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20年度环境状况公报.docx
佛山市2023年度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2023年环境质量状况(-)大气环境质量1城市空气质量2023年佛山市环境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和一氧化碳日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优于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和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全市六项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2023年佛山市五区环境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和一氧化碳日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均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和三水区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高明区的该指标超标。与上年相比,五区六项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2023年佛山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占比为91.0%,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全市共出现30天轻度污图1-12023年佛山市及五区空气质量级别分布2023年佛山市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占首要污染物比例为64.1%;其次是二氧化氮,占首要污染物比例为19.0%,64.1NO:190%详见图1-2。全市PMio118%禅城0>566%NO:283%南海NO:23.8%660%三水PMzi10.7%PMW112高明PMz.88%PM1o109OiX5Oi58919.3%图1-22023年佛山市及五区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分布占比(1)二氧化硫2023年佛山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9微克/立方米)下降22.2%,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国控测点的二氧化硫全年日平均浓度范围在122微克/立方米之间,全市日平均浓度均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佛山市五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为68微克/立方米之间,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各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高明区下降幅度最大,为30.0%,详见图13。禅城区南海区崛德区高明区三水区全市Mi2019年2023年二级标准图1-3佛山市及五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变化(2)二氧化氮2023年佛山市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41微克/立方米)下降24.4%,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国控测点二氧化氮全年日平均浓度范围在4128微克/立方米之间,全市日平均浓度超标率为11%。佛山市五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为2334微克/立方米之间,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各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南海区下降幅度最大,为28.9%,详见图1-4。O1-禅城区南海区师德区高明区三水区全市I2019年2023年二级标准图1-4佛山市及五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变化(3)可吸入颗粒物2023年佛山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56微克/立方米)下降23.2%,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国控测点可吸入颗粒物全年日平均浓度范围在2228微克/立方米,全市日平均浓度均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佛山市五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为4045微克/立方米,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各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三水区下降幅度最大,为28.8%,详见图1-5。M2019年2023年二级标准图1-5佛山市及五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变化(4)细颗粒物2023年佛山市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30微克/立方米)下降26.7%,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国控测点细颗粒物全年日平均浓度范围在2103微克/立方米之间,全市日平均浓度超标率为0.3%。佛山市五区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为2124微克/立方米之间,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各区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顺德区下降幅度最大,为30.0%,详见图1-6。M2019年2023年二级标准图1-6佛山市及五区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变化(S)一氧化碳2023年佛山市一氧化碳日均浓度的第95百分位数为1.0毫克/立方米,比上年(1.3毫克/立方米)下降23.1%,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国控测点一氧化碳全年日均浓度范围在0.315毫克/立方米之间,全市日平均浓度均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佛山市五区一氧化碳日均浓度的第95百分位数范围为1.011毫克/立方米之间,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各区一氧化碳日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均有所下降,其中南海区下降幅度最大,为28.6%,详见图1-7o5.00.01-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全市2019年2023年二级标准图17佛山市及五区一氧化碳浓度变化0)臭氧2023年佛山市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为15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185微克/立方米)下降16.8%,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国控测点臭氧全年日最大8小时滑动均值范围在2318微克/立方米之间,全市日最大8小时滑动均值超标率为8.5%。