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的磨砺与反思中“化茧成蝶”——记《搭配问题》的磨课历程 论文.docx
-
资源ID:1206849
资源大小:20.0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在一次次的磨砺与反思中“化茧成蝶”——记《搭配问题》的磨课历程 论文.docx
在一次次的磨砺与反思中"化茧成蝶一一记搭配问题的磨课历程【内容摘要】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 思。教师在经历多次的公开课后,从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每次的公开课 势必要经过多次的"磨课"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的综合体现,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 业素养的快速提升。它是年轻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更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不 断精益求精完善自我的镜子。【关键词】磨设计磨课堂磨反馈勤反思好课,是需要精打细磨的。磨课就是在不断否定自我的同时不断地 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这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这是一个 走进学生,熔炼自我的“重生过程。就像化蛹成蝶,过程虽然痛苦,但 结果着实美好。感谢组内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陪着我一次又一次地磨 课,不断地鼓励与帮助我。每一次磨课,我们都会在一起共同讨论:磨 课要从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愿意学什么、不愿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 是什么,学习中的状态如何;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 晰,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怎样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 参与通过一次次实践与学习,一遍遍的否定与调整,对教学设计从模 糊走向清晰,对教学的认识经历从困惑到明朗。在磨课的演变过程,为 了化蛹成蝶,我进行了多次的试教,得到多种风格迥异的效果,感受很 深。一、磨课"三步曲第一步:磨教学设计(蝉茧成蛹)搭配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目的在于教 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思想及方法。研究了教材之后,发现教材是 把排列、组合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的,而且都是通过数字例题进入教学。以下是我几次教学设计的研磨过程:第一次教学设计:我打算第一 课时就只上例题1排列问题。依据"教材、教参以及网络搜索教案, 初步了解搭配问题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第一次磨教学设计, 组内老师看了之后,感觉一堂公开课就上一个简单的例题再展开练习, 课堂没有出彩之处,所以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建议尝试把排列和组合问 题设计在一堂课里进行教学。第二次教学设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都在轻松 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以故事为主线的教学活动,进入迪士尼乐 园后,首先由"答题有奖”组两位数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紧接着安排两个活动(排列与组合):给地图涂色和选导游,让学 生在活动中把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贯穿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感 知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通过两个活动,感知两个活动的联系 与区别。第三次教学设计:通过有趣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 探究欲望之后,设计了给地图涂色、合影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唤起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第二步:磨课堂教学(破蛹成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堂公开课的背后,离不开多次的试教课。有了前期研磨教案的经历, 试教课也紧锣密鼓的展开了。第一次试教是在组内进行听课的,虽然之前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可是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情境中的例1,也出现了很 多预设之外的情况,一堂课下来,学生对于排列、组合的知识点掌握得 并不扎实。课后,组内的老师针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 点评,提出了指导意见。教学优点:一是整一节课以故事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 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二是创设情境,用"答题有奖''的活动,让学生积 极参与其中,增加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三是活动丰富,一堂课知 识点以多个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环节比较紧凑。问题发现:一是“答题有奖活动环节,学生课堂生成的知识比实际 备课中预设的丰富得多,课堂上处理这一环节时有点不知所措;二是一 节课里设计了两个例题的教学,学生显然对于排列、组合两个知识点的 掌握有点模糊;三是整节课内容充实,35分钟的课堂显得有些紧张。斟酌修改:一是“答题有奖活动中,把学生可能会生成的4种情况 提前做好了充分的预设,并准备了教学学具;二是针对学生对排列、组 合两块知识点模糊不清的情况进行再修改与补充,增加了分析、感知排 列与组合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三是精简内容,课堂上语言精练不啰嗦。 第二次试教,我汲取组内老师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学生通过活动,初 步感知排列、组合的知识点之后,增加了辨别比较,感知排列与组合的 区别与联系这一教学环节。教学设计上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做到简约 而不简单。教学优点:整节课内容丰富,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学生生成的知识 点也能巧妙、合理的利用。相对第一次试教,课堂效果好了很多。学生 对老师设计贯穿的故事充满好奇。问题发现:一是“答题有奖活动中,学生生成的4种情况,板书出 示的有点乱,部分同学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知识点。二是没有把课堂 的主动权大胆地放给学生。