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错误的用肥方式介绍.docx

    • 资源ID:1199142       资源大小:11.9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错误的用肥方式介绍.docx

    错误的用肥方式介绍目录1 .引言12 .养分浓度过高型肥害11. 1.施肥部位不当22. 2.施肥量过大23. 3.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23 .气体毒害型肥害23. 1.氨气毒害24. 2.亚硝酸气体毒害25. 3.二氧化硫气体毒害34 .盐分积累型肥害35 .有毒有害物质型肥害36 .硝态氮肥不能做作追肥47 .肥害防治措施简述51 .引言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很多农户在羡慕别人少投高产的 过程时,却不清楚自己的作物问题出在哪儿,有时候大面积爆发病虫害也不知 道如何预防和治疗,肥害这件事,直接关乎是否高产。科学合理施肥不仅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还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 品质和增强抗逆性。但是肥料施用过量,以及肥料的品种、施用方法、施用时 期、作物的需肥特性等方面不注意都易产生肥害。我们先来看看肥害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2 .养分浓度过高型肥害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一次性施用总量过多,超过作物所需量,在土壤水分 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土壤盐分浓度过高。发生原因:由于土壤中盐度过高,多数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功能受阻, 严重的甚至发生细胞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中,出现反渗透现象,导致作物根部 细胞脱水产生肥害。为害症状:造成作物脱水,出现烧苗、烧根、僵苗不发、叶片畸形等现象, 植株发菁似霜冻或开水烫过一样,轻则影响生长,严重时作物逐渐萎焉枯死。施肥时有3种情况易发生浓度过高型肥害。2.1. 施肥部位不当作物根系吸收能力最强的是在根系外围的白根和根毛区。如果将速效性的 化肥直接施用于主根部位,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烧根。2. 2.施肥量过大施肥的量和浓度一定要把握好。下图就是由于底肥施用过量而导致黄瓜发 生肥害,大面积萎德。叶面喷施时也要注意,高浓度的叶面肥会导致叶片细胞 原生质失水,出现焦边叶。3. 3.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肥营养较全面,但是一定要施用腐熟好的。未腐熟的有机粪肥,在土 中继续分解,会酸化土壤并释放出热量,同时还会携带大量的病菌,寄生虫卵, 易导致肥害、病害一起发生。3.气体毒害型肥害主要指氨气、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气体毒害。该类型肥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是肥料的分解、挥发等。3. 1.氨气毒害氮肥、有机肥等都会挥发出氨气,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碱性的环境中更 甚。当氨气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地上部分会发生急性伤害,叶肉组织崩坏,叶 绿素解体,叶脉间出现点或块状黑褐色伤斑,严重时造成全株枯死。3. 2.亚硝酸气体毒害亚硝酸气即二氧化氮,当地温较低、土壤通透性差时,过量施用氮肥后, 氮肥硝化过程会受阻,亚硝酸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积累,遇上酸性土壤的话,亚 硝酸气体则会大量溢出。亚硝酸害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危害叶片。急性型: 叶片上形成很多白色坏死斑点,严重的斑点连片或枯焦。慢性型:仅叶尖或叶 缘先黄化,后向中间扩展,病部发白后干枯。4. 3.二氧化硫气体毒害棚室内施用大量生饼肥、有机粪肥后,由于温度较高,在腐解过程中会产 生大量硫化氢,硫化氢在空气中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气体由气 孔进入叶片,再溶解浸润到细胞壁的水分中,使叶肉组织失去膨压而萎德,产 生水渍斑,最后变成白色,在叶片上出现界限分明的点状或块状坏死斑,严重 时斑点可连接成片,造成全部叶片枯黄。4 .盐分积累型肥害由于施肥量大,土壤中的一些可溶性盐分会聚集在地表就像上图一样。地 表盐分含量高,导致根系生长严重受阻,有的地块甚至无法耕种。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色黑绿有硬化感,心叶卷曲,嫩叶及花 萼部位有干尖现象,根变褐色以至枯死,果实生长缓慢,受害严重的植株甚至 会出现萎德、枯萎。5 .有毒有害物质型肥害肥料中缩二服、游离酸、三氯乙醛(酸)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控制不当,同 样会引起肥害。