等社交媒体作为进城务工者移民 生活的另一个“家”,对传统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也产 生着重大影响卬。吴炜华、龙慧蕊探讨了微信的使 用给异地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认为微信新场景丰富 了异地家庭的互动实践,使得虚拟的家庭互动呈现出 媒介化、表演化和社交化特点。袁霁虹聚焦了新 生代农民工转入城市媒介环境后,婚恋观受大众媒介、 人际交往、网络互动的影响,产生了 “内卷化”,导致 他们处于不上不下、难进难退的婚恋状态,成为婚 恋意义上的悬浮人:6:o王浩通过对晋南X村的考察, 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媒介沟通实践,认为微信 帮助他们构建了流动与留守间的虚拟陪伴,改变、 塑造着打工家庭的情感体验。随着抖音等平台的崛起,也有学者尝试从短视频 类媒介的角度探究媒介对家庭的影响。王卫明、嵇健 分析了抖音在家庭传播方面的优势,强调了抖音在育 儿、家庭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宓淑贤将视角聚 焦抖音“婆媳”短视频文本,认为婆媳关系本质上是 一种有限权力的争夺,呈现出了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 纠缠的新现象。南京大学孙信茹教授则将研究视 野聚焦到云南省怒江州的少数民族家庭,认为抖音不 仅使家庭成员的生命轨迹得以保存和展露,还与家庭 生活中亲密情感、家庭结构等因素嵌合在一起,为人 们提供了理解家庭的新方式:10 o以上相关学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强调了媒介对 “家”的影响和作用,但鲜有把抖音作为观测对象, 对乡村留守家庭成员,特别是外出务工青年媒介实 践对“家”的数字化建构的探索,同时也缺乏对家 庭结构继替更迭影响的研究。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 随着中国乡土社会向城乡社会的加速转型,不少乡 村家庭中的青年成员仍大幅流出,选择外出务工, 促使“家”变成了一个“流动”的概念。抖音不仅 成为继微信之后,外出务工青年与“家”连接的新 纽带,还是研究城乡间人员流动、家庭结构继替的 重要维度。因此,关注抖音在乡村留守家庭中的嵌 入逻辑,探究留守家庭成员,特别是外出务工的青 年成员如何通过抖音建构关于“家”的“云端”想 象,如何维系成员间亲密关系的情感牢固和“家” 的结构完整,甚至如何强化城乡互动、助力乡村振 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的“青年”,依 据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年龄 范围界定为1435周岁)。二、田野点概况及研究对象介绍本研究采用数码民族志和田野调查法,对安徽省 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D新村进行考察研究。D新村位 于城父镇辖区西南部约7公里处,面积约53.4平方千 米,距离亳州市区约30公里。2009年,D新村开始建 设,由孙楼、大韩、王庄等6个自然村规划而成。截 至2023年4月底,新村共有村民319户,约1800人。其 中青年人口约840人,外出务工青年约占青年总人口 的68%。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新村72%的家庭 安装了宽带网络,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流量资费的 下调,绝大多数村民都有了手机上网的条件,基本能 熟练使用微信和抖音,少数青年还会使用微博和小红 书等社交媒介。调查中,一个特别的家庭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 野。这个大家庭拥有三代、10口人,其中一半家庭 成员都是青年人(具体见表1)。目前,大儿子东东 育有一对儿女,小儿子浩浩育有一个女儿,二儿子亮 亮还未成家。三个儿子中学还未毕业,就陆续随父亲 建华到上海务工。2018年,浩浩在婚后第二年就离开 了上海,和妻子妮妮去了杭州务工。2021年,亮亮也 离开上海,投奔了在江苏深阳开超市的表姐。2023 年初,东东选择与亮亮一起在表姐超市中承包摊位, 售卖果蔬。除了建华偶尔往返老家与江苏、上海外, 其他家庭成员基本只在春节或遇到重大事件时才返回 老家。老家只剩下母亲兰花照看浩浩的女儿妞妞,东 东的妻子倩倩照看女儿莉莉和儿子琦琦。表1文中出现的访谈(观察)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成员关系接触形式1建华男52夫妻面对面、 微信访谈、 线上观察2兰花女543东东男31夫妻4倩倩女325亮亮男30/6浩浩男27夫妻7妮妮女328莉莉女10姐弟面对面、线上观察9琦琦男610妞妞女6/注: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涉及的人名均为化名。研究样本中,该家庭所有成员几乎都是抖音的 忠实用户,通过对该家庭成员发布的900余条抖音作 品进行梳理,发现80%以上的内容都和“家”“家人” 有关。