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离子检验(1).docx

    • 资源ID:1199870       资源大小:51.5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离子检验(1).docx

    离子检验检验是指对于一种物质的定性验证,是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验出物质的构成粒子(阴、阳离子)。一、氢离子(FT ):(一)复习回顾:1、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盐酸(或稀硫酸)2、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或稀硫酸)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3、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或稀硫酸)滴在PH试纸上,PH值 (、=)7。4、写出Mg、AL Zns Fe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Na2CO3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写出氧化铜、氧化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写出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归纳总结:氢离子(FT)的检验方法:试齐IJ紫色石蕊试液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活泼金属:如Mg、Al、Zn> Fe碳酸盐:如Na2CO3氧化铜或氧化铁氢氧化铜或氢氧化铁现象二、氢氧根离子(OH-):(一)、复习回顾1、紫色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2、无色酚麟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3、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4、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滴在PH试纸上,PH值 (、二)7。5、写出CUCl2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写出FeCl3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归纳总结:氢氧根离子(OH-)的检验方法:试齐IJ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麟试液红色石蕊试纸PH试纸可溶性铜盐,如CUCl2可溶性铁盐,如FeCL现象三、氯离子(Cl -):(一)、复习回顾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HCI + AgNO3二二CaCI2 + AgNO3 =NaCI + AgNO3=BaCI2 + AgNO3二二KCI + AgNO3 二二Na2CO3 + AgNO3 =(二)、归纳总结:氯离子(Cr)的检验方法:用一试管取待测溶液少许,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则证明待测溶液中含有氯离子(CI 一)。为什么要加入稀硝酸(HNo3)呢?因为能与Ag+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除C生成AgCl外,C(V也会与Ag+产生白色沉淀Ag2CO3,但是Ag2CO3能 溶于稀硝酸而AgCl不溶。这样可排除,CcV-的干扰。2AgNO3 + Na2CO3 = =Ag2CO3I + 2NaNO3 Ag2CO3 + 2HNO3 = =2AgNO3 + H2O + CO2 巩固练习:1、验证某一无色溶液是稀盐酸的实验过程如下表,填写下列空白实险步抑现象结论.解标或化学方程式(1)取少重溶液干状管中 说明此溶液是一(2)取少量的原溶液千另一试管中,滴加溶液和稀硝酸有不溶千辆的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是盐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 2、若鉴定某无色溶液是盐酸应选用的试剂有()A.紫色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C.无色酚麟试液和硝酸银溶液D.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3、自来水生产中常通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 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编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A.酚B试液B.氯化钢溶液 C.硝酸银溶液D、石蕊试液4、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 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 其中不正确的是()方案使用试剂判断方法A铁粉如果有气泡,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PH试纸如果pHV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C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D紫色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5、小明同学利用一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提出问题】 这瓶NaC)H溶液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明的猜想:Nac)H溶液部分变质。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CaCl2溶液、BaCl2溶液、Ba(NO力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CaCl2 +N¾CO3 = CaCo3 I+2NaClBaCl2 + Na2CO3 = BaCo3 I+ 2NaClBa (NO3) 2+ Na2CO3 = BaCO3I+ 2NaN03Ca (NO3) 2+ Na2CO3 = CaCO3I + 2NaN03【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明实验时的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取样,滴加足量的CaCk溶液。Nac)H溶液部分变质。(2)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Bi试液。【实验反思】下列物质Ca(C)HK溶液、Ba(No3)2溶液、BaCL溶液,能替代小明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填序号)6、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猜 想】猜想一:没有变质;猜想二:部分变质;猜想三:o【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对猜想二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溶液。猜想二正确2.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遹 溶液写出现象的化学方程式7、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作用而变 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 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C)H固体变 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变质(选填“已”或“未”)。(2)步骤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o(3)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8、某同学发现,上个月考试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没有塞上瓶塞,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 如下探究实验。【猜想与假设】猜想: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该溶液全部变质;猜想:该溶液部分变质。【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或猜想,甲、乙、丙三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麟试液,若酚猷变红,则猜想成立,否则猜想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HK,再滴入酚麟,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或猜想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 O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再滴入酚SL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或猜想成立。同学们通过分析认 为此方案可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有气泡产生猜想不成立步骤二、取少量待测溶液试管中,然后滴加足量的BaCk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麟试液猜想成立【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所以要 保存。9、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1)【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1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产生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2)【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03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 o【查阅资料】氯化根(BaCI2)、氯化钠(NaCD溶液呈中性;碳酸钠(NaC%)溶液呈碱性。Na2CO3 + BaCl2 =BaC03 I + 2 NaCl【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钢溶液有生成猜想成立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醐溶液上层清液变红(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氢氧化钠固体溶港请回答下列问题: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o四、硫酸根离子(SO42 ):(一)、复习回顾1、分别写出稀硫酸与氯化铁(BaCI2)、硝酸钢(Ba(No3)2)溶液、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别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根(BaCl2) 硝酸根(Ba(NO3)2)溶液、Ba(OH) 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归纳总结:硫酸根离子(SO )的检验方法: 用一试管取待测溶液少许,然后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钢(BaCl2)溶液或硝酸钢(Ba(NO3)2)溶液或Ba(OH) 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HNc)3),沉淀不消失,则证明待测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 ) o 为什么要加入稀硝酸呢?因为能与钢离子(Ba2+ )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除硫酸根离子(SO/")生成BaSC)4外,碳酸根离子(CO32')也能与 领离子(Ba2+ )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钢(BaCC)3),但是碳酸钢(BaCO3 )能溶于稀硝酸而BaSO,不溶。这样可排除碳 酸根离子(C032 )的干扰。BaCI2 + N3,2CO3 = BaCO3 I + 2NaCl Ba (NO3 )2+ K2CO3 = BaCo3 I + 2KN0sBa (OH) 2 + Na2CO3 = BaCO3 I + 2NaOH Ba CO3 + 2HN03= Ba (NO3) 2+ H2O + CO2 t注意:(1)、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钢(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又不溶于稀硝酸时,该沉淀不一定就是硫 酸钢(BaSO4)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银(AgCl)沉淀,这是因为氯化领(BaCl2)溶液能提供两种离子:领离子(Ba2+ ) 和氯离子(C),当溶液中无论是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 )还是银离子(Ag+ )中的哪一种,都会产生同样的现 象。但是硫酸根离子(SeV )和银离子(Ag+ )又不可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所以,检验某一溶液中是否含有硫 酸根离子(SeV )时,最安全的试剂应是硝酸领Ba(NO3)2溶液。(2)、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验:溶液中如果既有硫酸根离子(SO42 )又有氯离子(Cr)时,要检验这两种酸根离 子同时存在,一般应先加入足量的硝酸钢(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SO/")后,再用硝酸银(AgNC)3) 溶液检验氯离子(C)。注意:因为如果先加硝酸银(AgNc)3)溶液时,Ag+不仅与氯离子(Cr)结合生成氯化银 (AgCl)沉淀,Ag+也会与硫酸根离子(SeV )结合生成硫酸银(Ag2SO4),由于硫酸银(Ag2SO4 )微溶,量多了就 会变成沉淀。因此,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离子检验(1).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