通常是这些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累积致害,伤害根系,破坏植 物健康。毒害型肥害本身具有众多的危害,具体的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有些化肥是 具有毒性的,如石灰氮,又叫氨氨化钙,是一种深灰色粉状或细粒状的氮肥, 也是具有非水溶性特征的迟效性氮肥,除用作肥料外,还可用作除草剂、剂、 脱叶剂及杀灭钉螺等。但石灰氮有较强的毒性,施入土壤后,需通过一系列的 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但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毒害作物,使其受 害或死亡。因此在使用时宜作基肥,不宜作追肥或种肥,并严格控制施用量。 对其敏感的作物有油菜、马铃薯等,一般不宜施用。另外,劣质化肥中如过磷酸钙及其含过磷酸钙的复合肥,游离酸超标,施 入土壤后容易灼伤幼苗。新鲜的厩肥直接施用,且用量又大时,肥料在分解过 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和热量,易使作物根部受伤,而形成肥害。以上的情况都 是需要我们注意的。6 .硝态氮肥不能做作追肥硝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硝酸根离子,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常施用 于旱地作物,如玉米、甜菜、烟草等,那么硝态氮肥是什么肥料?下面一起来 看看。一、硝态氮肥是什么肥料?硝态氮肥指的是养分标明量为硝酸盐形态氮的一类氮肥。主要品种有硝酸 钠、硝酸钙等,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使用的化学氮肥品种。其特点如下:1、易溶于水:溶于水产生硝酸离子,易被作物吸收,是速效性氮肥。2、不能被土壤吸附:硝态氮肥施入土壤中,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 移动而引起硝酸根的淋失,降低肥效。3、易进行反硝化而损失:在土壤黏重通气不良的情况下,施入土壤的硝态 氮肥可进行反硝化作用,形成作物不能利用的氧化氮气体或氮气而脱氮损失。4、易燃易爆:多数硝态氮肥吸湿性强,吸湿潮解后结块,易受热分解放出 氨气,易燃易爆,在贮存、运输和施用中应注意防潮和安全,不要和易燃物一 起存放。5、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二、硝态氮肥的用处硝态氮肥可适用于多种土壤与作物,特别是适宜旱作地区施用,对棉、烟、 果、菜等经济作物尤为适用。但用于水稻田的效果就不如锈态氮肥好。其主要 原因是硝态氮移动性大,氮素易随水进入水稻田的还原层,在还原层中,由于 反硝化作用,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或氧化氮气逸出水面而挥发损失。三、硝态氮肥和尿素区别1、硝态氮肥:是指氮素以硝酸盐的形态存在的氮肥,比如硝酸钠、硝酸钙 等肥料,其特点为临界吸湿点的相对湿度较低、容易吸湿结块、容易溶于水、 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等。2、尿素:又称碳酰胺,它是由碳、氮、氧、氢等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其工业品或农业品的性状为白色或略带微红色的 固体颗粒。以上就是关于硝态氮肥的介绍了,硝态氮肥一般用于旱作追肥较为理想, 增产效果很好,主要品种有硝酸钠、硝酸钙等。7 .肥害防治措施简述作物肥害的发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只要掌握各种化肥的性能、特点,科 学施用,肥害现象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 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点和肥料效应来施肥。施用 前先测量并按浓度施用,尤其是氮肥一次不能过多,叶面喷施浓度不宜过高。 增施有机肥: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对阳离子具备很强的吸附能力,使 之浓度不至于过高,提高土壤养分的缓冲能力,大大减少肥害的发生,建议配 合使用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作物抗力能力。 此外,粪肥料必须腐熟再施用。 增施生物菌肥:生物肥料除具有产生大量活性物质的能力外,还具有固 氮、溶磷、解钾、抑制植物根际病原菌等功能,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组成,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选用正确的施肥方法:切勿将化肥(特别是氮肥)撒施于土表,施肥深 度以根系分部位置为参考,施肥距离蔬菜根系IOCm左右。土壤过于干旱时, 追肥后要及时灌水,以防发生灼根。叶面喷施肥料时,各种中微量元素的适宜 浓度一般为0010.1%,大量元素为031.5%°

    注意事项

    本文(错误的用肥方式介绍.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