三、“乡村嵌入”:D新村的媒介选择与用户类型在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广袤的乡 村有着新型媒介实践的庞大用户群。第51次中国互 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 农村网民规模已突破3亿EL新冠疫情暴发后,村民 大多隔离在家,因缺少娱乐活动,陆续接触抖音,并 慢慢熟悉了抖音的使用方法。1 .替代微信的抖音新娱乐抖音普及之前,乡村外出务工青年只能通过电 话、微信等媒介与“家”联系和沟通。长期生活在 乡村社会的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社交圈也 相对简单。对于他们而言,微信的一些核心功能操 作相对复杂,这些功能不是“用不到”就是“不会 用”。再加上微信朋友圈“强连接”的“圈层”限制, 村民很难突破微信“朋友圈”的封闭性桎梏,获得既 符合自身兴趣又符合自身阅读能力的信息内容。久而 久之,村民便渐渐对通过微信关心时事、分享感悟、 休闲娱乐失去兴趣,而抖音恰好弥补了这些缺陷。强 调“弱连接”关系的抖音,是以现实世界互不相识的 互动对象为主,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些滤镜功能,可 以帮助用户“改头换面”,对那些顾忌“强关系”的用 户来中国青年研究-12/2023 60I典型研究Dian Xing Yan Jiu0 从“被动观看”到“主动浏览”的留守儿童 儿童是乡村中常见的群体,一般跟随母亲或说,这里会更轻松。另外,抖音的使用门槛较低, 其核心功能在“刷”,用户甚至可以不注册登录,就 能通过手指滑动,实现“刷视频”的娱乐功能。这 对包括老人儿童在内的乡村用户群体而言十分友好。 同时,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强大推荐机制,也大大 增加了抖音对乡村用户群体的黏性。一方面,抖音 可通过读取手机通讯录和位置信息权限,以及对日 常发布的内容进行检索比对,为村民推荐处在乡村 同一圈层并与自己有着相似生活背景和生活状态 的人。另一方面,不同于城市居民,村民的娱乐形 式相对有限,而抖音依靠大数据和算法,可针对个 体的使用习惯和兴趣,源源不断地向用户推送符合 自身喜好的内容。这个过程既省时省力又简单便捷, 极大地提升了对乡村用户群体的吸引力。抖音不仅具备微信常用的语音、视频聊天功能, 还具有以“短视频发布”为核心功能的“现实场景” 的线上映射、家庭影像矩阵构建、情感交流互动的媒 介功能。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了获得外界资讯、进行 农产品直播销售的途径,成了助力村民创业致富的 “新农具”。因此,抖音渐渐取代了微信,并逐渐嵌入 乡村家庭,开始对“家”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2 .D新村抖音用户类型时至今日,抖音已成为继微信之后,另一款在 乡村中深受欢迎的社交媒介。一个家庭中,从三四 岁的孩童到七十多岁的爷爷,从留守在家照看孩子 的“媳妇”到外出务工的青年,都在使用抖音记录 生活、获取资讯。不少大爷大妈的“老年机”被子 女换成了 “智能机”,不只是为了丰富老年人的 日常生活,还为了方便外出务工的家庭成员与家的 沟通与联系。按照对抖音的使用情况,可将这些用 户分为以下四类: 从“房前屋后”至U “田间地头”的“你我他”这类人群是乡村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抖音使 用者,其实就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你我他”。这类 人群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是“只看不发”的用 户。比如,对新媒介使用不熟的老年人,以及不喜 欢将个人生活曝光在网络的个别人群,他们虽是 抖音的使用者,却不是抖音作品的发布者。二是 “既看也发”的用户。这类人群不仅仅喜欢“刷抖 音”,还热衷于用抖音记录生活影像,抖音成了 这类人群记录个人生活、展示乡村景象的重要工 具。(外)祖父母留守在家。受限于媒介素养和家庭教育 意识缺乏等因素,部分留守在家的“家长”因忙碌无 法照看孩子时,会让孩子“刷一会抖音”。同时,家 长自己刷抖音时,往往也会忽略对处在同一场域中儿 童的影响,让儿童在耳濡目染中过早地接触了抖音。 再加上农村大部分家长很少为儿童制定媒介使用规 则,当家长无法参与孩子的媒介使用过程,又缺乏亲 子互动时,对孩子的干预就会减少口 3。即使偶尔制 止孩子长时间的媒介使用,但儿童也会因此染上“刷 抖音”的习惯,从“被动观看”演变为“主动浏览”。 从“故土家乡”到“城市异乡”脱嵌的“务 工者”这类人群以青年为主,他们选择到大城市务工追 梦,实际上就从“家”和家庭成员中渐渐“流出”, 在空间和媒介环境维度就与过去生活的家乡发生了脱 嵌。这种“脱嵌”,会让家庭变得“离散”,让乡村变得 “空心”,造成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创伤,导致家庭成员 对远距离沟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山、与乡村中

    注意事项

    本文(07-“云端的家”:留守家庭青年抖音实践中“家”的建构逻辑_市场营销策划_重点报告202301204.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