佛山市五区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范围为155167微克/立方米,高明区的该指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他四个区的该指标浓度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各区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均有所下降,其中南海区和顺德区下降幅度最大,均为18.4%,详见图1-8。0u-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全市2019年2023年二级标准图1-8佛山市及五区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变化(7)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2023年佛山市空气质量采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法(参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环办监测(2018)19号)进行评价,评价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及臭氧。2023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5,全市五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3.22-3.47之间。2023年度五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优至差依次为:高明区、顺德区、南海区、三水区、禅城区。2.城市降水降尘及环境空气重金属(1)降尘2023年佛山市降尘年平均浓度值为2.1吨/(平方公里月),与上年相比上升5.0%,达到省推荐标准。全市国控测点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74.2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全市降尘的年平均浓度均未超标。佛山市五区降尘年月平均浓度范围为1.82.2吨/(平方(2)降水2023年佛山市降水PH值为5.38,比上年上升0.26个PH值单位;全年酸雨频率27.3%,比上年下降了13.5个百分点,酸雨污染总体较上年有所缓和。2023年佛山市各区降水PH值均值范围为5.55-5.19,全市五区降水PH值由小到大排序为:顺德区V南海区高明区禅城区三水区。禅城区、高明区和三水区降水PH值均值较上年有所上升;南海区和顺德区降水PH值均值有所下降。2023年佛山市各区酸雨频率范围在12.947.4%之间,酸雨频率较上年均有所下降。酸雨频率由大到小排序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禅城区三水区,详见图1-10及图(二)水环境质量1饮用水源2023年佛山市共对15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优良。除杨梅水厂、合水水厂水质达到地表水m类标准外,其余断面水质均优于地表水Ii类标准,整体水质状况为优良。佛山市各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在0.120.25之间,与上年相比,杨额水厂、西江水厂和北江水厂水源地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持平,杨洛、杨梅水厂、合水水厂和新溪村水源地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有所上升,其余饮用水源地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 .主要江河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西江干流:设古劳和下东2个监测断面。2023年水质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综合污染指数为(M0,与上年相比下降9.09%。北江干流:设北江水厂断面,2023年水质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综合污染指数为014,与上年相比上升7.69%。顺德水道:设杨洛、乌洲12个监测断面。2023年水质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综合污染指数为0.13,与上年相比下降7.14%。平洲水道:设平洲断面,2023年水质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综合污染指数为0.15,与上年持平。容桂水道:设顺德港断面,2023年水质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综合污染指数为0.16,与上年相比下降5.88%。东海水道:设海凌断面,2023年水质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综合污染指数为0.12,与上年相比下降7.69%o顺德支流:设飞鹅山断面,2023年水质达到地表水HI类标准,水质状况为良,综合污染指数为().22,与上年相比下降4.35%。高明河:设沧江水闸断面,2023年水质达到地表水In类标准,水质状况为良,综合污染指数为0.24,与上年相比上升33.33%。佛山市地表水水质状况详见图2-1。图2-12023年佛山市主要河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3 .广佛跨界河流佛山水道:设横沿断面,2023年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综合污染指数为0.35,与上年相比下降26.87%,除石油类以外,其他水质指标均已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西南涌:设和顺大桥断面,2023年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综合污染指数为0.47,与上年相比下降22.54%,除溶解氧外,各项水质指标同比有所改善。芦苞涌:设独树岗桥断面,2023年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综合污染指数为().49,与上年相比上升47.72%,除溶解氧同比有所改善外,其他水质指标均同比有所变差。水口水道:设西航道入境处、泌冲大桥、黄岐三个断面。2023年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综合污染指数为0.42,与上年相比下降27.16%,各项水质指标同比有所改善。(三)声环境质量。1区域环境噪声。2023年佛山市区域环境噪声布设监测点位340个,实际监测点位34()个,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8.3dB(A),与上年持平,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的昼间三级水平,总体评价为“一般”。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源的构成以生活和交通类声源为主,分别占32.2%和57.8%。与上年相比,高明区、三水区的昼间平均等效声级略有上升,其余各区的昼间平均等效声级略有下降,详见图3-1。46.0全市禅城区南海区喉德区高明区三水区201920232类区昼向标准图312023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2 .道路交通噪声。2023年佛山市道路交通噪声共布设测点位365个,实际监测点位364个,除铁路仓库监测点点位已变成居住区未能开展监测外,其他监测点位均进行了监测,点位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全市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5dB(A),比上年上升0.IdB(A),达到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的昼间二级水平,总体评价为“较好”。佛山市监测道路总长度为300.73公里,其中大于70分贝的路长占38.6%o与上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相比,顺德区有所上升,其余四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详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