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出行碳排放因子、出行里程的计算方法、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的数据来源、相关参数推荐值.docx
(规范性)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基准线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E8KM<B1基准年基准线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E6计算时综合考虑基准年车辆能源类型、排量,基准年基准线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按式(A.1)计算:七6二(x7Xk,jXDXj)/EEjC1xj×Dxj)(A.1)式中:EFv基准年基准线高碳出行加权平均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O2PKM);%能源类型,可取汽油,电力,天然气,柴油;j小微型客车排量,取值为1.01以下、1.011.811.812.412.41以上,单位为升(1);V一小微型客车行驶速度,取0120,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EFxJ>v能源类型为X,排量为j的小微型客车在速度为V时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02PKM);Ixj基准年能源类型为X,排量为j的小微型客车的总数量,单位为辆(辆);Dxj基准年能源类型为X,排量为j的小微型客车的年均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km)o基准线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EFPKM,»闻a)可获取出行时段路网平均运行速度v。时,基准线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按式(A.2)计算:EFPKM,i,B1EFUQ(A2)式中:EFPKM1,B1基准线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O2PKM);i一y年低碳出行次数,单位为次(次);V。一一出行时段路网平均运行速度,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EFUo运行速度V取VO时的EE的取值,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O2PKM)。b)未获取出行时段路网平均运行速度v。,基准线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按式(A.3)计算:EFPKM1B1=EF匹(A.3)式中:EFPKMW基准线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O2PKM);Ti第i次出行所处的时段对应的基准年特定时段,特定时间段的划分可按照月、日期属性(工作日、非工作日、小长假、长假、春节)、时间属性(1天24小时)分类;Wi一基准年特定时间段Ti的路网平均运行速度,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EF匹速度为/,时E%的取值,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O2PKM)。每种低碳出行方式人公里碳排放因子EFPKK/c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方式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EFPKm#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方式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按式(A.4)计算:EFPKM,k=E%(EFCo2,%XFCk,xXNCVk,+(EFCO2,xXECkX(1+TD1)(DcXPk).(A.4)式中:EFPKMk基准年出行方式k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02PKM);FCk,x基准年出行方式k使用能源X的消耗总量,不包含电力,单位为吨、立方米(质量或体积单位,ton、m3);NCVk,基准年出行方式k使用能源X的净热值,单位为吉焦/质量或体积单位(GJ/质量或体积单位),取值参见附录D中表D.2;ECk基准年出行方式k使用电力的耗电总量,单位为兆瓦时(MWh);TD1基准年电力系统平均技术传输与分配损失系数,无量纲,默认值为3%;EFCO2,X基准年能源X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化石燃料),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电力)(化石燃料为tCCh/GJ,电力为tCO2MWh),取值参见表D.1;Dk基准年出行方式k的人均单次出行距离,单位为人公里每次(PKM/次);Pk基准年出行方式k的年出行总量,单位为次数(次);k低碳出行方式。步行出行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E的KM比步行出行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为Oo自行车出行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EFPKKZc普通自行车出行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为0;电动自行车出行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按式(A.5)计算:EFPKMk=EFeO2,%XECX(1+TD1)(A.5)式中:EFPKMk基准年出行方式k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O2PKM);EC电动自行车的单位公里电耗,单位为兆瓦时每公里(MWh/km);EFeO2,X基准年能源X的碳排放因子,电力为tCCh/MWh,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D1基准年电力系统平均技术传输与分配损失系数,无量纲。默认值为3%;k一自行车出行方式。当通过监测数据难以准确区分普通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时,自行车出行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可按式(A.6)计算获得。EFPKM,kEFPKMRXWEk+0×WPk(A.6)式中:EFPKMk基准年出行方式k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O2PKM);WEk基准年电动自行车出行量占自行车出行总量的比重,单位为百分比(%);WPk基准年普通自行车出行量占自行车出行总量的比重,单位为百分比(%)。