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小国——邳国.docx
夏商周小国邳国原创2023-12-24 06:17历史长河边的磨坊邳国,为夏商周古国,与薛国同祖。邳国起源邳国起源于黄帝十二姓之一的任国,是禹阳之后。通志氏族略记载:“任姓颛帝少子禹阳封于任,故以 为姓。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薛侯。奚仲迁于邳。十二 世孙仲虺为汤左相,复居薛。祖乙七世孙曰成,徙国于挚, 更号挚国。女大任,生周文王。至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 邳国的源头可追溯奚仲,奚仲因功被大禹封于薛地,称薛侯,后迁 至邳地。其后,奚仲后代仲虺,为汤左相,跟随商汤伐夏,再次 被商封于故地,仲虺迁部分族人回薛地,但部分族人留在了邳地, 这也是薛国与邳国的分离点。汉字:丕字形演变字源演变不力不番甲1565(甲)篌1.16.11(甲)姆耨金)西周融?一部再丕丕小篆 康熙字 楷体羽条历史史河边的坊 汉字“丕”的意义,与“任”相同。说文解;“任,也。”,即任字有原义为“妣”,怀孕之意。 而“丕”指胚胎,树木的胚,也指人的胚胎,所以丕为任部衍生出 的支族。商周时代的邳国商周时期,邳国发展不错,实力越来越强,引起了商人的注意。在商朝第十一任君主外壬时,“邳人、姓人叛”,之后“彭伯克 邳”。邳与薛同祖,而薛与商朝关系较好,但发展到商朝中期,邳人与晚 人反叛,商人找来彭国灭邳。这里面的还是有点信息量的,首先邳国大概在河南东部浚县,彭国 在今徐州一带,且彭国与商朝是同盟关系,彭国是商朝的方伯,地 位高的同时,军事实力也较强。其次,邳人反叛力量过高,商人无法分出兵力平定,这才找的彭国 帮助。在彭国一文中,就说过彭国不止是东方的诸侯国的领袖,它 还是“祝融氏八姓”集团的“盟主(无强制性)”。商人害怕邳人力量过强,要打压邳国,但更害怕彭国,找彭国攻打 邳国的同时,也是承认彭国地位的一种表现。只不过,彭国之后, 越来越强大,已威胁到商朝,这也是武丁时期商朝灭彭国的原因。但无论怎么讲,邳人被灭“国”,余部只得东迁,去投靠同祖的薛 国。周武王代商后,因薛国有女大任,生周文王,所以周武王封薛国的 同时,也可能封邳国于山东沂水一带。1954年山东枣庄峰城区收到二件战国初期铭文相同的青铜器邳伯垂, 铭文云:“惟正初吉,丁亥,不白邳十夏子自作尊,用祈眉寿无疆, 子孙永宝用之。”此器可证明薛国与邳国不是同一国,且彼此间是共存的。但如果邳 国真在峰城区,那么就与薛国不远了,前面所说的邳国投薛国就可 说得过去。但比较奇怪的是,春秋时期,邳国几乎没有会盟的记录,有记录的 大多是薛国,比如前571年年七月,晋国会盟诸侯于戚,齐国没有 参加,作为齐国附庸的薛国当然也没有资格参加,所以晋卿知武 子就说;“滕、薛、用小之不至,皆齐故也。”在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之会”上,作为主办方的宋国将滕、薛、 小郑国变成宋国附庸的事实得到各大国的承认(特别是晋楚二国),致使这三国失去与会的权利。所以个人猜测,邳国应该成了薛国的附庸国,并没有外交权利。邳国之亡战国初期,薛国被灭,其地成为齐国的边疆,因此被封于田婴田文 父子,人称薛公。关于薛国被灭,其实不止一次,楚吴齐都灭过 薛,比较复杂,在薛国一期中说到过。邳国也很不幸,被楚国所灭。公元前339年,“邳迁于薛,故名徐州”,即楚国灭亡邳国后,将 邳国迁到原薛国东部,叫上邳,作为与齐国缓冲地带的附庸国。到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楚国的东部与南部被秦国所攻占,楚 国打不过秦国,就找东部的小国找补。楚顷襄王二H一年278年,楚都被攻破,楚国迁都陈城,与魏、韩、 赵、齐相倚,共抗秦国,大约在这时,东部的一众小国被楚国所灭, 其中就包括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