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情况报告.docx
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情况报告一、成立背景目前,X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特 别是以X南路丘陵地区为代表的丘区腹地,人口众多、位置 偏远、资源缺乏、产业薄弱、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自身发展 能力不足,最偏远的7个乡镇,发展水平总体滞后。如果继 续沿袭既有的发展模式和传统的产业结构,很难在2030年 同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X南路是全省欠发达深丘地区 的缩影,选择此地作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深丘地区帮 扶开发和加快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在全省具有示范意 义。基于以上认识,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建设农村综合 改革试验区的决策。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以改革为突破,创新机制体制。将农村改革作为 突破点,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重点破解“三个难题”: 创新产权流转体系,破解“资源变资本”的难题;创新生产 经营体系,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 破解“怎样种地”的难题。重点抓好“三个试点”:农村产 权抵押融资试点,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和财政项目资产量化 试点。扎实开展“三个探索”:探索农民有偿退出土地(林 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探索农村改革补贴方式; 探索扩权强镇。目前,综改区确权颁证工作已全面展开,预 计年底前可全面完成;机械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工作已在综 改区试水;帮扶资金互助试点和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方案已经 拟定完成,将于近期全面展开。(二)以规划为引领,明确发展方向。坚持规划先行, 把科学规划作为综改区建设的龙头和总纲,同时结合综改区 实际,确保规划可操作、可实施、能落地。通过比选确定中 国农业大学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综改区总体规划;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省城镇规划设计院、市城乡规划设计 院等5家单位编制进行11个镇乡规划;省农科院参与编制 综改区产业专项规划;成都观晟建筑设计公司和东升公司联 合编制新村聚居点规划设计和重点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 设计。县级部门编制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专项规划已经 基本完成。目前,各项规划工作正在加快深化完善,预计7 月底前可全面完成。(三)以项目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坚持基础设施先 行,树立“筑巢引凤”理念,切实改善综改区发展条件和投 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年内计 划启动90公里县乡道路,150公里村社道路建设。截至目前, 群众集资已达1200余万元,已有17条社道路开工建设,开 工里程26公里,已经完工22公里。中涪路、建紫路等5条 县乡道路已完成可研;小农水重点县,千亿斤粮食、农业综 合开发等项目正努力做好前期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已启动实 施。首批350户土坯房改建户主基本确定,新村聚居点完成 初步选址,规划方案正在拟定过程中。(四)以产业为支撑,促进农民增收。因地制宜确定“粮 油下田、经作上山、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品牌引领、三产 互动”的综改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 机制,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主体,切实加 强项目包装吸引社会投入。同时,探索以利益联结为核心的 增收带动机制,建立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目前,已梳理出28 个农业项目、2个工业项目、5个旅游开发项目,已与20余 家企业进行对接,已初步确定甜橙、油用牡丹等新产业发展 项目,已有5个项目达成意向性协议,确定协和红花园村作 为农村电子商务试点村,并启动首期农村电子商务专题培 训。(五)以民生为保障,推进精准帮扶。采取对口帮扶、 社会帮扶、教育帮扶等多种方式,帮助综改区1742户4923 名建卡贫困户逐步Xo优化完善帮扶方案,建立县市区、企 业和部门对口帮扶机制,明确帮扶目标和重点;建立市县优 质教育资源与综改区学校对接机制,提升综改区学校教育质 量。完善村卫生室,建立大病统筹,提高综改区救济救助水 平和农村低保覆盖面。目前,试验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 基本完成,3年帮扶专项规划已经完成初步拟定。(六)以党建为基石,完善社会治理。将基层党建工作 与综改区改革发展紧密结合,配齐配强综改区镇乡村干部队 伍,规范建设党员教育、活动阵地,加大在农村优秀青年人 才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大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力度;推行“贤 能治村”,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竞选村“两委”负责 人;制订村规民约,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在综改区建设发展 的具体事务中强化村民自治,改善基层治理。目前,已经建 立一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已开展综改区村(社区)书记集中 轮训和农业系列实用技术培训。三' 存在问题及原因综改区在市领导小组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 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市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前期工作推 进总体有力,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基础条件、自身能力 等多方面原因,在整体工作推进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 题:一是配套政策未及时出台,群众观望情绪蔓延。在市县 挂职干部及乡镇、村社干部的宣传发动下,群众积极性明显 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强烈,但由于政策未及时跟上,在较长 时间等待下,群众积极性有所下滑。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项目资金缺口较大。综改区发展,基础设施是先行条件,但 经初步测算,综改区相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达10亿元以上, 目前可明确的资金不足2亿元,对上争取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三是涉农项目资金需进一步统筹,部门协作亟待强化。涉农 项目资金申报与实施存在交叉与错位,需进一步加大统筹力 度,科学调配,有效对接,实施落地,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个别部门工作主动性不够,与指挥部和乡镇对接不到位,指 挥部统筹协调作用和自身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四是群众主体 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干部作用有待充分发挥。部分群众的“等 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对综改区建设的认识仍停留在给资金、 给项目上,主体意识不足。部分干部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 性不高,挂职干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五是社会投入吸引 不够,产业投入还需加强。鉴于综改区的区位条件、地形条 件及基础条件,社会资本参与综改区建设的意愿不足,对产 业发展的信心不够,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力度需进一步加 大,政府对产业帮助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六是改革重点 需要探索,改革措施需进一步细化分解。对农村改革的学习 和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改革方案需分类分项进一步细化,在 探索中逐渐明晰,部门、镇乡和挂职干部改革主人翁意识需 进一步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