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观测风》优质教案.docx
-
资源ID:1210247
资源大小:20.2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观测风》优质教案.docx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教学设计课题3. 5观测风设计者审核者执教者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科学探究目标自制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使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教学重点: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教学难点:利用身边事物对风向进行观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导学单、学生活动手册、制作小风旗材料一一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 米的轻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机。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关台风视频。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并 且已经学会了气温和降水量的观测。本节课主要研究风的观测,自制小 风旗来测量风向和风速。探索板块,简单介绍了利用地面物体来感知风,然后介绍风旗的制 作,并利用自制的风旗测定风速和风向。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 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备注(需要标注 的其他内容)以比较对地面物体和小风旗的观测结果比较,从而体会简单工具对测量 的作用。拓展板块,拓展是一个小制作活动,利用简单材料制作一个风 向标,并用自制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而且适合小 学生的制作活动。一、聚焦(教学导入)1 .课件出示生活中刮风的照片,提问:观察照片,这些现象是如何 引起的?(预设:是风引起的。)2 .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我们怎么知道风的存在?(预设:观 察各种事物)3 .今天的风有多大?是什么方向的风?我们用什么方法能知道风的 大小和方向呢?3,揭示课题:观测风(板书)(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关于风的前概念,同时,学生在描述过程中 会意识到风不容易观测。)二、探索(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主问题1:你能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吗?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观看课件出示风吹动风向袋、树枝、风旗的情况,你能判断出这些 风的大小和方向吗?第二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采用个体接力的形式说一说这些风的大小和方向,其他人认真倾听, 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并评价。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 两个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通过观察地面物体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往往不准 确,为下一步制作风旗以及利用风旗观测风埋下伏笔,同时渗透“风速” 和“风向”的知识概念。主问题1预设答案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第二学程学习任务:根据教材呈现的步骤动手制作风旗。主问题2: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认识制作材料,学习制作方法。(观看视频)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L有序交流各个步骤。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2 .制作风旗。3 .汇总意见。组内总结。4 .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 两个角度分析):制作风旗是观测风的大小和方向的基础。在制作环节,通过先观看 视频,再分步骤学习讲解,最后动手制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制作 风旗的技能,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主问题2预设答案制作风旗的步骤:1 .选一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作为风旗的旗面。 再选一张硬纸板,长约40厘米,宽约6厘米,作为风旗的旗杆。2 .将硬纸板对折,将布对齐折痕放入硬纸板内,并将硬纸板合上。3 .用订书机将硬纸板订结实。(使用订书机要小心)第三学程学习任务:学习用风旗观测风速和风向的方法。主问题3:利用风旗如何判断风速和风向?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学习用风旗观测风速和风向的方法。(观看视频)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L有序交流观测方法。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2 .室外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来到操场中央,举起风旗,观察2分 钟,将风向和风速等级记录在“天气日历”上。3 .汇总意见。将风向和风速等级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完成活动 手册内容。4 .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 .小组汇报利用自制风旗观测的风向和风速,并说明理由。2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 两个角度分析):观测风的活动必须在室外,实际观测更加复杂(因为风速和风向通 常不稳定),教师通过细心地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观测任务。主问题3预设答案1 .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让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 造无风、微风、大风,这三个等级可以分别用O级、1级、2级来代替, 练习小风旗的使用。2,用小风旗测风向的方法,出示“风向图”介绍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风向,强调“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3.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与风速。带领学生到操场中央,可将确定 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学生在画有方位的地方进行两分钟 测量并记录风向。若出现方向不稳定的情况,就把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 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观测风旗的情况,让学生用0、1、2来表示当 天的风速。回到教室,汇总观测数据,将它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三、研讨(教学总结)1利用地面物体或风旗,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2.两种方法观测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四、拓展出示一个风向标,风向标也可以帮我们测量风。利用课外时间制作 一个风向标,看看它测风向时跟小风旗有何不同?课后练习:L填空。(1)小风旗指向西北方向,当时的风向是()。(2)风旗微动时我们记录的风速等级是()。2.用自制的小风旗观测明天的风向和风速,并且做好记录。板书设计:观测风风向风速(风吹来的方向)(风的大小)北风北_ _西东b西风东风卜,南风,南教后反思: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学本教学导学单课题3. 5观测风班级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2学会自制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3.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课前准备:制作小风旗材料一一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轻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 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制作风向标的材料一一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 硬纸板、大头针。学习内容:一、题目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简单概括为:()一()一()。二、题目利用风旗如何判断风速和风向?1 .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无风、微风、大风,这三个等级可以分别用()级、()级、()级来代替,练习小风旗的使用。2 .用小风旗测风向的方法。风向是风()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由()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方向吹过来的风。3 .到室外测风向和风速,记录在下表中。(填写当天的天气日历)学习收获: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 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认真学习使自己 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 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 关上“甜”的门。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 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