小微型客车合乘出行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EFPKM/c小微型客车合乘出行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按式(A.7)计算:EFPKM,kEFPKM,i,B1÷ni,y(A.7)式中:EFPKM1B1第i次出行的基准线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人公里(tCO2PKM);ni)y第y年第i次小微型客车合乘出行的人数;k一小微型客车合乘出行方式。注:在获取小微型客车合乘出行人数难度大时,则取乘车人数为2进行保守计算。小微型客车停驶后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EFPKM人在识别并确认汽车存在停驶行为后,小微型客车停驶后的人公里碳排放因子为可选择低碳出行方式的加权平均碳排放因子,按式(A.8)计算:基准线情景下被替代的高碳出行里程82日基准线情景下被替代的高碳出行里程应是基于保守性原则,计算起讫点间小微型客车行驶的最短路径。在计算难度大时,基准线情景下被替代的高碳出行里程可通过实际出行距离乘以小微型客车路网与实际出行方式路网转换系数获得,贝UBDi跳按式(B.1)计算:BDiB1=mkXPDiky(B.1)式中:BDiB1第i次出行基准线情景被替代的高碳出行里程,单位为公里(km);k一采取的低碳出行方式,包括公交、轨道、自行车、步行、合乘;mk路网转化系数,即在基准年城市路网条件下,相同起讫点下小微型客车最短出行距离与低碳出行方式k出行距离比值的平均值;PDi)ky第y年第i次使用低碳出行k方式替代高碳出行的里程,单位为公里(km)。使用低碳出行k方式替代高碳出行的里程PDuQZ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里程PD/y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出行方式k和出行里程尸DUQZ应通过票务数据(“一卡通”、“亿通行”等)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在项目开发方无法获得相关票务后统数据时,出行方式k和出行里程尸/姐应基于在相关平台监测到的出行轨迹1S(、k、1e,i等数据,利用相关的方式识别算法和里程计算算法识别获得。鉴于乘坐公共汽电车存在单次刷卡和双次刷卡两种刷卡方式,在识别出行方式和计算出行里程时应区分处理:双次刷卡方式所对应出行里程的监测方法:在公共汽电车的刷卡方式为双次刷卡方式时,应根据票务数据信息中监测到的单次上车时间、下车时间、公共汽电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行驶轨迹信息,利用相关里程计算方法进行里程计算。单次刷卡方式所对应出行里程的监测方法:在公共汽电车的刷卡方式为单次刷卡时,出行里程使用城市平均公交出行距离,数据通过采样调查获得。步行出行的里程PD/y步行的出行方式和出行里程DUC,y应通过识别单次出行轨迹1SQ1aK人工等数据,并利用相关的方式识别出行轨迹和里程计算算法识别获得。自行车出行的里程PDuQZ自行车出行的里程尸DuQZ应通过能够记录自行车订单信息的平台所采集的信息识别获得。当无法获取订单信息时,自行车方式和出行的里程尸DiRy应基于在相关平台监测到的行轨迹力复、儿(、人人等数据,利用相关的方式识别算法和里程计算算法识别获得。小微型客车合乘出行的里程PDuQZ小微型客车合乘的出行方式和出行里程DUC,y应通过能够记录小微型客车合乘相关订单信息的平台采集并识别获得。小微型客车停驶后的里程PDuQZ小微型客车停驶行为可采用监测停驶前后里程表数Mv和K/识别获得。小微型客车停驶行为也可通过填写车牌号和发动机号,并提交某天停驶的申请,从而识别交通系统后台车牌号、发动机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车辆的状态。判定停驶行为后,出行里程尸DuQZ应采用基准年小微型客车的次均出行里程获得,按式(B.2)计算:PDiR,y=PDM(B.2)(规范性)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的数据来源C. 1表C.1至C.23规定了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及数据的数据来源。表C.1小微型客车的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数据/参数名称EF,j曾应用的公式编号A.1数据描述基准年X能源类型排量为j的小微型客车的人公里速度碳排放因子数据单位tCO2PKM数据来源由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按照测量方法和程序测量获得监测点要求/监测仪表要求/监测程序与方法要求/监测频次与记录要求/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程序要求/数据用途计算基准线情景碳排放备注/表C2不同排量下小微型客车数量数据/参数名称k,j应用的公式编号A.1数据描述基准年X能源类型排量为j的小微型客车的总数量数据单位辆数据来源交通管理部门基准年车辆库统计结果监测点要求/监测仪表要求/监测程序与方法要求/监测频次与记录要求/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程序要求/数据用途计算基准线情景碳排放备注/表C.3不同排量下小微型客车年均行驶里程数据/参数名称D,j应用的公式编号A.1数据描述基准年X能源类型排量为j的小微型客车的年均行驶里程数据单位km数据来源通过权威机构发布的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查阅获得监测点要求/监测仪表要求/监测程序与方法要求/监测频次与记录要求/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程序要求/数据用途计算基准线情景碳排放备注/表C4路网运行平均速度数据/参数名称应用的公式编号A.3数据描述基准年特定时间段T的路网平均运行速度数据单位km/h数据来源通过权威机构发布的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查阅获得监测点要求/监测仪表要求/监测程序与方法要求/监测频次与记录要求/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程序要求/数据用途计算基准线情景碳排放备注/表C5路网转换系数数据/参数名称77应用的公式编号B.1数据描述基准年,城市路网条件下,相同起讫点情况小微型客车最短出行距离与方式k出行距离比值的平均值数据单位无量纲数据来源按照测量方法测量获得监测点要求/监测仪表要求/监测程序与方法要求/监测频次与记录要求/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程序要求/数据用途计算基准线情景碳排放备注/表C6能源消耗总量数据/参数名称FCk,X应用的公式编号A.4数据描述基准年出行方式k使用能源X的消耗总量数据单位质量或体积单位,ton、m3数据来源运营公司提供数据监测点要求/监测仪表要求/监测程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