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冯云:福建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docx

    • 资源ID:1205454       资源大小:27.6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冯云:福建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docx

    冯云:福建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福建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冯云【出处】冯云."福建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J教育评论,2023(7):138-145.【摘要】实现教育公平是国家的教育目标,现阶段还存在教育欠公平的现象。文章以福建省为样本,调查教师、学生、家长对教育公平的感受和评价,提出以下提升路径:政府积极作为,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解决紧缺学科师资问题,实现课程资源足量供应;提高教育投入的均衡性,努力实现教育投入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教育公平基础;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改革教育方式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大教育评估和监测力度,巩固教育公平成果。【关键词】福建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正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是党和政府的教育目标,全国上下也将追求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福建省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各地的经济和教育投入存在差距,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影响着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为了解福建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情况,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改进路径,以期为有关部门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一、研究设计与调查(-)研究假设宏观上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教育不公平的事实,本次调查主要以教育不公为主要内容,调查福建省教育公平的现状。(二)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教师卷、学生卷、家长卷,从教育机会、参与程度、资源享用、活动参与、教师态度等方面,分别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教育公平的看法和感受,了解福建省基础教育公平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提升教育公平的建议。(三)样本与数据为了解城市、县城、镇区、农村教师、学生、家长对我省基础教育公平的看法,调查组从城市、县城、镇区、农村对教师、学生、家长分别进行了调查。本次调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7641份,回收有效问卷17226份,有效率约97.65%o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率,调查组采用Exce1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 .教师被调查教师中女教师占69.79%,男教师占30.21%教龄在25年以上的占33.51%,教龄在2025年的占16.70%,教龄在1620年的占6.74%,教龄在1115年的占8.99%,教龄在610年的占12.15%,教龄在5年以内的占21.91%o被调查教师的城乡分布比较均衡,来自农村的占25.97%,来自城镇的占31.58%,来自县城的占22.56%,来自城市的占19.89%o按参与调查人数占比高低排序,被调查教师的工作地分布为泉州(20.56%)、厦门(16.19%)、福州(14.20%)、龙岩(11.24%)、宁德(9.53%)、漳州(8.68%)、南平(7.88%)、莆田(7.00%)、三明(3.52%)、平潭(1.20%)o被调查教师的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6.15%,本科学历占82.96%,本科以下学历占10.89%。职称结构较合理,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22.11%,中级职称人员占38.83%,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占39.06%o任教年级涵盖基础教育各学段,任教小学低年级的占12.97%,任教小学中年级的占14.82%,任教小学高年级的占16.62%,任教初中的占35.33%,任教高中的占20.26%o有班主任经历的占59.26%o职后培训情况比较乐观,参加过教育理念培训的占89.33%o2 .学生被调查学生的性别比例比较均衡,男生占50.92%,女生占49.08%o涵盖基础教育各学段,来自小学的占42.31%,其中低年级的占9.24%、中年级的占10.37%、高年级的占22.70%;来自初中的占44.96%;来自高中的占12.73%o担任过班干部的占64.43%o被调查学生的学校所处地理位置涵盖城乡,来自农村的占29.75%,来自县城的占12.90%,来自城镇的占32.04%,来自城市的占25.31%o3 .家长被调查家长以母亲为主,占67.28%,父亲占30.31%,(外)祖父母占0.96%,其他承担抚养责任的亲戚占1.45%被调查家长所处的地理位置涵盖城乡,来自城市的占22.35%,来自县城的占14.70%,来自城镇的占34.59%,来自农村的占28.36%o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0.71%,本科学历占9.78%,专科学历占11.10%,高中或中专学历占34.28%,初中及以下学历占44.13%o(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组通过问卷调查,由点到面地了解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城乡、校际间教育方式的差异、学校教学情况、学生培养导向、管理方式、班干部产生方式、任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处理学生纠纷的态度、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享用教育资源的公平感受以及对提升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要求和建议等。1功能教室开放情况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对功能教室的开放情况持肯定评价,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认为功能教室的开放频次不高,不太能满足教学需要。被调查学生中,74.39%认为"经常开放,完全满足教学需求,19.58%认为"偶尔开放,不太能满足教学需求”,3.91%认为"很少开放,不能满足教学需求”,2.12%认为"平时不开放,有上级检查时才开放"。4 .班干部遴选一是遴选因素。68.31%的被调查教师和66.1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是考虑学生的综合表现,30.34%的被调查教师和15.5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是考虑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1.15%的被调查教师和13.4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是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0.20%的被调查教师和3.6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是凭教师印象,1.21%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是考虑同学之间关系,被调查教师中否认会考虑同学之间关系。二是产生方式。52.84%的被调查学生和51.93%的被调查家长认为班干部"由教师任命"产生,35.20%的被调查学生和35.55%的家长认为班干部由"学生选举”产生,11.96%的被调查学生和12.52%的家长认为班干部由“竞争上岗"产生。三是担任期限。54.84%的被调查学生和80.4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动态调整”,19.46%的被调查学生和15.0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定期调整,25.70%的被调查学生和4.5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一直不变"。