斟酌修改:在组内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对第一环节的“答题有奖' 活动进行了板书处理,把学生可能生成的4中情况(无序的、不完整 的交换位置先定十位先定个位),进行梳理,组内老师建议在 板书设计上,应该把学生生成的第种情况放在最左边,第种 情况统一放在右边,让学生通过观察清晰的板书去发现重要的知识点第三次试教是借班上课,出现的问题是老师对学生并不熟悉,学情 的把握不够到位,可能在一个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一旦出现与预设的 情况不一致,老师就容易啰嗦,导致拖堂。斟酌修改:在课前测,对上课班级的学生进行简单的摸底调查。第三步:磨教学反馈(蛹化飞蝶)公开课结束后,组内老师特别针对我的这堂课进行了交流,我对本 节课谈了自己的感受,随后我们继续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逐字逐句进行 讨论与修改。怎么提问?怎么过渡?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教学活 动怎么布置?每个活动的操作应该给学生留足多少时间?最终的教学设 计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展现在大家眼前。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排列。1 .出示课题:搭配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广角中的搭配 问题。2 .学习排列。出示:2张"迪斯尼乐园图片。引入:放假了,爸爸妈妈带小明去迪斯尼游玩。一进门,小明就看 到一个,答题有奖,的活动,想去试一试。瞧:他抽到一个什么问题呢?出示问题:在数字卡片1、2、3中取两张组成两位数,你能组成几 个不同的两位数?(1)读一读,理解题意。(2)两人合作: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合作要求:摆一摆:两人合作,1人摆卡,1人记录。想一想:怎样摆不重复,不遗漏?说一说:能摆几个数?怎么摆的?(3)汇报交流:能摆几个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情况一:请摆的少的同学先说一说(师板书),再补充说一说(师 板书)。教师强调:先选谁和谁?摆出了哪些两位数?总结:看来3个数选两个数能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为什么有的摆的多,有的摆的少呢?(重复或遗漏了)有什么好办 法能保证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呢?(有规律,有顺序)你们是怎么有规 律,有顺序的摆的呢?情况二:交换位置:12、21、23、32、13、31教师适时跟进:还有别的有规律的摆法吗?情况三:先定十位:12、13、21、23、31、32教师适时跟进:还有别的有规律的摆法吗?情况四:先定个位:21、31、12、32、13、23(4)总结:四种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些摆法?为什么?(二三四的 摆法有规律、有顺序,好处:不重复,不遗漏。)黑板贴一贴:有规律,有顺序二、延续情境,学习组合。小明也做对了,很开心,拿到了一个纪念品:米妮。通过这座桥,迪斯尼乐园里的各种活动一一呈现在小明的眼前,他 很是兴奋。我们一起跟着小明去玩,好吗?活动一:给地图涂色瞧,小明先来到了活动一:给地图涂色。齐读题目。:L用 TiD 和 3 种J ,颜色给地田上的两个城Il 上不同的颜色,-其有多少1 .先在练习纸上写一写或画一画,尝试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想 法。提醒学生:有顺序,有规律的涂色。2 .反馈交流:有几种可能?哪6种?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展示。方法一:交换位置:看课件演示,学生观察。有顺序吗?按什么顺序涂的?接下去可以选择哪两种颜色?可以怎 么涂?还有其他有顺序,有规律的涂法吗?方法二:先定北城(学生作品展示)方法三:先定南城(学生作品展示)活动二:选导游小明可以从米奇、米妮和唐老鸭三人中选择两位做导游,小明可以怎么选择?有几种可能?1 .先在练习纸上写一写或画一画,尝试独立解决。然后同桌交流想 法。2 .反馈交流:有几种可能?哪6种(或哪3种)?根据学生回答板 书。情况一:6种可能:米奇和米妮米妮和米奇米奇和唐老鸭唐老鸭和米奇米妮和唐老鸭唐老鸭和米妮情况二:3种可能:米奇和米妮米奇和唐老鸭米妮和唐老鸭适时辨 析:到底是6种还是3种呢?为什么?3 .总结:不管是米奇和米妮,还是米妮和米奇,就是他们两个人, 属于同一种选择,所以只有3种可能。三、辨析比较,感知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与联系。出示:地图和找导游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辨析(可讨论):同样是三个选二个,为什么用 红、黄、蓝选两两种颜色有6种情况,而从三个人中选两位导游就只有 3种情况呢?引导学生感知:前者与顺序有关,顺序不同,结果就不同,而后者 与顺序无关,换一下位置,结果还是一样的。四、题组巩固,再次感悟。在两位导游的带领下小明玩遍了游乐园里所有的项目。他非常开心! 可是,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是时候握手道别了。在离开之前,小明 一家也合影留念。握手道别1.每两个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1)独立解决问题。(2)反馈交流:反馈结果为什么握手只有3种情况?2、合影留念:离开迪斯尼之前,小明一家打算照相留念。爸爸、妈妈和小明三人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1)填一填,想一想,有多少种坐法。独立解决问题。(2)反馈交流:反馈结果指生演五、总结交流:自己的收获。本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二、磨课反思:本次磨课,教学设计修改5次,试教8次,每一次组内老师都全程 跟进,给予最好的指导与帮助,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和合作精神。回想 磨课的过程感触颇多,下面针对此次搭配问题的磨课做以下几点反 思。1 .教学设计应着力于教学细节在一次次的教学设计修改中,我充分感受到抓教学细节的重要性。 在搭配问题教学中,从“情境导入f例题教学-教学活动3巩固练习 好教学板书玲教师反馈",都需要老师提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做好充分的 预设。只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各个教学细节,才能在实际教学中, 更好的为学生呈现优化后的学习材料,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逐步理解掌握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甘唱配角新课标指出: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 者、合作者,主要体现在:通过设计良好的问题、组织开放的课堂活 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合作交流,一起分享挫折和成果。其次,教师 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通过实行启发式教学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 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发现自己有一个很严重的教学问题: 很多次,当老师一个问题抛下去,学生没有在短时间内给出正确的答案, 老师就会忍不住,一个人唱“独角戏",滔滔不绝,不给学生留任何机会。 通过这次磨课,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及时改 正。在搭配问题教学中,学生已经在前两个活动中充分感知了排列 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对后面解决类似的问题有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教师 的放手,换来学生的积极思考,课堂上呈现出"教师唱配角,学生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