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
-
资源ID:1211310
资源大小:36.4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报批稿)编制说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2022 年 7 月目 录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1(二)标准制定的目的 2(三)标准制定的意义 2二、工作简况 2(一)任务来源 2(二)主要工作过程 2(三)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6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7(一)基本原则 7(二)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8四、预期的效果 12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13六、标准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建议 13七、贯彻该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3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4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一)标准制定的背景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 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 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 发展海洋经济, 建 设海洋强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 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发201843 号)提出了“健 全海洋经济统计、核算制度,提升海洋经济监测评估能力, 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建立海洋经济调查体系”的要求,全 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加强海洋经济监 测与评估,提升海洋经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国家和省 级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围绕推动海洋经济 发展的重要举措, 研究提出适应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运行 监测指标体系, 对于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认真履行好党中 央、国务院赋予我部的职责、强化对海洋经济的指导与政策 调节, 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和意义。为此,国家海洋信 息中心在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的组织下, 开展了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1(二) 标准制定的目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制定, 旨在服 务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为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 门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推动海洋经济 运行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 准确把握海洋经济运行情况,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三)标准制定的意义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以经济发展新时代为背 景,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导,聚 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和生产要素分析,是我国海洋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定与实施 不仅将为国家和省级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 支撑, 推动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而且对于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科学监测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指导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 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下达 2017 年度<海域使用分类> 等 93 项海洋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国家海洋 信息中心负责起草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计划项目编号: 201710042-T。(二) 主要工作过程2本标准的编制是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指导,以 服务海洋经济管理与决策需要为目的, 以海洋经济统计调查 制度、国家统计局和涉海行业的相关统计制度为基础, 在借 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总结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实践的基础上, 开展了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 标准编制的主要工作过程如下:1.基础资料搜集与分析搜集分析国民经济和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相关政策文献。 一是搜集了国内外涉及经济运行监测的相关文献, 分析了国 民经济运行监测的主要内容和监测指标;二是搜集了新时期 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和文献,分析新时期下经济高质 量发展的方向、趋势、要求等;三是搜集整理了新时期下海 洋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文献,分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方向、趋势、要求等; 四是总结分析了国家和沿海地区开展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取得的初步成果与实践,梳理了现阶段国家和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指标。2.定位与框架的确定系统研究了国民经济监测指标,结合新时期下海洋经济 运行监测需求,对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 明确了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定位和框架。 首先,本 标准以实用性为原则, 兼顾科学性,借鉴国民经济运行监测的有关概念和理论,为地方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提供技术3支撑; 将本标准定位为引导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各类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的基础性标准, 标准中提出的内容、指标 是开展各类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基础与参考依据。其 次, 本标准只包括基础监测指标, 不包括可由基础指标计算 得到的计算型指标,如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营业利润率 等。 再次,考虑实用性原则, 本标准不包括统计核算技术不 成熟, 尚未获取过相关数据的监测指标,如海洋固定资产投 入、海洋产业消费额等。 最后,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海洋经 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主要指标解释、主要数据来源等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附在正文之后。3.专题研究与论证在明确指标体系的定位和框架之后,搜集相关资料,结 合工作实践, 开展专题研究与论证。包括对各海洋经济运行 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的梳理,指标涵义、作用、可能数据来源的研究。4.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根据专题研究的情况, 结合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实践经 验,对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进一步提炼、调整和归类,并 按照标准的形式起草了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草 案) ,并对各监测指标的涵义、作用、可能数据来源等进行 反复论证修改,完成编者说明的编写修改和有关征求意见材料的准备。45.标准征求意见及完善阶段2021 年 12 月 17 日,标准起草组分别向自然资源部海洋 战略规划与经济司、自然资源部北海局、自然资源部东海局、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11 个沿海地区及 5 个计划单列市自然资 源(海洋) 主管部门和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苏 海洋大学 3 家涉海高校等 23 家单位发送了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关于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征求意见材料报送审查工作的函(海信函2021496 号),征求意见。截至 2022 年 2 月 25 日,共有 21 家单位回函(回 函率超过 3/4,符合有关要求),其中 13 家单位反馈了合计44 条建议或意见, 其余 8 家单位回函无建议或意见。根据各单位反馈的意见,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采纳了 35 条意见, 部分采纳了 9 条意见(对部分采纳意见原因进行 了备注说明, 详见意见汇总处理表) ,进一步修改完善 形成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送审稿) ,并完成标准送审稿审查相关材料准备。6.标准送审及完善阶段2022 年 5 月 27 日,标准起草组联合全国海洋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邀请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中国海 洋大学、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 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5心、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等单位的 9 名专家组成审查组, 以视 频会议形式对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送审稿) 行 业标准进行了审查,审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标准起草单位关 于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送审稿)的制定过程、 主要技术内容等情况的汇报和有关说明,逐条讨论了送审 稿、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等文件,提出了 22 条 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详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 系>(送审稿)行业标准审查会会议纪要),审查组 9 名 专家一致同意给予认为该本标准达到为国内先进水平的结论,同意该标准(送审稿)通过审查。根据审查组提出的修改意见, 标准起草组进一步修改完 善,形成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报批稿),并完成标准报批审查相关材料准备。(三)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宋维玲,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负责标准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李琳琳,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负责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框架研究, 指标设置、 标准编制说明等工作;赵景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指标设置研究工作;董洋,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指标解释编制及意见整理等工作;王悦,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海洋经济活动单位经营6情况指标专题研究等工作;彭星,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海洋对外贸易指标专题研究等工作;丁仕伟,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负责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专题研究等工作;徐莹莹,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海洋资源环境指标专题研究等工作;张潇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负责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教育指标专题研究等工作;杨洋,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海洋产业生产情况指标专题研究等工作;周洪军,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负责主要海洋产品价格指标专题研究等工作。三、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一)基本原则本标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以统筹兼顾为方针, 是推 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标准编制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原则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编制坚持实用性原则,充 分考虑到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的实际情况,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业务化工作需要,主要选取实际工作7中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2.科学性原则本标准编制以满足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业务化工作需要 为主要目标, 在分析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特征的基础上, 参考 国民经济运行监测有关内容, 充分考虑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的 特殊性, 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内容做出相关规范。3.承接性原则本标准术语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内容相一 致,杜绝条文自相矛盾。标准技术内容与国家、行业和地方 标准兼容,防止出现冲突,确保一致性。标准技术内容中引 用其他标准时, 明确指出所引用标准内容,增强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4.系统性原则为系统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情况,本标准的编制应以 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体现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的要 求,指标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既相互独立, 又彼此联 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从不同方面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情况。(二)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标准规定了编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要求,其主要内容确定依据如下:81.关于标准定位的考虑本标准将其定位为引导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各类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的基础性标准, 标准中提出的内容、指标是开展各类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基础与参考依据。海洋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它覆盖国民经济行 业 20 多个门类, 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根据 运行监测主题的认识差异性, 运行监测内容可以千差万别, 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可以千变万化,因此全面系统地梳理各类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内容和运行监测指标体系难度很大。 同 时,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取向的变化,运行监测指标和标准也 不尽相同。考虑到尽管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千变万化,但是在 具体运行监测指标的选取上内容范围是相对固定的,且离不 开统计指标,因此提供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的基础指标更具有指导性。2.关于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一,基于国民经济原理, 结合海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