5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情况一是学生评价的性别差异。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被调查女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高于男生,超过九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一视同仁,学生在校的总体公平体验感较好。被调查女生认为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存在不公平表现的比例低于男生。二是学生评价的生源地差异。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来自城市的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高于来自农村、城镇、县城的学生。不论城乡,超过九成学生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一视同仁,学生在校的公平体验感较好。6 .教师处理学生纠纷的态度一是学生评价的性别差异。在评价教师处理学生纠纷的态度方面,超过九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处理纠纷的做法较公平,被调查女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高于男生,被调查男生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纠纷时存在不公平态度的比例高于女生。二是学生评价的生源地差异。在评价教师处理学生纠纷的态度方面,来自城市的被调查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高于来自农村、城镇、县城的学生。不论城乡,被调查学生中超过九成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纠纷时,能在详细全面了解情况后再公平处理。三是学生评价的学生身份差异。在评价教师处理学生纠纷的态度方面,超过九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处理纠纷的态度比较公平,有担任过班干部的被调查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高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未担任过班干部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处理学生纠纷存在不公平态度的比例高于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7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一是学生评价的性别差异。在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方面,超过八成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能客观公正评价学生,被调查女生的积极心理感受高于男生。二是学生评价的身份差异。在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方面,超过八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能客观公平评价学生,担任过班干部的被调查学生的积极心理感受高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8 .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一是学生评价的性别差异。在评价教师给予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时,超过六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不存在教师按成绩和表现来选择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的现象,女生对此持积极评价的比例高于男生。二是学生评价的身份差异。在评价教师给予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时,不论是否担任过班干部,近六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不存在教师按成绩和表现来选择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的现象;未担任过班干部的被调查学生选择"偶尔"和"经常"的比例均高于担任过班干部的被调查学生的选择比例。9 .课程开足上齐情况一是教师评价。认为所在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劳动、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用技术等,按课表开设上齐的占77.55%,认为上不齐的占20.8%,认为没开足也没开齐的占1.65%o二是学生评价。从学生群体的学段看,学生享用的教育资源配置总体公平,高中课程开不齐上不足(3.84%)的现象比小学(2.85%)、初中(2.17%)严重。从被调查学生的生源地看,不论城乡,超过七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课程能开足上齐,来自城市被调查学生认为按课表开设的全部上齐"的比例为75.82%其次是来自县城的(75.28%),接着是来自农村的(71.39%),最后是来自城镇的(70.54%)。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对象认为福建省的基础教育公平水平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投放较公平。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对功能教室的开放情况持肯定评价。超七成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课程按国家规定全部开足上齐,也有近三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课程没有开足上齐,高中课程开不齐上不足的现象比小学、初中严重,来自城市的学生的积极心理感受高于来自县城、农村、城镇的学生。第二,参与班级管理机会较公平。班干部遴选因素主要考虑被选人的综合表现,班干部的任期动态调整,学生面临的教育参与机会公平,但班干部的选用方式以教师任命为主,存在影响教育公平的不确定因素。第三,学生在校的总体公平体验感较好。超过九成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一视同仁,女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高于男生。超过九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处理纠纷的做法较公平,女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高于男生,来自城市的被调查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高于来自农村、城镇、县城的,担任过班干部的被调查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高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超过八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能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女生的积极心理感受高于男生,担任过班干部的被调查学生的积极心理感受高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第四,学生在校参与活动的机会存在不公平现象。近四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存在教师按成绩和表现来选择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的现象,女生的积极心理感受高于男生,担任过班干部的被调查学生的积极心理感受高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三、对教育公平的评价(-)对享用教育资源公平性的评价1学生评价一是学生评价的性别差异。从性别来看,对享用的教育资源的公平性评价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被调查女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感略高于男生。被调查女生认为目前享用的教育资源很公平的比例略高于男生,被调查男生认为很不公平的比例比被调查女生稍高。二是学生评价的生源地差异。从生源地来看,

    注意事项

    本文(冯云:福建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